•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从语用学角度看数字的非精确用法

    时间:2021-04-02 08:00: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数字的非精确用法是一种很普遍的语用含糊现象。“约略”和“夸张”是使用数字非精确用法时常用的两种语用策略。使用数字的非精确用法体现了说话人的不同意图。在一些语境中,合理使用数字的非精确用法有助于实现最佳关联。

    关键词:数字 关联理论 合作原则 约略 夸张

    一、引言

    日常会话包括刻意言谈、随意言谈和寓意言谈。何自然在《再论语用含糊》一文将寓意言谈归类到随意言谈中,认为其随意程度与随意言谈一样高于刻意言谈。刻意言谈即刻意表达原意,而随意言谈则与原意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属于语用含糊现象。何自然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除了很少一部分言谈是刻意要求按原意去理解之外,日常会话里的言谈大都是比较随意的,都有不同程度的语用含糊现象。语用含糊是指在言语交际当中,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和交际策略。

    日常交流中使用数字也存在着语用含糊现象。数字是表达数目或计算数量的文字符号,在许多场合需要精确使用。例如,在定量的科学研究中,只有精确的数字才能体现其严谨性;医院需要为病人的身体指标提供精确的数字,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治疗;银行等财务领域假如不提供精确的数字,将引起混乱和许多没必要的争执;在房地产行业,假如不提供精确的数字,购房手续将难以进行。然而,数字除了精确表达的方式外,还存在着非精确的表达方式。生活中有许多场合是不需要提供精确数字的。例如,“等我一分钟”“我打算在那里住上一两年吧”,这些都属于随意言谈中的语用含糊现象。

    二、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

    在日常会话中,有的场合适合语用含糊,尽管说话人没有说出精确的数字,却不会对交流带来障碍,甚至在某些场合,语用含糊更能让人接受。

    使用非精确的数字在某些语境中显然违反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是: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格莱斯将违反这些准则而产生的话语意义称为隐含意义。通过使用非精确数字,说话人传递的不是字面上的数字,而是通过这个数字体现的一种隐含意义。如作者的情感。然而,在某些语境中,使用非精确数字却有助于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正是由于含糊的说法,才避免由于精确数字所带来的麻烦。

    关联理论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根据关联理论,话语产生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是两个关键因素,即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因此,交际中最佳关联信息是那些可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不需要说话人和听话人付出过多努力的信息。在某些语境中,非精确数字的使用为交际提供了最佳关联信息。

    三、数字的两种非精确用法

    何自然认为语用含糊是一个总的概念,既包括随意随谈中的约略、模糊、笼统、两可和含混等现象,也包括比喻、弱陈、反讽和夸张这几种寓意言谈中的现象。以下将举例分析数字的两种非精确用法,即约略和夸张。

    (一)约略

    “约略”即在会话中,说话人不刻意说出具体的数目,而是说一个含糊的近似数,让听话者知道一个大致的级别或范围。说话人在随意言谈中只讲“约略”,不作断言,而听话人则对“非断言的行为”只做“约略”理解。这个近似数可以多于或少于实际情况。表达“约略”的手段通常有整数、模糊限制语、数字连用和语气助词。

    Channell认为,整数比非整数更可能成为“约略”的数目,清晰概念蕴含着某些不言自明的细枝末节,以精确形式传递模糊意义。例如“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13亿”从字面上看是一个精确数字,但小数点后的数字没有明确表达出来,属于语用含糊现象。

    使用模糊限制语也是“约略”说法的常用手段,它的结构可以由“(大概,大约,约,快等)模糊限制语+数字”组成。如“大约三十岁”“大概两个星期”等;也可以是“数字+模糊限制语(多,来,左右)”。如“一百来块”“一个星期左右”“三百多”等。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有“about、some、roughly、approximately、around”等。例如“The school board was losing about 1000 dollars a month.”。

    “约略”的第三种表达方法是数字连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方法。例如“七八个人”“一两年”等,一般是小的数字出现在大的数字之前;也有大的数字出现在小的数字前面的。例如“三三两两”。数字连用表达的概念是在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英语中的数字连用格式一般为n or m。例如:He"s free at 5 or 6 p.m. tomorrow。要注意的是,英语中小的数字出现在大的数字之前。

    “吧”作为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形成约略数字。例如“我花了4000块吧”。

    (二)夸张

    夸张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语言的伸缩性,即利用大、小无确定的界限来故意夸大其辞,通过发挥语言的感染功能来加深受话人的印象。使用“夸张”策略时,虽然数字本身的字面意义是精确的,但说话人的意图并不是为了传递字面上精确的信息,也不是如“约略”数字一样让我们知道一个数字的范围。夸张一般分为扩大性数词夸张和缩小性数词夸张。

    扩大性数词夸张指的是将所描述的对象往大的方面作夸大性的修饰,渲染数量之大、次数之多、程度之重等。“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钱钟书《围城》)。作者将高松年的眼光描述得非常精确——“三百瓦特”。作为读者,我们不会将它理解为“三百瓦特”那么准确,也不会像理解“约略”数字一样以为他的眼光可能是290或者310瓦特。类似的“夸张”用法在中文里非常普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同样,英语中夸张用法也很多,英语中常用“hundreds of,thousands of,millions of”等表达方法。例如“It seemed millions of ages since I saw you last time.”。

    与扩大性数词夸张相反的是缩小性数词夸张,即将所描述的对象往小的方面作缩小性的修饰来“渲染数量之小、次数之少、程度之轻”等。例如刘若英接受采访时提到张爱玲,“我虽然才气不及她的千分之一,但我觉得我还是能够理解她的。”英语中“夸小”的用法较少。

    四、语用含糊的使用及理解

    使用语用含糊策略可以体现说话人的不同意图,以下根据合作理论和关联理论分析交际中如何使用和理解非精确数字。

    (一)“约略”策略的使用及理解

    当说话人想对听话人或其他在场的人有所保留,不想让对方弄明白自己的准确意图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语用含糊作为交际策略。尤其当这些场合涉及到比较隐私的话题(例如收入、存款、年龄、身高等),说话人喜欢采用含糊的说法,而不愿意说得很具体。然而,这取决于语境。在一些官方以及比较严肃的场合,如申请签证、企业招聘或报税时,我们必须提供精确的收入证明等信息。在平时的会话中,朋友之间的闲聊,我们也许会比较常用非精确的数字。何自然在《再论语用含糊》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别人问你在国外工作期间的收入,假设工资是1435.47美元,一般都不会刻意说出这个具体数目,而是说成“I earned $1500 a month then.”。在这种场合,精确数字对于说话人来说也许侵犯了隐私,然而使用“约略”策略在这个场合既能够适当保护说话人的隐私,又能够取得双方所期待的效果,因此取得最佳关联效果。听话人只需要通过“3000元”这个约略数字就可以知道一个大致的工资级别或范围。

    使用和理解精确数字需要耗费说话人和听话人较大的努力。通常情况下,只要不影响说话人所预想的效果,数字中的次要信息可以省略。例如,在介绍我国人口的时候,“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与“中国是一个拥有13.0628亿人口的国家”。这两个句子适应的语境是不同的。后者使用了精确的数字13.0628亿,更适合科学研究、人口普查等场合。而在日常会话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非精确用法,即13亿。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说话人会取所需的相对较小的整数来表达。根据关联理论,说话人的目的是想让听话人认识“中国人口的庞大”这一信息,13亿这一非精确数字已经达到了说话人预设的效果,小数点后的数字属于次要信息,对于语境效果影响不大。另一方面,13.0628亿这样的数字会给听话人增加信息处理的负担,达不到最佳关联。

    当说话人对于精确数字没有把握的时候,使用非精确数字是一个交际策略,可以实现最佳关联。在一定语境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巧妙地掩饰说话人在某一方面的无知或知识的不足。例如很多人都无法精确地说出中国的人口;对于个人的收入,也有很多人并不能立刻说出准确数字。使用“约略”的语用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即使知道精确的数字,但是出于谨慎,有时候人们会故意含糊其词。

    日常交际中,由于对数字没有把握而强调精确数字会带来许多麻烦。例如宝洁公司的产品SK-II的广告词“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遭到中国消费者关于涉嫌虚假广告的起诉。因此,使用“约略”策略,有助于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

    (二)“夸张”策略的使用及理解

    Channel认为,夸张强调的是听话人对于该数字的反应,听话人无法了解实际的数字有多大,也很清楚实际的数目不可能如字面的数字那样精确。然而他们却形成一种认知,就是数字非常大,而且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当某个精确数词模糊化之后,切不可执着于原来精确的数量去进行理解。“For one kiss I would defy a thousand Wessexes.”这是电影《莎翁情史》中莎士比亚说的话。当莎士比亚读了薇奥拉拒绝他的信时,莎士比亚对女扮男装的肯特说,爱情无分特级,即使威塞克斯爵士是她的未婚夫,他也会继续爱下去。当肯特问他如果威塞克斯从中阻挠“But what of Lord Wessex”,读者们却不会和他较真,他果真能打败一千个威塞克斯爵士吗?表达数字时使用“夸张”策略所产生的数字通常是不真实的。格莱斯认为,使用夸张等修辞格其实是说话人有意违反会话的质量准则所产生的结果,因而达到了强烈的语气和生动的表达效果。读者们关注的并不是精确的数字,而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所带来的隐含的意义,即莎士比亚对维奥拉坚定的爱情。

    根据关联理论的两个条件:第一,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由于使用了夸张策略,说话人把要表达的意象有意放大,不仅有效地传达了信息,而且还传递了隐含意义,也就是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准确获取作者的意图,更有效地达到语境效果。第二,由于使用了夸张策略,听话人的认知努力也降低了。听话人通过一个数字就可以很快地捕捉说话人的信息以及情感。因而,恰当地使用“夸张”策略也是取得交际中最佳关联的途径。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见,数字的非精确用法是随意言谈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说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利用“约略”和“夸张”的各种手段使数字非精确,取得语用含糊的效果。在会话交际中,数字的非精确用法有利于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实现会话中的最佳关联。合理使用数字的非精确用法将有助于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Channell,Joanna.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0.

    [2]韩玉强,路勇敢.英语数字夸张初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

    (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

    [5]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6]康响英.论模糊语言的弹性功能[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4,(4).

    [7]黎千驹.模糊语义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冉永平.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宋长来.论夸张的关联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0]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1).

    [11]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翁素贤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510006)

    相关热词搜索: 角度看 用法 精确 数字 语用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