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书评

    时间:2021-04-18 07:53: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从古至今在思想史领域涉及到的多是儒家圣人、道家真人、佛家高僧等。这些精英阶层的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历史,赵世瑜先生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涉及到以往被忽视的民间信仰和活动,我们看到一种与精英阶层理想图景完全不同的思想文化世界。庙会问题是本书关注的重点,在史料支撑方面,赵世瑜先生更多采用的是传统文献,即方志,其次是碑文资料。这些文本和实物资料的优点就是去官方化,更具有生活色彩,不失为一种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书评;庙会

    作者简介:刘振(1990-),男,安徽泗县人,安徽大学2013级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4--01

    赵世瑜先生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一书描述了明清时期庙会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由此而衍生出背后一系列文化现 象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作者的研究视角由以往的“帝王将相史”或“政治史”转向了平民的日常生活,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1来取代精英思想。作者并没有把社会史写的繁琐不堪,而是恰到好处的把握了本书的结构。

    该书主要由概说之部,地域之部和个案之部三个部分构成。在概说之部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寺庙与民间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在民间社会能够扎根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断的世俗化,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自唐代创造出的俗讲、变文等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吸引受众,从而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反过来从受众角度看,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与个体更是息息相关,许多寺庙的发展都与农业有联系。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饭”,在干旱的年景,上到帝王下到黎民,对于求雨行为总是作为大事来处理。另外寺庙的发展与祈福、生育等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社会中,也一直存在着“送子观音”的信仰。

    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对于宗教及其外在形式的存在体——寺庙的信仰是出于功利主义的实用目的,而不是单纯的信仰。

    在概说之部的第三节中,作者指出中国的传统庙会也具有狂欢精神,认为这种狂欢精神并非是西方的专利,通过深入的分析概括为原始性、全民性和反规范性等特征。庙会活动具有原始性,这种原始宗教活动可以视为原始宗教精神的遗存,不仅表现为人们对于神灵敬畏,还有驱鬼辟邪的内容,《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记载的“打夜胡”现象就是把人扮成神鬼模样,走街窜巷,以达到“以鬼制鬼”、驱邪的目的。在等级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君民各安其道,但是在庙会活动的时候,一些下层民众也能成为主要参加者。等级制度是维护传统社会的重要工具,但在庙会活动中人们的接触比较随意,上层人与下层人、男女之间的界限有所淡化,官府在此时的管理也放松了诸多禁令。许多女性参加的娱神活动以及在《东京梦华录》中出现的一些人男扮女装挨家挨户窜门的行为在客观上都是庙会反规范性的突出表现,其中潜藏着一定的颠覆性和破坏性。作者在阐述庙会的良性功能一节中,思考的相当深入,他认为庙会活动这样一种表面看似狂欢的事件在实际上能够起着社会调节器的作用,尤其在“吃人的礼教”束缚下的社会,许多正常的理性活动被剥夺,基本的人性受到扭曲,“中国传统社会中‘理性’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倒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非人性的;而表现形式的非理性行为倒有很大的理性意义。”看到此处不得不为作者独到而又深邃的分析所折服,仿佛历史上诸多充满云雾的事件都会被作者轻轻拨开,从而认清现象的本来面目。

    地域研究之部分析明清时期华北庙会除了其宗教崇拜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娱乐功能、商业贸易功能以及扮演中心地角色。庙会的发展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宗教繁荣,宗教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活动增加。这两个条件的合力促使寺庙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的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人们对于该区域寺庙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劳动分工主要是相夫教子、主厨、女红等家内活动,但是在个案研究之部中,作者能够从官府的榜示考察到女子也绝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妇女可以借助于宗教活动外出,并能适当参与一些娱乐文化活动。另外,在“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一节中,作者并不是以政治史或军事史等目光来看待此事件,而是考察崇祯之死是如何成为一个地方特殊的民俗活动以及在明清嬗代以后这一事件竟成为唤起反清人士的历史记忆。似乎是运用传播学的思路进行分析,不禁为作者独到的视角所钦佩。

    读罢此书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就是作者在选题、分析思路及论证等方面体现的学术风格让人颇受启发。我们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能够更多关注普通人的历史,因为他们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基础和主体,可幸的是这种走向民间“自下而上”的历史研究范式越来越得到学界认可。社会史的内容或许纷繁复杂,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小人物”写之不尽,但也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成,而是在分析事件的背后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脉络。

    注释: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参考文献

    [1]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3]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

    [4]赵世瑜著:《中国民间文化探索:眼光向下的革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相关热词搜索: 庙会 明清 狂欢 书评 日常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