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时间:2021-09-26 16:20: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立足河南是产粮大省这个实际,积极寻求发展对策,顺民意,谋民利。仅以周口为例,全市106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960万,占90%以上。从1997年至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2.44%,长期在2000元左右徘徊,与全国、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立足省情、市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上下工夫。
      促进农民增收,要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近农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周口市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究其原因,还是传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落后,没有很好地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用先进的生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近农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周口市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七大产业链条:一是优质小麦精深加工链条。以莲花集团、宋河酒业等企业为龙头,促进全市强筋、中筋小麦的精深加工和转化。二是优质玉米加工链条。以金丝猴集团、郸城财鑫液糖厂、金丹乳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促进优质玉米的精深加工和转化。三是棉花加工链条。以周棉集团等全市现有的近10个成规模的棉纺织企业为龙头,带动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形成。四是畜产品加工链条。以鞋城皮革集团、邦杰集团、四通食业有限公司、金丝猴集团以及莲花味精集团的优质奶牛繁育项目为龙头,拓展皮革、奶制品及肉食深加工。五是油料作物加工链条。以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市优质大豆、优质花生的深加工和规模化生产。六是果蔬、药材加工链条。以润鹏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宏达脱水蔬菜公司等蔬菜加工企业和西华、泛区果蔬冷藏库以及辅仁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市果蔬、花卉及中药材的深加工和规模化生产。七是板材加工链条。以扶沟中密度板厂、郸城天工木业有限公司等全市现有的板材生产企业为龙头,带动林业生产和板材加工。通过拉长七大产业链条,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培育基地,形成规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长期以来,周口市的广大农村一直沿袭着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模式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特色,很难与市场对接,抗风险能力不强,这是影响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改变这一落后生产模式,就要围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优质和特色农副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带经济区的形成,增强农副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按照这一设想,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已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八大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四大畜牧养殖基地的发展壮大。八大种植基地:一是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年种植强筋小麦20多万公顷。二是优质杂交棉生产基地。我市鹿邑县年种植优质杂交棉近2.6万公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棉制种基地,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棉花生产一县一品。三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有42个品种、31个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是优质林果生产基地,全市林果面积已发展到4万公顷。五是中药材生产基地,年种植中药材近1.3万多公顷。六是食用菌生产基地,年生产食用菌干物质3万多吨。七是花卉生产基地,面积0.45万公顷,其中商水县种植玫瑰660多公顷,是全国最大的玫瑰种植基地。八是芦笋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0.63多万公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四大畜牧养殖基地:一是以世行项目为重点的中原肉牛带生产基地;二是中原肉羊带生产基地;三是绿色奶源基地;四是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政府将对12个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使其与龙头企业对接,逐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打下基础。
      促进农民增收,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周口市农村劳动力55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360万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扩大非农收入比重,改变农民仅靠农业收入的单元收入结构,形成多元收入格局。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劳务市场,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为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无序流动,减少打工成本,提高打工效益,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尽快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劳务市场体系,完善职能,搜集、处理、传递、发布劳务信息,并充分发挥农民协会及其他劳务中介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完善用工的法律程序,充分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践证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支撑。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少专门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建设和加工制造业要求的现状,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投入,这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学校和社会职业技校的作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工种的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业务素质,提高劳动力的输出质量,变单一的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智力型输出,增强外出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最终落脚到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转移空间。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作用明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要继续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在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小城镇建设既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营造主体空间,又可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新的场所和聚集地。目前,周口市城镇化水平仅有15.34%,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以此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要不断加大农村资金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农增收提供物质基础
      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一定要在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的同时,做到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与上级相配套的助农资金。从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起,着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工夫。诸如加强农村水利、道路、能源、生态、市场建设;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医疗保健、疫病防治、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多种担保形式,设立农业担保机构,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抓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工作,确保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一定要把农民最关注的、迫切要求解决的事情办好,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好,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促进农民增收,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为促农增收创造政策环境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省委四号文件等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是农民增收减负的保障。一是继续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各种新型的农产品营销主体,健全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发展现代物流。二是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空壳村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建设用地占一补一。三是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坚决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三乱行为和各种案(事)件。四是落实农业税社会减免、贫困减免和灾歉减免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除烟叶税外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率低三个百分点等减负政策。五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并严格执行国家对粮农的直补政策,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农民手中。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在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必须认识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方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关热词搜索: 着力点 农民增收 三农问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