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县委组织部创新组织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时间:2021-11-09 15:36: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县级组织部门要把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和任务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干部、党员与人才队伍建设,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农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创新组织工作,加强农村党员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
       (一)重视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骨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建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服务群众 的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展翅“头雁”的作用。一是要注重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培养壮大党员队伍。把造就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行“双向”推荐制和群团推优制,公示制、两审制和失误追究制,拓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渠道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做到“四个优先”,即高学历优先、年轻优先、一线优先、妇女优先。重点是将农村退伍军人、高考落榜生、能够带头致富、文化层次较高、积极上进的青年等吸收到农村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二是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对外出流动党员,要采取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双向反馈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引导他们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回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对在家党员,要积极推行党员承诺制,进一步推行党员岗位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推动村务规范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对老党员,要积极落实扶贫帮困各项措施,建立农村建国前老党员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使老党员有所养、有所居、有所医。
        (二)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那些懂科技、信息广、头脑活的新型乡土人才,如何做好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一是要定期组织各类乡土人才通过县乡党校、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进行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专家上门服务和巡回辅导,加快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步伐。二是组织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和先进村学习,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工作机制和网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探索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新路子,造就数以万计的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新型实用人才,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四是鼓励和支持乡镇、村干部、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带领农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创新组织工作,加强领导班子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干部队伍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领导班子强,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证。
       (一)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着眼,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要以镇党委换届为契机,按照建设新农村对乡镇领导的要求配强班子,并不失时机地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思想政治建设上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领导班子头脑,引导他们自觉用《党章》和党的制度规范行为,牢记“两个务必”,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坚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在考核评价基层干部标准上,要紧扣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注重引导基层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要不断完善乡镇干部实绩考核、目标承诺、奖励和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让想干事的有奔头、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使基层干部在建设新农村中安心。
       (二)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着眼,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是自我提高的能力。依托县委党校、农广校等教育机构举办在职村干部大中专学历教育班,重点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等农业发展知识和信息,围绕本县茶叶、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开展教学,着力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实践能力。二是先富领富的能力。按照发展经济能力强、政治素质强的“双强”标准,以“两推一选”方式选拔部分优秀的农村青年进入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充实班子整体活力。要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农村的经营能手、生产大户等典型中观摩学习,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发村支部书记增强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同时要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培养一批村支部书记致富典型,树立导向。三是民主集中的能力。要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由党员群众决定村务公开的内容、方式,完善民主监督方式,变事后公开为事前告知,提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村级“两会”作用,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交由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做到选人、议事、监督等权力掌握在广大群众手中,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充分征求群众对村干部、村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促进村支部书记提高民主集中的工作判断水平。四是驾驭全局的能力。主要是“三抓”能力培养。首先是抓总体。侧重培养村支部书记“抓大放小”能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管理全村重要事务上;其次是抓协调。即协调好村支两委关系,根据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分配相应的工作;第三是抓全员。培养村支部书记调动班子成员、党团员、村民代表作用的能力,用足用活现有人力资源,促进工作落实。五是建设队伍的能力。在发展党员上,培养村支部书记做到“三宽”:胸怀宽、眼光宽、数量宽。胸怀宽,即从内心深处摒弃妒贤嫉能的官本位思想,树立惜才爱才胸襟;眼光宽,即注重发展党员的质量,把好的苗子挑选出来,好中选优;数量宽,即不局限在少数几个人选上,而是要抓好源头培养,保证充足的后备存量。在管好班子队伍上,开展“争做致富带头人”主题活动,带领班子成员讲团结、讲奉献、为群众谋利益。在培养年轻后备干部上,抓好资源储备。采取“三个一批”的办法,即在原有村后备干部队伍基础上巩固调整一批;从经营大户、致富能手中选拔一批;有计划地从外出务工、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中培养一批。
       (三)从培养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着眼,构建乡镇、村基层干部培训体系。要逐步完善干部培训模式,采取短期培训、外出学习、外派挂职、进修深造等形式,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驾驭市场经济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办事与为民谋利的本领,引导基层干部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加快基层干部由生产型向经济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把农民培养成新型农民。要主动“走出去”,依托发达地区科研院所,建立农村干部培训联系点,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充电。

         三、创新组织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不断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体系。
      (一)基层党组织要在组织和动员群众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结合实际,改革基层党组织设置,做到整合组织和人力资源,按照“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上”的思路,在传统农业产业上、党员作用发挥最明显的项目上、农业示范服务基地或产业链条上建立产业党小组,实现产业党小组对农村党员的全覆盖。村级党支部设置调整后,要着力加强产业党小组的规范化建设,鼓励产业党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二)基层党组织要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推动功能。要牢固确立组织生产力的理念,充分发挥组织工作对影响生产力诸因素的整合、配置、放大与倍增作用,以加快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各具特色”的标准,指导示范带乡镇、村高起点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乡镇、村建设规划和全民创业规划。要完善党员带头创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等组织机制,进一步加大组织推进力度,不断强化组织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建设新农村凝聚合力,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村村通”。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紧紧围绕“培训农民党员,服务农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加大实用技术、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做到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倡导新风尚,全面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组织部 组织工作 县委 助推 新农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