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时间:2021-11-16 15:32: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一、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当前,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百度直接输入“大秘书”第一个网站便是)①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和群众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是职责分工不同,领导干部为民排忧解难,并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也不是对百姓的恩赐,而是一种职责的约束,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而不是权力意识。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领导干部不应只把眼睛盯在权力上,似乎有了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应看到权力后面所凝结的责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强调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只有做到秉公用权,为民尽责,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③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思想。在这里,“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作为公仆,在使用权力时只能为人民造福,不能为己谋私;只能廉洁奉公,不能损公肥私。

    二、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就是从政的成绩。从执政党角度看,广义的政绩是指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建树的功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绩,是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做出的业绩。我们倡导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政绩。当前有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和扭曲,他们或者沽名钓誉,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显性”政绩;或者不顾实际,急功近利,追求“暂时”政绩;或者“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追求“畸型”政绩;或者为迎合上级,不顾民力,乱铺摊子,追求“邀功”政绩;或者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追求“虚假”政绩。诸如此类,严重败坏了党的干部形象,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谁建立政绩?必须明确,建立政绩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造福百姓、造福社会,[找文章还是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而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二是建立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只能是“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福一方百姓”的实绩,而不是“一地致富、八方遭殃”,不切实际,不顾长远,造势一时的“政绩”。三是靠什么建立政绩?实践证明,政绩只能靠立足实际,认准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四是怎样检验政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只有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在历史上经得住考验的,才是真正的政绩。

    三、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正确的利益观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时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克已奉公,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出现了为政不廉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党纪党风,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要求共产党员要具有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牺牲和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汇和渗透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郑培民身体力行“万事民为先”的准则,廉洁从政,鞠躬尽瘁,都是一曲曲响彻寰宇、本文出自可歌可泣的牺牲和奉献之歌。当然,倡导牺牲与奉献精神,绝不是漠视个人利益,共产党员要生存和生活,要发展和提高自己,需要从社会中、从群众中得到尊重,得到必要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这里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其次,要严于律己、警钟长鸣。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大党员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名权利的考验,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这些考验,过不了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而毁掉了自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时时刻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提高防腐拒变的免疫力。要像郑培民那样:“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始终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切莫“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尤其是要做到“慎独”。古人说:“莫见乎隐,莫显手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不要以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可以放松自己。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有个叫杨震的清官,曾举荐一个叫王密的人为县令。一天深夜,王密前往杨震官邸拜谒,见室中无外人,便送上十斤黄金,并说:“夜深天晚,无外人知道。”杨震正色说:“你送金子给我,外人怎么会不知?即使没人知道,也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古代的“君子”、“清官”尚且做到这一点,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就更没有理由做不到这一点。“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党员干部只有严于律己,警钟常鸣,才能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才能站在河边不湿鞋,永葆清白世家,清廉门庭,清正门第。

    相关热词搜索: 立党为公 牢固 执政为民 树立 观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