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

    时间:2020-08-23 07:54: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依照世界观上的转变及差别,系统阐明相关学者的重要思想,以期展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在非西方学者扛着“本土化”旗帜游走江湖时,却不知西方科学哲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本体论上坚持实在论的前提下,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逐渐演变,是认识论层面上语言、理论本质的转变,也是科学活动及科学家性质的转变。

    关键词:科学哲学;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深化

    中图分类号:c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38-04

    一、引言

    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在其名著《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1978)一文写道:“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出现,先前具有相同文化变迁模式的核心与边缘国家,开始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居于从属地位的边陲国家,其知识生产部门则很难发掘出科学建构的热情,而成为为西方知识系统提供“加工维修员”的生产工厂,即使是师从西方的科学哲学留学生,也很少有人关注科学哲学主流的演变,更鲜有人对这种演变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建构的意义做严肃的思考。另观察在台湾唱响20年之余的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在‘本土化’的大帽子之下,出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许多主张‘贴近现象’、‘掌握事实’、‘让数字自己说话’的‘素朴实证主义者’,根本是‘连问题都不会问’”眼花缭乱的各类研究成果无法放置在一定的理论脉络中加以解释,因而变得毫无意义。在理论建构中。也出现了滥建经不起理性批判、通不过经验研究的理论模式;在质化研究中,缺乏明显问题意识及不懂得如何建立实质性理论的人,更是无法让读者对其理论产生“丰富的理解”。

    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在非两方学者扛着“本土化”旗帜游走江湖时,却不知西方科学哲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故作者撰写《社会科学理路》一书的目的,就在于为中文世界中专攻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提供有关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理路梳理,“能让华文世界中科学研究工作者看清楚‘素朴实证主义’的局限。彻底了解非西方国家科学落后的根本原因,然后以之作为个人展开学术生涯的视阈,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作为致力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我们,则有必要在感叹作者用心良苦之际,全面系统地把握书中所呈现的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

    二、世界观——西方社会哲学的核心

    在《社》中,依照世界观所体现出的差异,作者介绍了五种研究典范共17位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而在勾勒西方哲学发展脉络之前,作者就一般非西方国家的研究生较难理解的世界观层面进行了讨论,以便更好的使读者从世界观的角度理解西方哲学的变迁。在此,笔者也将对西方独特文化色彩中的世界观及其构成做简要介绍,此可称为进入西方哲学世界的核心。

    我们所开展的各种研究,都是在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下完成的。古巴认为范式是一组指引行为的基本信仰,其定义了作为解释性搬弄修理者与研究者的世界观:同时认为一个范式下通常包含四个概念,伦理(价值观)、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黄光国则认为,任何一种研究取向或研究典范所主张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都构成了该一研究典范的‘世界观’,它在性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是由研究者的基本信念所决定的。可见,处理第一原则或终极原则问题的世界观,或说范式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在《社会科学理路》一书中,作者首先指出所谓认识论就是一种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努力。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即人类何以认识外在世界。西方世界中,自笛卡尔建立的“主,客”对立二元论,人们便形成将认识主体(人自身)与外在世界对立起来,加以认识的传统,并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在西方哲学史里,关于世界中所存在事物之本体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则认为所谓的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而是人类内在思维和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产物。正是依据这两种看法,众多思想家形成各类不同面向的理论,例如“实在论”下有朴素实在论(naiverealism)、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直接实在论(directrealism)、间接实在论(indirect realism)之分。最后,方法论关注的则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晓其所关注的对象。上述三种概念共同构成世界观,而三者之间又具有逻辑上的关联。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

    在对世界观内涵进行系统阐明之后,作者便开始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参照框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说,就世界观的不同,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哲学家所进行的“知识”探讨,针对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可称为客观研究途径,后半部分才可以说是纯粹社会科学的哲学,可称为主观研究途径。这两种研究途径又可细化为五种研究典范,全书即根据这五种典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展开。

    本文将对该书前半部分内容进行系统阐明。旨在展现科学哲学“实证主义”的发展,“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之后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剧烈变化。其中,重要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何种影响?以维也纳学圈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又具有何种特征?波普的进化认识论何以成为“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库恩、劳丹的思想又是如何实现“后实证主义”深化的?将成为本文探讨的焦点。希望借助以上问题的澄清,能够再现西方科学哲学演变的主要脉络。

    三、奠基人: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前期学术生涯中所提出的“逻辑哲学论”不仅使其成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奠基人,转变思想后所提出的“语言游戏论”对后实证主义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维特根斯坦成为聚焦西方科学哲学演变时无法绕过的思想大师。

    (一)前期:逻辑哲学论

    虽然维特根斯坦未应邀加入维也纳学圈,但是《逻辑哲学论》的撰写直接促进了维也纳学圈中由批判实在论向逻辑实在论的转变。在《逻》中,维首先谈到的是世界,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维是在什么层次上探讨世界?“维特根斯坦不是在一般自然主义实在论的意义上谈论世界和事实,而是在逻辑构造的意义上谈论世界和事实。”维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逻辑是世界的镜子”,逻辑将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结方式。随后维表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即事实对应于命题,原子事实对应于基本命题,对象对应与名称。在他看来语言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给出命题的本质,意味着给出一切描述的本质,从而也就给出世界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才使得我们可以说自然科学的命题,是在说世界的本质。可以说,前期维关于世界具有本质结构的观点,是建立在“对象是绝对简单体”的预设之上的。可见,在维的“逻辑哲学论”中,由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语言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而理论与命题也将是外在世界逻辑结构的体现。

    (二)后期:语言游戏论

    而就在前期维特根斯坦对施利克为首的维也纳学圈产生巨大影响时,维自身的学术观点则发生了重要转向,是对前期世界本质论的一种颠覆。从本质结构上,语言不再具有与世界一致的逻辑结构,而是具有“家族相似性”(ramilvresemblance)的开放系统。从意义上来看,语言不再是具有描述功能的事实逻辑图像,而其意义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因此,逻辑的形式和结构是扎根在日常语言之中,而不是脱离日常生活和语言而先天存在:没有日常语言的运用,就不会有逻辑的产生,后期维的思想为西方科学哲学的“后实证主义”转变再一次奠定了基础。

    四、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圈

    “实证主义”(positivism)一词,是社会学家孔德在18世纪率先提出来的概念,《社》中以维也纳学圈的主张作为实证主义代表,并介绍了施利克、卡纳普、亨佩尔的重要思想。本文主要择取领头人物施利克的哲学观点用以阐明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

    受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影响,维也纳学圈的领军人施利克由“批判实在论”转向“逻辑实在论”。并在维也纳学圈中广为人知。施利克不再认为哲学是一个命题系统,其目标也不在于获得知识;哲学应是澄清意义的活动,旨在澄清概念以及分析陈述的意义。基于对知识领域内的真理进行“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区分,施利克就实证主义性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其认为孔德所倡导的传统实证主义是一种完全证实,即在逻辑与经验上都能够得到明确的证明,而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证实,只是在说明命题的“可证实性”,即证实的可能性。同时,施利克将这种证实的可能性区分为“逻辑可能性”与“经验可能性”。其中,“经验可能性与事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自然规律不矛盾或相容。则可以说具有经验可能性,但是由于经验与事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经验上的可能与不可能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逻辑的可能性是指一个描述事实的命题是否可以理解,是否符合我们的语法规则,是针对命题的“意义”而言的。逻辑上的“可能证实”与“不可能证实”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施利克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判定一个命题或句子的“意义”即考量是否具备“逻辑可能性”;科学家的任务则是判定一个命题或句子是否为“真”,即考量是否具备“经验可能性”。

    作为“哲学的转折点”,结合早期维特根斯坦有关逻辑原子论中的观点,使施利克的实证论与传统实证论具有明显不同,其将哲学视为一种活动而非理论,不仅区分了证实的类型,还将哲学家的任务限定于意义的澄清上。当然,这种区分与澄清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命题是一种传达思想的工具,我们只能从它所传达的东西来了解它的意义。就此而言,能够传达的,当然也是能够证实的。”除此之外,卡纳普的经验主义哲学纲领及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亨佩尔阐明科学说明机制的“演绎模型”或“覆盖律模型”,都成为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思想,对当时世界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极大影响。

    五、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波普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否证论”(falsificationism)的创始人波普最先向实证主义发出挑战,其所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不仅表现出与实证主义认识论上的歧异,更显现方法论上的争锋相对。在此,笔者也将基于进化认识论和逻辑实证论的比较来全面展现这种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

    在认识论上,波普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否证性”,如果一个理论的陈述或命题无法用经验的方法来加以验证,则它就不能称作“科学。”此外,波普承认外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实在论”者。但其不同于逻辑实证论者对理论的全盘肯定,在他看来,科学理论的本质不过是科学家们为了探究世界的一种假设或猜想,是对以往经验的一种总结,但未必能够行之有效的预测未来。因此,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相当于一种科学知识成长模式,且是一种非决定性的开放模式。

    在方法论上,(1)逻辑实证主义相信“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因此认为科学的命题必须能够或“拷贝”或“录下”世界的构成;而波普则认为,所谓的科学理论不过是科学家为了认识世界本质而形成的一种假想、一种预测,其实质在于“人造性”。(2)逻辑实证论认为,作为理论基础的“基要命题”是从过去的经验归纳出来的,科学规律是建立在事实重复性的基础上;Ⅲ波普却主张理论是由批判的理性思考演绎出来的,这种演绎旨在不断检验其前提猜想。(3)逻辑实证论采取一种“极端”的经验论,即认为感官所经验到的实在即真正实在;波普则认为任何理论在没有经过否证考验之前,都与神话无异,唯有经过考证的理论,才是反映“纯粹实在”的知识。(4)逻辑实证论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工作一分为二,但其核心都是证实;波普则认为以个别的经验现象始终无法完全证实“全称判断”的命题,因此,“只有坚持否证原则,我们才能以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

    综上可见,从波普的否证论开始,人们求得客观知识的途径由确证转向否证,且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地位也发生巨大转变:前者被看作“复制机”,被动的通过大脑表征认识外在世界,后者被视为思考者,积极地进行批判、创造和否证等工作。因此,从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中,虽然仍是在追求客观知识,但是关注点集中于科学家如何建构理论的范畴内,这也是以下将要探讨的主题。

    六、后实证主义的深化:库恩、劳丹

    自波普开创后实证主义的历史先河以来,以其学生为代表陆续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可视为后实证主义的深化。《社》中,作者分别对库恩、劳丹、拉卡托斯、法伊尔阿本德的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阐释,本文则以库恩、劳丹的具体观点为切入点,展现后实证主义针对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修正方案。

    (一)库恩

    严格意义上说,库恩在世界观上没有特别贡献,但其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后期的“辞典理论”却揭示了后实证主义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库恩所提出的著名概念“范式”虽具有唯心主义性质,但以此为基础对科学发展所做的社会性、实用性思考却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所谓的科学发展并不是逻辑证实主义所讲的反映真理或波普所说的接近真理,其与社会和历史因素具有密切联系。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库恩并不认为范式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对世界的本质认识,而是为了解决“难题”,所谓的科学发展则是范式与难题之间关系的变动。在库恩看来,所谓科学发展无非是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的反复过程。在常态科学时期,现有范式还能够解决所面对的难题,而当未能解决的难题日益增多时,科学发展也将进入反常时期,随后“一切危机都随着新范式的出现及其被接受而宣告结束”,科学革命时期随之到来,并且最终将会进入下一个科学常态时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检验理论的标准再一次发生变化,“波普认为理论能被经验一次性证伪,而库恩则认为,经验不可能证伪理论,经验与理论的不一致,不是对理论的证伪,而只是反常,而反常,即使是大量的反常也不能驱逐(证伪)一个理论,因而驱逐(证伪)旧范式的不是反常(反例),而是新范式。”

    面对范式概念所引起的广泛争议,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后记中,用“学科基体”(disciplinary matrix)一词取代了“范式”,这种转变被劳丹称为库恩思想转向的标志。随后所提出的“辞典理论”则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辞典是由一套具有结构和内容的术语所构成的,这些术语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科学家们可以运用这辞典中的术语来对世界(或自然界)进行描述。”同时,库恩也是从社会性的视角来思考辞典,“辞典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背景,就会有不同的辞典。”Ⅲ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中获得的,这体现了库恩在认识论上的不可知立场。

    (二)劳丹

    从维也纳学圈的逻辑实证论,到波普的否证论,再到库恩的科学发展的结构。人们开始对科学研究的理性提出质疑。科学研究到底是不是一种理性的活动?科学研究到底是不是探求知识的最佳典范?不仅成为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也成为西方哲学家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劳丹则在反对科学实在论,宣扬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研究传统”或“科学研究传统”的科学哲学。

    1.科学问题与理论。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劳丹认为,科学活动中所探究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没有本质性差别,而所谓的理论也不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如果科学疑问(question of science)是由问题(problem)所构成,那么问题的解答(answer)就是由理论所构成。因此,对理论的评价一方面包括该理论是否能对相关问题提出可接受的解答;另一方面则是其是否适当地解决了重要问题。同时,劳丹将科学研究中所遭遇的问题分为“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其中,某事物是否能被视为经验性问题,部分是要看我们所持有的理论为何,即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人们眼中的问题是不同的。此外,从总结科学发展史上理论的变化后,对经验事实的无法解释并不是对理论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原因来自于概念上的争执。而概念问题又分为(1)由于理论内部不一致而造成的“内在概念问题”,(2)由于理论之间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外在概念问题”。劳丹认为,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的解决是科学进步的基本单位;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把解决经验问题的范围扩大到最大限度,而使异例和概念问题的范围限制到最小限度。

    由此可见,劳丹眼中的科学活动。已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科学家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解答活动,因此,理论也绝非客观实在的体现,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

    2.研究传统。面对科学理性所遭到的广泛质疑,劳丹对科学理性做出了全新解释,即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再是逻辑经验主义所宣称的确证。也不是波普的可否证论,而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理性就在于以此为基础,作出最进步的理论选择。基于对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的界定与论述,劳丹提出了著名的“研究传统”理论,不仅批判了库恩、拉卡托斯科学进步理论中的严重缺陷,还提出了自己关于普遍性理论体系的见解。正是为了与库恩的“范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进行区分,劳丹将自己的普遍性理论体系称之为“研究传统”。

    劳丹认为,“一个研究传统是一个关于所研究的领域内的实体和过程的一般假设和在这一领域内用以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体系”。第一种智力部门,不论是科学还是非科学,都是一部充满着研究传统的历史,如哲学中的经验论和唯名论,神学中的唯意志论与必然论,……”;因此,任何学科部门都有各自的研究传统。劳丹将研究传统的进化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修改研究传统的一些特定的具体理论而实现的”,另一种则是研究传统研究最基本核心部分的变化。而后者无论与波普的否证论,还是库恩的科学革命都有明显的差异,即并不是抛弃旧有研究传统建立新研究传统来实现研究传统的发展。

    七、结语

    通过对上述各位学者的重要思想系统阐明可见,在坚持实在主义的本体论前提下,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逐渐演变,是认识论层面上语言、理论本质的转变,也是科学活动及科学家性质的转变。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以施利克为首的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语言的意义就在于描述客观事实,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对经验事实与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真实反映。其中,进行科学活动的人们被视为一种不会影响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复制机”,能够通过科学研究获得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波普的“进化认识论”中,衡量科学理论的标准由“确证”转变为“否证”;所谓理论也不过是为探究世界的一种假设或猜想,是过去成功经验的一种沉淀,但对未来并没有绝对的解释力。科学家的地位也由机械的“复制机”蜕变为积极的思考者。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与劳丹的研究传统,都强调了理论的“答疑性”,即所谓科学的理论就是在答疑广度与深度上最佳的方案。此外,“范式”与“研究传统”概念的提出,更凸显出真实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迥异。

    从以上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来看。在追求客观知识的道路上,存在由客观向主观的滑移,不再以追求客观知识为科学活动的核心。而从结构主义之后,诠释学、批判理论则更加关注哲学家如何构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知识。作为华文世界中致力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更加有必要彻底把握这一转变过程。只有了解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理路,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 文嵘

    相关热词搜索: 实证主义 向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