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绝望中的挣扎

    时间:2020-09-29 07:54: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笔者通过所要分析的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原因、人物对白、心理剖析等诸多方面,具体分析了繁漪性格的各方面成因并加以评价,通过发生在繁漪身上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揭示是谁造就了繁漪的悲剧,进而表明繁漪以其“雷雨”性格,在旧中国黑暗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的笼罩下,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封建专制;民主自由;繁漪悲剧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早已植根于读者心里。虚伪的周朴园、善良的侍萍、莽撞的鲁大海、单纯的四凤、贪婪的鲁贵、纠结的周萍以及天真的周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繁漪以其个性的复杂、缠绕成为作品中最闪耀的一个人物形象。下面就对《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做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绝望

    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人身上同时还具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这是她悲剧的根源。繁漪作为能给周朴园带来名望匹配的女人,在花样年华里便被作为门第的牺牲品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二者无论是在生活情趣上,还是思想契合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抛开物质不谈,在精神方面,繁漪只能用空虚与绝望来形容。

    二、挣扎

    (一)与周朴园的几次冲突中展示其反抗性格

    周家是一个典型的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有明显的封闭性。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他的思想、道德、生活方式、家庭观念,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家中他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周家对繁漪来说,无异于一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加之繁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她的反抗精神主要表现在对周朴园的反叛上,在整部戏剧中,繁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

    第一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这次繁漪的反抗精神是初步表现,可以从她的如下语言中看出来。例如:“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但到了最后她还是在悲愤与无奈中将药喝了下去。

    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迫繁漪看病。这次是繁漪反抗精神再次的表现,周朴园两次派仆人催促繁漪看病,之后周朴园亲自去催,企图以封建家长的姿态逼她看病,但他没有料到繁漪并没有被吓住,径自回楼上去了。这次冲突中繁漪的态度稍加强硬,但还是不够坚决,能看出来优势仍在周朴园这边,最后周朴园还是命令周萍陪着柯大夫上楼为她看了病。

    第三次冲突是周朴园遇到从鲁家归来的繁漪。这次繁漪的反抗精神更加明显,对周朴园的每一次问话,她都表现出了不屑和厌恶。周朴园惊愕地摆出封建家长的架势命令繁漪到楼上去,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种毫不掩饰情绪的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二人之间态度的优势转到了繁漪一方。

    第四次冲突是在本剧结尾。这次是繁漪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周朴园虚伪的外衣和他虚伪的道德面具,让周家所有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繁漪此时已经完全处于主动地位。

    (二)与周萍的几次交谈中展示其刚烈性格

    由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加之繁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这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情感,开阔的精神世界。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因此“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出自己”,她不悔“是你引诱我的”,但却痛心“你知道你不該对我说这种话么?”“我该怎么办?”,最后发出了“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的哀嚎。从这些对话中,人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以及刚强性格的重要表现。

    繁漪的悲剧还在于她在不正常的时代和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爱情,并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一个懦弱的男人周萍身上。她在自己并不复杂的生活圈子里,自以为找到了能给她带来一丝鲜活之气的灵魂伴侣,自以为周萍能满足她长期以来被压抑着的那种对爱情的渴望,于是她不顾自己资产阶级家庭女主人的名分,周朴园妻子的身份,同时也抛弃了自己为人母亲的责任,奋不顾身地陷入了与继子周萍的不伦之恋。这种见不得人的情感从一开始就带有负罪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楚地在周萍身上显现出来。当周萍从最初敢于反抗社会规范变为极力摆脱她的那一刻起,繁漪的悲剧就开始了。为了挽留这份感情,繁漪做着最后的挣扎,却没想到因此揭开了更大一出悲剧的面纱: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周萍选择了开枪自杀,而这一切最终使繁漪走向了精神崩溃的深渊。

    (三)对周冲的干涉中体现其封建性格

    繁漪明知道周冲喜欢四凤,却对他的选择大加阻挠,反复提醒周冲说:“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还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众所周知,四凤与周冲的相爱对她有利,因而繁漪对四凤的不容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这就反应了繁漪的封建意识、门第观念、家长意识。繁漪深知自己就是不幸婚姻的牺牲品,但她仍旧以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阻挠周冲的追求,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她的思想和行为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在这里繁漪身上民主自由的思想就一定程度上被冲淡了。她的意识深处还隐藏着某些软弱的、妥协的因素,最终导致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非繁漪莫属。曹禺在她出场时的介绍中写道:“她是一个受过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在这句话中,“新”与“旧”的矛盾导致了繁漪性格的两面性,因为其“新”,所以她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敢于追求不伦的爱情、敢爱敢恨;但又因为其“旧”,她最终摆脱不了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假设繁漪是一个完全旧式的女人,她无疑会安于现状,在这个即使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中,在周朴园面前,做一个体面、得体的“门面”;在儿子们面前,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母亲;在下人面前,做一个颐指气使的太太,度过自己的余生;还可能就像剧中的鲁侍萍那样,把一切都只归结于“不公平的命”。再假设,她是一个完全新式的女性,那么她可能会用行动摆脱这一重又一重束缚自己的枷锁,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个让她感到窒息的家。但可惜,她是一个在新旧思想夹缝中生存的“畸形人”,因而她的悲剧也是注定的。

    在绝望中挣扎,繁漪这个一定程度上追求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女性身上,还保有她永远也挣脱不开的枷锁,那就是封建思想。因此,繁漪的挣扎是让读者同情的,她的绝望也是让读者心痛的。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曹禺.曹禺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相关热词搜索: 挣扎 绝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