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中职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

    时间:2020-11-22 08:00: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职历史已经由知识记忆向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转变,史料资源在发展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历史史料类型和作用的基础上,探究中职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利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职历史 史料资源 合理利用

    一、中职历史史料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史料资源指的是人们在研究历史事实、历史事件等过程中作为依据的东西。根据中职历史实际情况,可以把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史料资源分为四类:第一,文字性史料。顾名思义,指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史料,是中职历史中涉及最多难度最大的史料类型,包括传记、手稿、正史及各种类型的文艺史料;第二,实物性史料。实物性史料指的是人类在不断实践、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考察价值的各种实物史料,包括农业生产工具、服饰、生活用品及陶瓷、丝绸等商业实物;第三,图片性史料。图片性史料是以图片方式反应历史事实的史料资源,包括人物图片、地图、实物图片、事件图片、画作、年表等;第四,影像性史料。影像性史料指的是利用现代化的媒介以视频、语音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情境和事件,这种史料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中职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认为中职历史就是对各种历史史实的涉及,了解各种史实发生的逻辑过程,有的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就是帮学生从教材中捕捉出记忆的重点,这样的认识观造成历史教学的机械化,学生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影响历史课堂效率。史料资源是将历史教学具体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历史史料的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更丰富、形象,历史人物的精神更饱满,文物的创造历程更鲜明,历史故事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搜集史料、探索历史。丰富的史料资源会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当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中职历史在编排上已经不同于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是以时间和朝代为序编排的,详细介绍每一朝代和每一个时间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中职历史是以主题形式呈现,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编排为必修1、必修二、必修三,并且在教学重点上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分析。丰富的历史史料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支撑点,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的逻辑性自主搜集资料,进行分析验证,摸索历史事件的真相,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环境,并用历史观点分析当下的社会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索、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引导学生用辩证观点看待现在的问题。

    (三)有助于学生关注现实。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史实,而且引导学生以古鉴今,系统地分析现实问题的根源。目前,中国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是受到中国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影响和束缚的,这些问题单从当下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因此,历史史料的丰富性引导学生更关注社会现实。例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史料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能源的逐渐转变过程,以此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环境污染、雾霾,理解到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是进行能源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煤炭资源的比例,增加天然气、潮汐等低污染能源的比例。

    三、中职历史教学中史料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筛选有代表性的历史史料。

    历史史料是丰富而繁杂的,并不是所有史料都与中职学生已有水平相适应,也不是所有史料都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因此要发挥史料在中职历史中的预想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特征结合课程内容对史料进行筛选。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史史料可以说海涵如海。教师选择史料时首先要尽可能选择第一手资料,以保证史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尽量选择一些具有确定性的史料资料,不要把民间流传的毫无依据的史料引入课堂;再次古代许多史料都是以文言文方式呈现的,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对史料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史料内容。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史料学习可以通过集体教研活动进行讨论,在学科教师的谈论和分析中选择处于中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史料资源。

    (二)引导学生研读史料。

    研读史料是利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的最初阶段,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准确地理解史料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情况,抓住史料中的时间、背景、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将史料信息与当时时代背景相联系,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历史史料的研读是引导学生把握史料中的关键信息,而不是逐句对史料进行翻译,史料是为理解历史事实服务的,而不是文字翻译训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的过程中,要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主题,然后通篇阅读,不懂的地方快速跳跃,掌握基本含义。例如,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是普遍的规律。”材料中,显然关键词是师夷长技、变法维新及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不同的事件,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这些事件的主要领导人物是谁,在历史继承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是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

    (三)自主理解史料,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也是历史原因、过程和影响分析的重要资源,史料分析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因为史料的分析更突出灵活性,与新课程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双重目标要求相吻合。在历史教学中,中职历史教师逐渐形成以史料为影子推进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例如,《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中,讲到市的发展变化,教师借助史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宋之前和宋之后的不同。史料的基本内容是唐代一名老汉将自家多余的布背到城里销售,老汉走出自家门摆起摊铺,但是行政人员告诉老汉此处不能进行买卖,得到城东的市进行买卖,老汉背着东西走到城东的市已经下午五点,城东的市的管理者不让老汉进去,说是已经结束,让老汉明天再来。但是,明朝一位老汉同样的事件,老汉每天都把自家用不完的布放在门口进行销售,周末就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却顺畅得很?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自主地学习史料结合历史还是进行分析,史料为学生提供感性资料的支撑,学生对宋之前和宋之后市的特征也更清晰,从时间、地点和管理上进行比较分析。对史料的分析,教师要根据史料的难易程度采用独立分析和小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史料丰富了历史课堂内容,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对学生学习兴趣、历史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一方面要教师对史料进行严格地筛选,使史料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研读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建立历史知识和史料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春丽.建设史料资源库,促进中学生史学素养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2,34:19.

    [2]罗玉娥.试论中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2013,13:248.

    相关热词搜索: 史料 合理利用 中职 历史 资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