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王蒙《摹王维剑阁图》考

    时间:2021-02-06 07:58: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已经从宋代画家注重客观外像、淡化无我的状态,转为注重画意书法性的自我表达,从此文人画名家辈出,其中“子久得其闲静,倪迂得其超逸,王蒙得其神气,梅道人得其精彩”[1],史称“元四家”。王蒙更是以繁线密点展现“脱化无垠,元气磅礴”的气象而著称于世,因此,王世贞在分析山水画的四个重要阶段时,将他与黄公望作为画史的最后拐点[2],可见王蒙在山水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近年有关王蒙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对于其作品的真伪存在不少误判,虽然存世挂其名下的作品有100多件,但根据笔者近年研究,公藏真迹的存量不到20件,私藏更是毛凤鳞角。

    因此,当署款王蒙的《摹王维剑阁图》悄然现身的时候,相信并非只有笔者感到疑惑。

    初略观望此作,群山巍峨,层峦叠嶂。近景杂树依傍坡岸,中景峭壁高悬于冰河,寒林由近及远,布满峰巅;其间山路陡峭蜿蜒,一队人马,或骑马,或拄杖,或挑担,时隐时现,在寒林与沟壑的栈桥艰难前行。王蒙的山水风貌,最为直观的就是繁线密点,但此作明显有异,异样的特征哪怕是赝品也未曾出现,具体呈现如下。

    第一,山脉沟壑仅为长线勾勒,无苔点,不皴擦,略作淡染。

    第二,冬景寒林,略施白粉画雪。

    此作为绢本,规格65.5cm×29cm,装裱约为民国时期。诗堂有文徵明、彭年题诗,还有张照题签(图1)。作品的两侧,尤其是下部边角,布满了藏章,因为绢本年久发暗,多数模糊不清,但通过电脑软件的转化,基本清晰可辨。除了明代的项墨林,还有清宫五玺,以及唐岱、安岐、毕泷、永等重要藏家的二十三方藏印。其款识写明:“唐王右辖写剑阁图,吴兴王蒙模。”王右辖即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字摩诘,世称“王右丞”。黄山谷《题摩诘画》诗曰:“丹青王右辖,诗句妙九州。”董其昌在其《山水画册》题:“黄鹤山樵学王右辖。”古汉语“模”通“摹”字,有仿效之意,如模仿、模拟,亦分别作摹仿、摹拟。

    款式所言的剑阁,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现归属四川省剑阁县。唐代李白曾作《剑阁赋》,并以《蜀道难》感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道路艰险不言而喻。有意思的是,现实图景所呈现的艰险和栈桥结构,居然与此作有相似之处(图2)。

    那么,具备异样特征的《摹王维剑阁图》是否属于王蒙真迹?其中与传世真迹风貌迥异的特征,是否来自王维呢?

    一、从诸个绘画元素和款式书法以及印鉴推断为王蒙晚年真迹

    关于王蒙的书画成长,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的论述至今公允为较为全面,其言:“王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所言“其舅”显然是误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王蒙与赵孟为甥舅关系,直到1963年,翁同文在《大陆杂志》总第26期撰文确证王蒙应为赵孟外孙,世间才有正确的认识。董其昌说得很明白,王蒙画作“酷似”其传授者赵孟;曾多次临摹王蒙作品的王原祁也直言王蒙“少时酷似赵吴兴”。或因“酷似”,上海博物馆所藏《三水三段》自吴湖帆入藏以来,便一直被误认为是赵孟作品;而笔者依据风格技法分析,推断此作为故宫所藏的王蒙真迹《溪山风雨册》散失的册页[3]。

    赵孟的理论与实践,引领元代众多画家随之而行,成为开元代风气的宗师。在其众多的理论倡导中,有两个重要的阐述,一个是书画同源,一个是追寻古意。

    元代文人画的兴盛,与赵孟不断提出以书入画的理论相关,较为人熟知的是《秀石疏林图》所题:“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而最新发现的《幽风清秀图》则以小草题到:“岩岫束枝映云恐,仙气瞻眺高处中。写竹墨笔寻古意,丹青书画本来同。”(图3)虽为七绝诗句,却表达了书画同源和追寻古意两层意思。作为晚辈的王蒙从小浸泡其中耳濡目染,可以说,赵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赵还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个古意论,警醒了书画家们重新认识临古摹古的重要性。既然是临摹,便会带有临摹者主观理解的成分。一般而言,画家多在年轻时打基础,力求在外像或技法上接近前人,个人痕迹较少;而随着年岁越高,因个性风格逐渐形成,个人痕迹会随之彰显。但是不管年岁再高,都可能在不经意的边角露出本质端倪(图4)。在《摹王维剑阁图》与赵孟的《重江叠嶂图》(台北故宫藏)各自所画的水中石头上,我们寻到了这个端倪,这也是上面所述“酷似”的依据。

    以此“酷似”为突破点,寻找王蒙的绘画本质便成为首要环节。因此,笔者撇开《摹王维剑阁图》异样的外像形态,试图以分解绘画元素的方法,逐一比对传世真迹,以寻求真相。

    王蒙的山水画作中,苍古林木一直是前景的主要标志,尤其是晚年,纵深图景逐渐拉近,类似的标志更为明显。其主干外形曲直错落,结构翻转起伏,皆以迟涩的“如籀”笔法勾勒,略作皴擦,并以赭石淡染,因此尽显苍古浑厚之质。台北故宫藏《西郊草堂》《具区林屋》以及藏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的《惠麓小隐图》无不如此。

    反观《仿王维剑阁图》,前景寒林,杂而不乱,挪让有致。一株夹叶树穿插其中,使得荒寒景象透出一丝生机。其技法表现和形态结构与前述作品如出一辙,其张力更是彰显无遗。相对而言,《西郊草堂》较为规整,而《具区林屋》《惠麓小隐》和《摹王维剑阁图》则显得苍古,创作时间的先后不言自明(图5)。

    王蒙所绘的松树,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辽博所藏的《太白山图》卷,松林莽莽苍苍,繁密而通透。除此,还有《春山读书图》《秋林万壑图》等几件立轴,皆将松树作近景主体,但相对于《太白山图》苍厚老辣且随意的用笔,均趋于规整精谨,松针也显得细密写实,以此显示《太白山图》的创作时间最晚。而《摹王维剑阁图》左侧这株隐于寒林的孤松,精简而古拙,看似不太规矩的寥寥数笔,却展现出松树的挺拔与生机,将其比对《太白山图》卷,居然完全接近(图6)。

    相关热词搜索: 剑阁 王蒙 王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