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我国新时评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1-02-09 08:02: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书写了这个时代最为激动人心的中国故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复杂纠葛,比如片面追求效率导致的严重社会不公,收入差距拉大,如此等等。对问题和矛盾的解释,人们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描述方式,媒体也会有着不同的评论和评价。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完成了第一次转型,而当下中国正处在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制度建设”的第二次转型时期。这个时代大背景决定了我国新时评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新时评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利益分化趋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根据中国社科院陆学艺等人的研究,中国社会构成已经演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具体为:一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二是经理人员阶层;三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五是办事人员阶层;六是个体工商户阶层;七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八是产业工人阶层;九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十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①

    社会阶层的分化,十大阶层的形成,“意味着人们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不再具有同质性、平等性,意味着人们思想观念会呈现多样性、独立性、易变性、差异性等特征。”②这些特性将导致利益诉求的高度差异性与多元化。

    在变革时代中,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梳理与解析相关信息;迫切希望媒体提供一个民众和专家参与并发言的阵地;迫切渴望拥有话语的平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为此,媒体越来越关注政治、经济、民生,并强化时评的力量。社论、来论、个论等栏目和版面容纳了专家、学者乃至草根阶层的不同观点和声音。民众借此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我们的时代和社会。一些不认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精英结盟而垄断社会资源与话语权的时评作者,为了维护社会生态和媒体话语的平衡,就必然会选择自己的立场,自觉以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为弱势群体公开辩论、坦白博弈、主持公道。

    综观新时评的发展脉络与轨迹,不难发现,新时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思维取向;(2)民意广场;(3)利益诉求;(4)舆论监督;(5)公共领域建构,这些功能的发挥,与新时评发展的现实环境密不可分。

    二、新时评的发展趋势

    如今,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剖析现实的时评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预测新时评的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新时评的运作规律,对于当下传媒而言,十分重要。当前,新时评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公民表达平台越来越宽广。人,从来就只有一种表达,那就是公民表达。近几年来,新时评的规模逐步扩大,从专栏到版面,再到板块,媒体亦从经营文章转变为经营版面、经营板块,这种制度化运作给时评提供了量上的保证。此外,政治体制改革、军事、国际等领域的时评正在逐步放开。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表达权”的概念后,十七大报告再度把“表达权”列为公民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这些也为公民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公民写作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评推动社会进步的众多事实已经并正在证明,公民写作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合拍性。公民写作的最大好处是打破了过去由少数评论员垄断言论写作的偏狭局面,代之以公众广泛参与、争相发言的场面。正是这种“大嘴小嘴都说话”的良好舆论氛围,给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向正确认识的途径:在还没有取得广泛共识之前,充分听取不同意见,无疑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断。新时评运作实践显示,专业写作走向群众写作,精英写作走向公民写作,是时评发展的必然。与此同时,“理性、建设性”的价值理念逐步深入,题材、作者、手段等正伴随理念变化而不断变化。

    第三,时评作者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新时评发展至今,当初期的新鲜感与兴奋感过去之后,两个核心问题凸显出来:一是思想性,二是知识结构。以评价“是好还是坏”为主导的价值判断时代已经远去,以解析“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主导的事实判断时代已经来临。这必然要求时评作者对事件本身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之外,还应该置身于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思考问题的动因与本质。为此,在2004年初的改版讨论与酝酿过程中,《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确定了新的时评运作理念,并提出“南都时评”需要这样的文章:“一,是紧跟新闻的评论,尤其是能够折射出社会转型变动脉络与得失的时事时局评论;二,是能够表达独特认知价值的新闻评论,因此我们在取舍间要淘汰的,是那种就时事由头讲众人皆知的逻辑与观点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我们评论部中被形容为“正确的废话”,不能挤占非常宝贵的评论空间;三是在特别强调独特认知价值的同时,我们还期待文本价值,也就是那些精心布局、费心行文的漂亮文章。” ③以上三点,后来被设置为“南都时评”征稿信箱的自动回复,以此同作者沟通和共勉。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中央、地方主流媒体纷纷在时评征稿中对时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京报》《嘉兴日报》等媒体设置评论记者岗位的尝试表明,时评作者和运作者的分工将更加细化。

    第四,时评写作的伦理与责任考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他们需要自己的代言人。当时评写作与利益、立场相交融时,伦理与责任的考量就显得十分必要。有论者认为,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首先是传播参与者的责任问题,本质上是传播者与接受者这两个主体的关系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媒体的评论制度、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和具体评论作品三个方面。④其实,容易导致时评写作伦理与责任问题产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评论失实,二是盲目批评,三是“文钱交易”。2003年9月13日,《武汉晨报》针对《朱自清〈背影〉落选新教材》报道严重失实一事刊登了致歉启事。也就是说,这个致歉启事给前几天被各地传媒炒得炽热的“《背影》落选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其实,媒体发生的失实报道事件不少,让人遗憾的是,很多建立在失实报道上的评论,并没有对其内容提出任何质疑。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对于评说新闻的时评人而言,是不是也应该对新闻的真实性做出一些科学、理性的判断呢?“如果时评人所评说的事实已经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么这种基于事件新闻的评说也将随之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判断。无论何时何事,时评人都应像媒体及媒体从业人员一样,不要忘了自己肩负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和道德责任。” ⑤

    第五,跨媒体间的时评互动与整合传播越来越频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报刊的易存性、广播电视的丰富性、网络的海量存储等特性,都为时评传播提供了各自的空间。实现跨媒体间的时评整合与互动,不仅可以节约内容制作成本,还可以扩大影响力,丰富传播内涵,最终实现共赢。比如,报刊时评和网络时评各有长短,如何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才是明智的选择。翻开各报的时评版,“网上来鸿”、“有网天天上”、“热点调查”、“博客”等栏目名称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不少媒体时评版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联合主办“热点调查”等栏目,对一个阶段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舆论调查和民意搜集。对此,有论者认为,报网评论合作的作用十分明显:“互相转载、扩大影响;互动传播、有效调控;栏目多样、版面展现;版网平台、品牌影响。” ⑥网络媒体在大量转载报刊时评的同时,还可以把广播电视节目的相关视频、音频融入其中,这些不仅丰富了信息内容,更是提升了思想含量。随着时评的不断发展和传播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互补性一定会大大加强,跨媒体间的时评整合与互动之路也必然会越走越宽。

    顺应形势才会有所作为。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十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都借助了媒体的力量,在搭建一个个民主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平台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事件辐射范围内的公共领域空间,让民众的声音得到快捷的表达和强有力的传播。而这其中,包括中国新时评崛起背后的巨大能量。时评敲响了公共关怀的钟声,推进了公共舆论的深化,推进了公共领域的构建,引发了公共事件议程的重新设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过的新气象。

    三、新时评在言论自由的观照下不断努力和创新

    未来,新时评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权力与金钱对媒体的侵蚀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媒体自身如何在各种权力、利益平衡之间找到一个好的支点。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新时评必须在言论自由的观照下,寻找出路,做出努力。

    第一,注重公民表达的平衡性。多方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在公民写作的平台上展示、碰撞,清晰而理智的声音才会脱颖而出。当现象背后的本质趋于清晰,真理才会逐渐凸显。不论是从时评与社会的关系来考察,还是从时评推动社会进步的案例来分析,时评对建构公共领域的作用比较有限,并且发展很不平衡、不稳定,受个别领导思想及区域舆论环境的影响,沿海地区与内地、同一省市的不同区域均呈现不同特征。对于传媒而言,公益和私益间表达的平衡性处理显得十分关键。平衡才能实现较为充分的表达,才能塑造平和、成熟的公民心态。公众也只有在无处不在的观察与思考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理性及多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锻造出现代公民的良好素质。可见,公民表达的平衡性不仅考验着传媒,还考验着公民自身。

    第二,实现舆论监督的延续性。当前不少媒体的舆论监督存在“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现象,报道没有延续性,后续跟不上。如何解决媒体舆论监督的异地和延时问题,根本还是需要机制上的创新,这才是治本之方。舆论监督本土化、同步化不只是狭隘的地域化、时间化观念,而是要着眼于为本地的公众利益服务,着眼于寻求“本土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在媒体运作中,要加大公民表达的力度。一方面,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多种形式开展公示工作,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公民表达不能因为人为原因而戛然而止;另一方面,注重对政策实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切实加强政策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政策实施的整体性和延续性。

    第三,完善言论传播的自我纠偏能力。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公开表达意见,不是私下议论。民众议于野,自古以来就存在,尽管专制君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甚至使出密探举报、鼓励互相揭发等等手段,也很难杜绝街头巷议。但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必须有公开发表,形成舆论的途径,必须有监督公权力的合法运用。事实表明,公民表达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理,但若要想让真理出现,社会要宽容“错误观点”的存在。当然,更重要的是,媒体在言论传播中,要有纠偏能力,要引领理性而非成见的表达。如果缺乏一种理性的态度,而只是无限地放大新闻事件的某一方面,甚至对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或组织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那么时评就变成了“大批判”。

    第四,警惕“公共领域私密化”和“私人领域公共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既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也是现代政治哲学关注的一个理论焦点。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私域与公域的区分并不像它们在社会政治理论中得到的理想类型说明那样判然有别。过分的公共化与过分的私人化,都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化的偏失状态。人们如何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寻找到合理的界限,从而强化人们的公共关注,既保障私人生活的正当性,又保证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已成为提供给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以持续动力的关键问题。公私分界的核心问题就是,防止公共领域的过密化与私人领域的过密化两个极端情况的出现。“公共领域的过密化会导致权力公共性的丧失;私人领域的过密化同样会导致公共关注的丧失。在论题所及的问题上讲,我们尤其要看到在现代情景中私密化社会的危险性。其实古典的私密化社会已经显露出瓦解社会的能量。比如晚期罗马的声色犬马导致罗马帝国衰亡。” ⑦公共领域私密化阻碍公共空间的出现与成长,私人领域公共化容易伤害公民个体权益,均值得警觉。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直接反映,媒体及其时评正在发生着空前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对于时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形势下,媒体要打造公信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成为意见领袖。这种声音不是简单的赞扬或批评,而是深刻的阐释和解读。显然,这为公民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公共领域建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虽然我国新时评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离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前途一片光明;虽然我国公共领域建构的里程还很漫长,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愿景一片美好,而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不懈努力。

    注释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9页~第23页

    ②吴廷俊、陈栋:《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报业格局重组》,《国际文化研究(日本)》,2007年第11号

    ③参见李文凯:《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世界商业评论》,2005年9月30日

    ④参见马少华:《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年3月

    ⑤陈栋:《时评也应捍卫新闻真实性》,《江南时报》,2003年9月14日

    ⑥刘雅:《报网评论融合之道》,中国新闻人网,2006年10月31日

    ⑦参见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卷第71章,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后)

    相关热词搜索: 发展趋势 时评 我国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