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跨越时空的呼应

    时间:2021-02-21 07:57: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的苏轼与英国的华兹华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隔甚远,但拜读二者的生平介绍和文学创作,却能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两人作品中均表现出高度的浪漫超然思想。可以说,时空的距离与语言的隔阂不能阻碍东西方诗人心灵的相通。

    关键词:苏轼 华兹华斯 相似性 浪漫 超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普遍而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把广袤的文学大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有人为“浪漫”如此定义:“浪漫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超然,浪漫是形式与真实的高度统一。浪漫的人风流而决不下流、超然而决不孤傲、亲近而决不亵渎。浪漫是这样一种心理过程:认知上有机地将情性统一到理性之中;情感上丰富而细腻、多情而专注;意志上坚定而独特,既不脱群于世也不甘于平庸”(心的港湾,2006)。中国的苏轼与英国的华兹华斯,尽管相隔千山万水与600多年的时光,但在浪漫超然的思想方面,却体现出高度的一致。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峰,一道令人流连忘返的亮丽风景。他是中国古代文坛的奇才,诗、词、文、赋、书、画都造诣颇深,他的作品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追捧、吟诵和探究。苏轼的文学造诣与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超然思想完全可以与唐代诗仙李白相媲美,而此后几乎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而600多年以后,在遥远的欧洲,英格兰西北部美丽的湖区,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华兹华斯。在对比两位文坛巨匠的作品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两人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许,苏轼不朽的灵魂、未竭的才思在600多年后的英国找到了继承者和代言人,从而成就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威廉·华兹华斯。

    一 相似的成才背景

    虽说是“英雄不问出处”,但出身背景往往对一个人的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艰难困苦固然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但良好的家境和相对坚实的经济基础却能使一个人赢在起跑线上。在这方面,苏轼和华兹华斯都是幸运儿,都是大器早成者。

    苏轼出身富足之家,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他的祖父苏序喜好诗词,虽然知名度不及儿孙,但苏家的这种文化基因却是不能忽视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年少时不喜科举而好四处游荡,后因受到他人嘲笑而发奋读书,并颇有建树。苏洵的发愤和远游,为大儿子苏轼提供了两种财富:“书籍的氛围,世界的广阔”(刘小川)。苏轼早年就结识了欧阳修、王安石等京城名士兼朝廷重臣,可以说苏洵以其卓越文采和政治远见为儿子们的远大前程铺平了道路。而苏轼的母亲程氏原系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在苏轼的启蒙教育中,她功不可没。

    华兹华斯也并非师出无名。他出生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其大部分少年时光是在兰开郡的艾斯维特山谷度过的。在那儿,他除了上文法学校,便是与同学们结伴游玩,由此他在一首诗中把自己称作“大自然的孩子”。正是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激发了少年华兹华斯的想象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由此启航。

    华兹华斯亦生于大户人家,其父约翰·华兹华斯曾身兼律师和经纪人,由此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威廉上小学时,一放假便“扑进父亲的藏书室,而非父亲的怀抱”(Johnston,2001:29)。所以,虽然在幼年时就先后失去母亲和父亲,但他和他的哥哥以及弟弟妹妹们并没有因此而成为孤苦无依的孩子。

    1787年10月,华兹华斯随舅父威廉·库克森进入剑桥大学读书。他的这位舅父亦非等闲之辈:他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研究生,并曾作过当时英国国王乔治八世的儿子们的老师。另外,华兹华斯有位表叔(他父亲的表兄弟)约翰·罗宾森,时任乔治八世的政治代理人,负责协调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两位父辈作后盾,华兹华斯的前程可谓一片光明。不过年轻的诗人并没有依赖所谓的关系网,而是努力自立自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剑桥大学的学业,并于1791年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二 相似的仕途经历

    苏轼的名字之所以流芳百世,不仅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诗文佳作,还因为他在当时的朝廷曾身居要职——官至吏部尚书,直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人称“苏学士”。苏轼不是职业作家,但这并未妨碍他成为著作等身的文坛巨匠;对他来说,为官与为文并不矛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前者在苏轼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完成,而正是由于身居要职,又为后者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尤其是由于仕途的崎岖坎坷,官场的频频失意,才使诗人有了遍游祖国大好河山并深入社会底层体察民情的机会。

    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为救民于水火,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税赋;同时祈雨抗旱,驱蝗赈灾,因此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但他在密州任职期间最突出的成就还是文学创作,他在这里共计写了230多篇诗、词、文。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华兹华斯亦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早在1789年,年仅19岁还在读大学的他,就开始关注欧洲大陆的政治局势,并对初期的法国大革命赞赏有加,他认为这场革命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法国人民。他先后两次去法国,还去过意大利,在欣赏沿途风光的同时与法国大革命有了亲密接触,为此不惜得罪了为他的前程早做安排的舅父。后来革命者内部发生分化,华兹华斯和他的朋友们所属的温和派被镇压,使他对“革命”产生了幻灭感,“越来越相信只有恢复人的单纯和良善,才能革新社会,而回顾自己……心灵有了创伤,能医治自己的只有大自然。”(王佐良,1996:171)

    三 相似的浪漫情怀

    从创作形式上看,两位大师的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别:苏轼的作品大多短小精悍,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幅意境绮丽的写意画,留给读者无限遐思;而华兹华斯的诗作多“长篇大论”,犹如精雕细琢的工笔画,讲求细节的描绘。但相似的成长环境和相似的仕途经历造就了两人作品思想内容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在讴歌大自然、抒发浪漫情怀方面,二人可谓殊途同归。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诗、词、文三栖作家,作品无数,其中不乏流芳百世的名作,如公认的浪漫主义巅峰之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以及描写西湖美景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等。这些名作皆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苏轼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浪漫超然情怀。尤其是他任密州知州时修筑“超然台”并为此所作的散文《超然台记》,是其“高风绝尘”的审美思想和“游于物外”、超然洒脱的人生观的集中体现,也是诗人旷达情怀的自然流露。下面举例述之。

    文章开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购,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本文注解:“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文章结尾:“余之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本文注解:“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这篇短小精悍(仅645个字)的散文把诗人不受物欲约束的超然和乐观刻画得淋漓尽致。文章由理入事、由景及情:先阐明“物”与“欲”的一般关系,然后通过自身境遇的改变,谈及乐哉游乎的超脱,最后点名“游于物外”的主题。无论是人间天堂的杭州,还是贫穷落后的密州,人的吃穿用都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怎能不令人“安往而不乐?”

    文章虽属记叙文,但作者在语言上匠心独运,对比、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四字句的叠用,使得整篇文章韵味十足,琅琅上口,很像一首散文诗。

    《超然台记》是苏轼超然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他的诗词之中也散发着超然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如《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华兹华斯亦是多产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他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这部诗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与之前的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格调不同,他的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从他的诗歌的标题上,我们可以窥见作者自由洒脱、驰骋于天地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浪漫情怀:《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每当我看见天上的虹》;《致布谷鸟》;《致蝴蝶》;《致云雀》;《致雏菊》;《致白屈菜》;《采干果》……

    《抒情歌谣集》的压卷之作《丁登寺旁》,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诗歌艺术上都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作品之一。这首长达160行的抒情诗写于1798年,背景是法国革命失败后,诗人被迫与法国恋人阿奈特以及两人的女儿卡罗琳分离。华兹华斯遭受到政治抱负和个人感情两方面的挫折,经过5年的冥思苦索之后,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找到了慰藉:

    ……

    这些水声,从山泉中滚流出来,

    在内陆的溪流中柔声低语——

    ……我又一次

    看到树篙,或许那并非树篱,而是一行行

    顽皮的树精在奔跑:这些田园风光,

    一直绿到家门;袅绕的炊烟

    静静地升起在树林顶端!

    ……

    我知道大自然从来没有背弃过

    爱她的心灵;这是她特殊的恩典,

    贯穿我们一生的岁月。

    ……

    此外,两位诗人的浪漫情怀还体现在对爱人的深切眷恋和怀念上。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情真意切,意境凄美,一直被称作悼念亡妻的典范之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华兹华斯则是用诗作来表达对恋人和女儿的愧疚之情。题为《被毁的茅舍》一诗描写了罗伯特和玛格丽特这对夫妻的多舛命运:夫妻俩与两个孩子原本过着小康生活,丈夫由于英法之战而失业,一家人柴米不继。不忍眼看着妻儿忍饥挨饿,丈夫偷偷应征入伍,以换取政府的一点津贴让妻儿暂时糊口。玛格丽特固守茅屋,年复一年翘首企盼丈夫回归,终于在绝望中死去:

    他的手,曾在十月的初霜之时,

    把茅屋的缝隙用新稻草仔细填塞。

    而如今,离人不归,茅屋已破败。

    漫长的冬日,她独坐,孤寂而无助,

    听任风霜雨雪,摧毁空荡荡的房舍;

    夜晚潮湿而冰冷,她的褴褛衣衫

    被狂风吹皱;即便点着火,也感觉不到温暖。

    ——但她就爱这一隅,拿什么都不能交换。

    ……

    就在此处,悄然离去了

    断壁残垣中最后的房客。

    显然,诗中的丈夫就是诗人自己,而玛格丽特就是阿奈特的化身。诗人想象挚爱恋人因为思念海峡对岸的自己而抱病身亡。这首诗曾令与诗人同时代的许多文坛大腕儿唏嘘不已。

    艺术无国界,诗亦无国界。以上所述也许不足以详尽论述两位文坛巨匠的相似之处,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可以发现尽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距甚远,甚至分属两大截然不同的语系,但两位诗人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对大自然的讴歌方面、在浪漫超然的情怀上,两人的诗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引领下,把目光转向无垠的星空,转向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可以让我们的心情由浮躁变得宁静,由燥热转为清凉。

    参考文献:

    [1] Johnston,K.R.The Hidden Wordsworth,New York.London:Norton,2001.

    [2] Chen Jia,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3The Commercial Press,Beijing:1996.

    [3] 陈扬炯:《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 王佐良:《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系列:苏轼》,育星教育网,2008年4月15日。

    /downinfo/157569.html.

    [6] 秦向阳:《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文艺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 心的港湾:《浪漫·超然》,新浪博客,2006年12月24日。

    http://blog.sina.com.cn/xindegangwan.

    作者简介:国文,女,1963—,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呼应 跨越 时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