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1-03-05 07:57: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供求情况进行了调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但质量有所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要点是高校要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就业观。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就业观; 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1 . 039

    [中图分类号]F24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01- 0079 - 03

    1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

    1.1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急速增加。2003年中国有高校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46.2%。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尚有50万人没有就业。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超过559万人、610万人和650万人(参见表1)。

    2005年在辽宁省有16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约3万人未找到职业。2006年第3季度沈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职位69 741个,申请者有226 375人,平均3个人竞争1个职位。2006年和2007年在辽宁省大连市分别为26 496名和大约40 0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2007年在辽宁省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94 367人,比2006年增加23 920人,增幅为12%。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在辽宁省的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22万人、22.9万人和24.5万人,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1.2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增长缓慢

    机关、企业等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缓慢。据调查统计,2008年辽宁省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低于黑龙江省3个百分点,低于吉林省4个百分点(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就业率都在75%以上,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笔者的小样本调查,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足50%。相对而言,2008届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这是因为市场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较大,同时高职毕业生期望的薪酬较低。

    1.3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未有改变

    1.3.1毕业后就业规划

    调查发现,45.8%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立即寻找岗位;23.5%报考研究生;14.3%报考国家公务员;5.9%自主创业;0.7%选择出国;1.1%选择待业;4.6%选择视情况再决定;4.1%没考虑过。这表明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希望立即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但是又害怕辛苦,不愿意自主创业(见图1)。

    调查发现,43.6%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29.4%选择机关事业单位;7.7%选择民营企业;9.0%选择三资企业;10.3%选择其他。高校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和为73.0%,这表明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工作强度和竞争程度都较低的工作单位(见图2)。

    调查发现,毕业后打算留在沈阳市工作的大学生占25.4%;打算在东北其他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27.9%;打算去京津冀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占14.3%;打算去长三角地区占10.8%;打算去珠三角地区工作的占3.9%;打算去中西部城市工作的占5.0%;打算去农村、出国或去其他地方工作的占12.7%。从调查结果看,愿意留在东北地区城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占53.3%(见图3)。

    2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招生数量增加,忽视市场需求

    从2002年开始辽宁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由66所增加到7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规模由74.4万人增加到115万人,增加40.6万人,增幅为54.6%。一些高校盲目增设所谓“热门专业”,忽视了市场需求,结果造成毕业生供给过剩。

    2.2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引发毕业生质量下降

    2007年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3.32%,低于美国(7.8%)、韩国(7.5%)、印度(5.0%)、日本(4.7%)、菲律宾(4.2%)。中国普通大学的大学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和平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都呈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参见表3)。

    2.3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

    从工作地区来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去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20%。从行业来看,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去政府机关、银行、保险、新闻、出版、大学、科研机构、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工作。调查223名女生和212名男生,其中75.8%的女生和45.1%的男生希望去上述机构工作。

    2.4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

    用人单位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不喜欢没有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不是每年都招聘高校毕业生。个别调查发现:22家企业(44%)每年都招聘大学生,20家企业(40%)偶尔1~2年招聘大学生,8家企业(16%)偶尔1~2年不招聘大学生。

    3建议

    3.1高校教学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方面,高等学校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迫切需要一个真实的实习场景。然而,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氛围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有很大的不同,高等学校仅靠自己的教育资源很难创造出适宜的实习场景。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多数在毕业前6个月开始在企业实习。但这种实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形势。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员工的工作满负荷,无暇接待实习大学生,另外,多数企业出于技术保密的原因,不愿意让非员工接触生产经营;从高等学校角度看,由于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和场地分散,不利于教师指导大学生实习。另一方面,目前企业越来越难招聘到满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员工。即使企业能招聘到专业合适的高校毕业生,也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为此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如果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则可以改变这种困境——合作双方能把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因素成功地与高等学校教育要素相结合,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员工。

    3.2高校毕业生要理性地选择工作岗位

    高校毕业生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才能,根据个人实际水平选择工作岗位,不要盲目地追求高薪酬。在大学读书期间要努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毕业后应该多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因为民营企业有发展前景,而轻松自在的、缺乏挑战性的岗位不利于个人成长。大学生也不应该过分留恋家乡,要理性地选择南方或中西部地区作为工作地点。

    主要参考文献

    [1] LiuFuxiang, ZhaoXin. A Study of Employment Supply and Demand of Graduat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Research,2009,1(1):8-25.

    [2] 张欣,刘怫翔.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充分的教育层面原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 陶振华,王中生.从就业弹性看我国的就业问题[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7).

    [4] 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J]. 现代企业教育,2007(6,下).

    [5] 国利.中美大学生毕业后择业的六大差异[J]. 成才之路,2010(3).

    [6] 戎会芹.当前高校大学生择业标准的调查研究——以泰山医学院为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

    [7] 郭万牛,杨蓉.大学毕业生择业观调查分析——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