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1-04-23 08:02: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煎剂(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进步率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变化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疗后治疗组D-Dimer和FI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加味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087-03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软化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大多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1,2]。对于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68例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入我院的急性期脑梗死住院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脑梗死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且发病时间少于72 h,并且除外下列患者: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疾患;②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患者。(2)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6分,其中意识评分≥1分。(3)年龄18~85岁。(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并符合气虚血瘀证: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63±6.45)岁;前循环梗死24例,后循环梗死10例,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18.43±6.93)分;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56±6.87)岁;前循环梗死25例,后循环梗死9例,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18.25±6.38)分。两组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方法:①调控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②常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 mg,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各1次,每次1片口服;③防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功能;④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其他对症处理;⑤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⑥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均为专人负责。除规定用药外,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他相关的药物。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本院协定处方中风2号)。处方:黄芪120 g,当归15 g,生地20 g,川芎10 g,赤芍15 g,红花15 g,桃仁10 g,全瓜蒌30 g,地龙15 g,水蛭10 g,石菖蒲15 g,鸡血藤30 g。中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并负责煎煮,每日1贴,煎取浓缩液200 mL,早晚分2次口服或鼻饲,14 d为1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

    1.3.2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3]。其中包括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以及以上;显著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46%~89%;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或增加不足18%;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增加18%或更多;死亡。总有效率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与进步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未能完成14 d的治疗和治疗后失访的患者治疗组4例,对照组2例,最后治疗组纳入本研究为30例患者,对照组为32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进步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变化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而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D-Dimer和FIB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Dimer和FIB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D-Dimer和FI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大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4],治疗较为复杂,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依然很高,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中医认为脑梗死多因气虚血滞、肝肾亏虚、脉络瘀阻所致,临床症状除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之外,还应当有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舌边瘀点、脉缓等辨证要点。张树泉[5]研究认为脑梗死主要是因为气机紊乱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调畅气机法以减少并发症。王伟民等[6]研究认为脑梗死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痰阻风动。赵英霖等[7]研究认为肝肾不足、脾气亏虚是脑梗死的主要病机。为此本研究在西医抗凝、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是因为加味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方中黄芪具有大补脾胃之元气,促进气旺以促血行的功效;辅以川芎、桃仁、红花能促进当归活血祛瘀的功效,而赤芍可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循环的恢复;地龙通经活络;水蛭具有抗凝、疏通血管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水蛭能有效地抑制凝血块中的凝血酶,并且抑制血凝块的作用不依赖抗凝血酶Ⅲ等辅助因子的介入,能有效地改善脑循环,降低血黏度,促进脑循环的恢复,保护脑细胞[8],而本研究中治疗组D-Dimer和FIB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高凝和继发纤溶的特异指标[9,10],FIB是另一个体内高凝状态的指标,当FIB含量高于3. 03 g/L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增高近2倍,是目前确定的唯一一种心脑血管病的可干预性独立危险因素[11],D-Dimerde 和FIB下降说明体内高凝和继发纤溶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加味补阳还五汤中地龙和水蛭具有抗凝、疏通血管的功效,从而能明显缓解脑梗死患者的高凝状态。因此诸药合用,能明显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Dougu N,Takashima S,Sasahara E,et al. Predictors of po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J Clin Neurol,2011,7(4):197-202.

    [2] Kim J, Lee DH, Cha MJ,et al. Low ankle-brachial index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functional outcome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Atherosclerosis.,2012,224(1):113-11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25.

    [4] Greenberg E,Treger I,Schwarz J. Age,gender and risk factor disparities in first-stroke Jewish and Arab patients in Israel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J]. Isr Med Assoc J,2011,13(11):680-683.

    [5] 张树泉. 调气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265-266.

    [6] 王伟民,王爱凤,王松龄. 中风防治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274-276.

    [7] 赵英霖,王爱丽. 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现状的思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829.

    [8] 侯家玉,方泰惠. 中药药理学[M]. 第4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37.

    [9] 夏璇,黄清春. 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908-910.

    [10] 顾中华.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89-590.

    [11] SpadaRS,ToscanoG,Chiarenza S et al. Ischemic stroke and fibrinogen in the elderly[J]. Arch Gerontol Geriatr Suppl,2004,89(9):403-406.

    (收稿日期:2013-03-22)

    相关热词搜索: 加味 临床应用 患者 价值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