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加强高校美育资源管理,促进美育生态平衡

    时间:2020-03-26 07:57: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高校美育资源是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是高校美育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着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高校美育资源与美育生态之间的相互關系,系统考察高校美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和利用率低给高校美育生态造成的种种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高校美育资源管理、优化美育生态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高校美育    高校美育生态    高校美育资源    生态学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将美育写入国家教育方针,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确立。近些年,我国政府和高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高校美育作为我国现代化美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美育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高校美育效果不佳,归根结底是高校美育效益低。在影响高校美育效益的因素中,笔者认为高校美育资源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高校美育资源作为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高校美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当前高校美育资源建设问题造成的美育生态不平衡问题凸显:高校美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利用率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美育的发展。研究高校美育资源建设问题,不仅是促进高校美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现代化美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美育资源与美育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高校美育资源是指高校在借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中所输入的教育资源的总和。一般来说,高校美育资源包括三大类:一是人力资源,包括美育师资、美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二是物力资源,包括美育教室、活动场地、设施设备等(因财力资源最终也物化为物力资源,所以这里把财力资源归入物力资源);三是信息资源,这里主要指美育相关课程与教材等。

    高校美育的发展是与周围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高校美育生态就是高校美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高校美育系统所呈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高校美育资源与高校美育生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高校美育系统和高校美育环境共同构成了高校美育生态系统。高校美育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依赖于学校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其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和资源(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等,继而高校美育系统向学校和社会输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同时高校美育系统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美育资源是高校开展美育的基础和前提,它直接影响高校美育目标的实现、内容的确立、方法的选择等。高校美育资源的丰歉、分布是否均衡、利用效率高低势必对高校美育生态造成直接影响,对高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发挥造成直接的影响。

    二、高校美育资源管理问题及其对美育生态的危害

    高校美育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供给、分布和利用等方面。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和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高校美育资源供给、分布和利用问题及其对美育生态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美育资源供给不足、资源短缺。

    从教育资源供给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美育资源的供给也呈整体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科学的美育投入体系,相比于德、智、体三个方面,美育的教育资源配置无论是师资队伍、设施设备还是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高校美育资源短缺依旧是当前我国高校美育面临的现实性问题。

    高校美育人力资源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资源,其在高校美育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定规模的学生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同时教育者资源的质量(教师素质)也是影响高校美育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因为高校美育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不受重视,所以,高校美育师资力量薄弱仍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普遍现象。一方面高校美育教师人数整体偏少,另一方面在岗的美育教师专业水准有待提高。

    高校美育是以一定的活动场地及设施设备为前提的,高校美育物力资源是构成学校和课堂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和高校都表示了对于美育的重视,但是到高校具体决策者层面,由于对于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足,以及迫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决策层更愿意将资金、设施设备投放到“更加实用”的学科中,对于美育这种“实效性”较差的学科则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有这样一种糊涂观念,自然就造成美育硬件条件投入不足,于是高校美育无论是教室、活动场地,还是设施设备、都显得十分匮乏。

    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纽带的高校美育信息資源,美育课程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美育课程系统是大学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美育的专门时间和空间保证,也是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基本要求”[1]。学校美育主要以艺术课程为主,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已经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并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并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两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虽然各高校按照要求开设公共选修的美育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性质多为公共选修课,课程数量较少,而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又有限制,因此,真正能从课程中接受美育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另外,对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高等学校德育学时量一般达到240学时以上;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体育教学学时量为144学时;且目前德育课程与体育课程都作为公共必修课出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学时量提出的要求:限定选修的只有一门课程或者2学分,教学学时量一般不超过36学时,仅仅达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最低单位标准。

    高校美育资源作为高校美育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美育资源的短缺,不仅制约着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使得高校美育目标无法实现,而且势必造成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高校美育资源配置失当、分布不平衡。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涉及“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这个概念。贺祖斌认为:“高等教育生态区域是指与一定区域生态相联系的高等教育的基本布局,它反映高等教育机构以及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在不同区域中的构成状况。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发展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以及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高等教育在各生态区域布局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2]

    高校美育资源的分布与高校的生态区域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生态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对高校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同,这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美育资源的配置和分布,我国高校美育资源分布整体呈不平衡态势。高校美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首先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其次,同一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美育资源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即使是同一高校的不同学科其资源的分布也不平衡。

    1.高校美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全国看,教育资源受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十分明显。总体来说,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生态区域,东部经济最发达,其教育资源也最丰富。因此,东部地区高校无论是美育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还是师资力量的配备,都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这样的环境当然有利于高校美育的开展。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无论是美育人力、物力还是信息资源都明显不足,这势必导致高校美育效果不佳。短期来看,这是由经济差异造成的不平衡。但是,从长远看,这种长期的分布不均,势必影响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

    2.高校美育资源的学校分布不平衡

    “出于未来发展的现实考虑,优质艺术师资一般集中于国内顶级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艺术类院校。普通高校和地方院校,甚至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很难吸引到优质师资,艺术师资水平差别较大”[3]。所以,高校美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不仅体现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平衡,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也是目的,除了专业类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之间美育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及课程建设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3.高校美育资源的学科分布不平衡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同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的分配上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在学科间的分配上却呈现显著差异。高校以专业教育为主,智育资源相对较多无可厚非。然而,即使是相对于德育、体育而言,美育明显占劣势,致使其资源短缺,发展艰难。“与德智体三个方面相比,大多数学校针对美育的资源配置,无论从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条件,还是从思想认识、目标定位及考核标准等诸方面,在‘教’与‘学’,‘理’与‘实’等层面都是严重欠缺的。资源配置与育人目标的不匹配,必然导致艺术教育发展乏力和效率低下”[4]。

    高校美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直接影响着高校各项美育资源(师资、设施设备、课程、经费等)的投入,从而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美育的机会不平等,接受美育的条件不平衡以及美育的质量存在巨大差异。美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各地区、各高校美育效果的不平衡。

    (三)高校美育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在教育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教育资源由于使用上的不当,而没有发挥应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并进而导致教育生态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才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教育资源浪费体现在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之中,而教育目标达成上的失败是教育资源浪费的结果”[5]。由此可见,高校对于美育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的浪费,影响高校美育目标的达成,阻碍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高校美育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美育师资利用不充分

    “美育以艺术欣赏为主干课程,但是,美育不仅涉及一门艺术的审美,还涉及各门类艺术的审美;不仅涉及各门类艺术的审美,还涉及对自然、对科学、对社会的审美”[6]。然而,当前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主要是艺术类课程,由各門类专业艺术教师担任,侧重于理论或技法教学,认为教学生唱歌画画就是美育。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对于美育人力资源的深入挖掘,造成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形成浪费。其实,美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限于绘画、音乐等,而且,相比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高校的美育师资更为丰富,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很多,例如外语学院的外国文学教师、文学院的中国文学教师、体育学院的艺术体操教师、建筑学院的建筑美学教师等,都可以面向全校非艺术专业开设美学或美育课程。

    2.美育设施设备大量闲置

    高校美育资源浪费的一个明显现象是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不足和闲置。美育教学是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作为基础的,例如艺术场馆、多媒体教室、艺术活动教室,等等。然而由于高校认识不足,对于美育“兴致不高”,当前高校的仪器设备主要用于专业艺术教育,導致仪器设备的大量闲置,造成美育资源浪费。

    3.美育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从高校内部看,艺术专业开设的一些通识性课程没有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美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度不高;大量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高校美育资源浪费与高校美育资源短缺并存,已严重制约高校美育的发展。由于高校美育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使得原本就严重匮乏的高校美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高校美育目标难以实现,严重制约高校美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校美育资源管理、优化美育生态的对策

    根据生态学的系统观和平衡观,输入高校教育系统的资源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应当是平衡的。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科学的美育体系,个别高校管理层面对于美育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高校美育系统在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的获取上都不占据优势,资源严重匮乏,从而造成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护高校美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实现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合理分配美育资源,同时还要减少高校美育资源浪费、提升高校美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美育 生态平衡 资源管理 高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