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从传统民俗文化看《黄土地》的社会意识形态

    时间:2020-04-18 08:13: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黄土地》宏观地揭示了古老的黄土地与为其而生、为其而亡的古老万民之间的必然依存联系,表现出一种不消不灭的民族根性,而非简单地叙述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的少女逃婚的故事。影片运用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来展现多种深刻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办婚嫁”便是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安塞腰鼓”“祭天求雨”以及开篇不见其人却闻其声的“信天游”等元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具象表现符号。

    [关键词]民俗文化;《黄土地》;社会意识形态;“第五代”

    黄土地,以脆弱而平实的喘息、贫瘠而亘古的命运,诠释了一部生生不息却又生不逢时的民族命运史。因为黄土高原这块古老的土地,成就了一个属于《黄土地》独有的奇迹和传奇;也正是因为这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标志着中国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黄土地》的名副其实,为这个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赋予了时代和历史的印记。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视角,以见微知著的模式,浅析这部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于1985年上映的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包办婚嫁:社会意识形态的“生存哲学”

    影片对于时空的选取已经决定了《黄土地》要完成自己重大的历史任务: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表现。故事时间定格在1937年,同年抗日战争爆发,空间位置选择于陕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三不管”地带。这是导演陈凯歌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精挑细选做出的决定,有助于强化影片独有的“思想待于萌发而不得发芽”的基调——传统走向现代的节点。然而,封建思想仍然深深根植于最广大、最底层的人民,尤其是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农民的灵魂深处。同时,外界因素如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的压迫、地主的剥削、人们平静而麻木的愚昧……也在作祟。

    这种在顾青口中的“南边变了,还没有变的北边也得变”的大环境之下,显然,尚未燃起对于“包办婚嫁”的愤怒的火焰。

    (一)第一层“生存哲学”——“活着”对“幸福”的宣战

    在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婚姻状态的和美与否完全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活着”的意义远远大于所谓的门当户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降格为对基本生存的渴求。“嫁”与“不嫁”“嫁给谁”与“何时嫁”等问题完全不需要浪费时间来考虑和解决,原因在于:在未来的日子里朝夕相对的是什么人无关紧要,能够生存即可。这便是当时那个“小世界”里人们的生活观念,是第一层“生存哲学”,也是《黄土地》所表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迎亲的戏码出现在影片的前部分,绵长却不松散的送嫁队伍在贫瘠的土地上行进,唢呐喧天、鼓乐齐鸣,披红挂彩的小新娘和繁琐冗长的婚礼程序……一切都表明,在如此这般的仪式中,无所谓快乐,更谈不上幸福,只不过是循规蹈矩地走完约定俗成的从“迎”到“娶”的流程,而这样的流程的标签便是“程式化”。

    “程式化”不仅对于这个小新娘是如此,对于整个华夏民族来说,同样在重复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婚嫁规则。今天的人们眼中的“程式化”婚嫁,在那个时代是如此的司空见惯,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之下,惟一的“生存哲学”便是“活着”。

    (二)第二层“生存哲学”——“逃离”与“桎梏”的碰撞

    身穿红袄、头顶红盖头的新娘,从紧遮红帘的花轿上走下,走入一群穿着黑棉袄的男人之中,红与黑的碰撞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联想——这场封建婚姻注定是一出悲剧,渺小的个人被吞入庞大的人潮,预示着她永无翻身之日的凄凉。一只被岁月风霜侵蚀得黝黑皲裂的手,掀开艳红的盖头时,满面的惊愕之情如遭电击,封建包办婚嫁中意料之外的非理性元素淋漓尽致地呈现在银幕上。紧接着,“屈服和顺从”使人们转瞬便将这桩合理的婚姻中的不幸抛诸脑后,眼前的景象鲜活地证明——生存万岁!

    对于封建枷锁下的包办婚嫁,仅仅表现逆来顺受的生存哲学又未免过于肤浅。于是,在《黄土地》中,女主人公翠巧走上了一条对于自我而言是救赎,于社会来说是解放的道路。面对被设定的命运,她孤身一人逃离婚姻的枷锁,对于爱和自由的向往能否冲破沿袭了千百年的“生存哲学”的桎梏?在翠巧渡河的同时,憨憨响亮的呼唤,使得我们在个人的“逃离”与传统的“桎梏”的碰撞中,看到了渺茫的光明与希望。

    翠巧是否失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历来说法不一。在摸索探寻的过程中,身处20世纪80年代的“第五代”导演,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表现当时新旧碰撞的社会意识形态了。

    二、安塞腰鼓:社会意识形态的“民族灵魂”

    “腰鼓——刺眼明亮的阳光,这是翻身农奴纵情的歌唱,这是新生!”(张艺谋)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安塞腰鼓,更展现了黄土地上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突。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充满了浓厚的黄土地人民的生活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安塞腰鼓具有“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使它成为陈凯歌、张艺谋首选的表情达意的形式。安塞腰鼓以其铿锵的节奏,激越的鼓声,完美地展现了黄土地上原始生命的张力,抒发了陕北人民对生活热烈的渴望,谱写出专属于黄土地的精神赞歌和灵魂交响。在《黄土地》中,安塞腰鼓的出现,是整部影片情绪的高潮点,既是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深切呼唤,又是黄土地儿女的纵情歌唱。

    对于安塞腰鼓这场戏的安排,看似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大背景下,累累的重负没有压垮陕北人民的脊梁,即使抗日战争爆发,又有着各种侵略势力在压榨,但生活在拔地而起的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依旧沿袭着近两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成为影片阐述的主题之一。安塞腰鼓的出现,看似是在表达人们高亢的情绪,而实际上,贫瘠的黄土地一望无际、满目苍凉,黝黑干瘦的汉子茫然地触摸着漫天黄沙……人们内心充满了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悲怆,通过这样的“外激昂”与“内悲伤”,以喜代悲的对比展现得更为深刻悠远。

    安塞腰鼓一直在舞动,无论远古或是现代,时间的步伐阻止不了它的流传,千载传承累积下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传达。影片中,安塞腰鼓出现的空间地点是寸草不生的苍茫的黄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有着粗犷不羁的性格,哪怕在不毛之地上照样舞得热烈精彩。

    这样的选择,对于影片来说是人物性格的展现,对于现实而言是生活本质的还原。震耳欲聋的鼓点,强劲有力的舞步,导演用镜头塑造出的,不是一支腰鼓队,而是一股要征服黄土地的生命力的洪流!这股洪流来源于灵魂最深处,通过安塞腰鼓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安塞腰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是炎黄子孙灵魂的亮相。

    三、祭天求雨: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信仰”

    “求雨——刺眼明亮的阳光,这是精神扭曲农民悲怆的呐喊,这是死亡!”(张艺谋)

    农民,是土地之子,生活必需的一切均来自土地,这使得对土地的信仰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农业社会,来自上天的雨雪风霜决定了土地的丰与荒,黄土地上人们的命运由喜怒无常的上苍决定,因而,人们又将对土地的信仰转化为对苍天的祈祷。黄土高原上,生理和心理均极度贫瘠的人们唱着如此深沉又如此高昂的“信天游”,“祭天求雨”成为人们生存繁衍的一种依赖,也是穷途末路时的最终希望。

    “祭天求雨”属于宗教仪式的一种,带有封建神话的色彩,长久以来的流传,导致宗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主宰生存的决定性力量,宗教造成的愚昧便也成为决定人们命运的消极因素。

    (一)以宗教形式表现民族力量

    求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风俗,一直沿袭至今,是传统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种。《诗经》中就有关于农民们庆贺丰收和祭天求雨的记载,通过其描述可以得知:人们往往是在天快要下雨的时候才去求雨。因此,求雨行为本身并不是完全的病急乱投医的愚昧表现,在祭天求雨的过程中包含着欢庆和娱乐的成分。

    在《黄土地》中,对于求雨这场戏的内涵表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首先,呈现了蕴藏在农民体内的形成共性的深厚力量。从场景来看,环境选择不具体,在什么地方求雨,并没有做出实质性交代。而且,求雨的人员组成也有一定程度的夸张表现,不是宗教中巫师求雨的惯常形式。通过画面信息的展现不难发现,这是用宗教形式作为媒介来对生活进行还原的象征表意手法,展现了农民共性力量的存在。

    其次,表现出新旧两代人不同选择下带来的不同命运。镜头中展现着干涸得似乎快要冒烟儿的黄土地上,一张张被岁月雕刻得沟壑纵横、虔诚可悲的面庞,“龙王老人家,南畔的草晒死了,北畔的草也晒死了”……哀怜与悲叹之后,镜头转向奔跑的人群,憨憨竭力逆着人潮奔向顾青,虽然渺小的个体与众人背道而驰,但是蕴涵的一股强大而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用镜头语言表现了两代人及两代人的命运。在祭天求雨的传统宗教仪式上,憨憨的个人行为,创造了影片最后的高潮,冲破传统愚昧、奔向新的希望——唯有这种勇敢的逆行,才能覆雨翻云,成为改变社会,除旧革新的践行者。

    (二)以宗教形式表现民族惰性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不能为人力所改变,人们深沉的叹息一次次、一天天地回荡着。固然,从虔诚的求雨中可见人心的质朴,但是,更能从中看出隐忍和麻木——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可奈何,导致了对于上天眷顾的虔诚祈求,用愚昧的宗教求雨方式来解决生存危机,切实地表现了其中蕴涵的民族惰性。

    黄土地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哺育着万民的生长,但同时也禁锢了万民的自由。无论是老爹和乡民们,还是翠翠和憨憨,他们生长在这里,死后也要魂归此处。落后、愚昧的封建思想如同黄河水一般,灌溉着一代又一代万民。在他们的骨子里,对上天的绝对信仰牢牢压制着“人定胜天”观念的萌芽,单纯地信仰着上天安排的命运。祭天求雨决定着人们生存与否,并且也是他们全部的精神寄托。

    影片中用祭天求雨这种传统民俗作为串联,将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宗教信仰”体现出的民族惰性阐释得更加深刻,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愚昧的万民一味地依赖如祭天求雨这类的宗教信仰,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将导致整个中华民族在惰性的重压下滑入无底深渊。结尾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整部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深远而沉厚。

    《黄土地》这样一部影片,可以对其丰富的内涵进行无尽的挖掘,不同的视角下能看到不同的解读。笔者管中窥豹,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其中蕴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影片中还有许多足以支撑本文论点的论据,由于篇幅所限,不做逐一列举。正如影片中吟唱的信天游,它流淌着苍凉雄浑的艺术血液,承载着厚重深远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话说《黄土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 峻冰.电影导演创作与文化思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3] 徐溧遥.电影鉴赏学习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约瑟夫·M·博格斯(Joseph M.Boggs).看电影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作者简介] 沙琪(1980—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田春阳(199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武警警官。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