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全民科学技术普及

    时间:2020-05-12 07:59: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党的十七大已经吹响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号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大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以践行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普及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社会应该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让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已把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纳入了工作大局之中。

    1科普工作的基本情况

    1.1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是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目前全市共有53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2个县(市)区科协,41个企事业科协,168个乡镇、街道科协,34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组织。同时,还相继成立了郑州市科普讲师团、扶贫驻村科技服务团、郑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郑州市科普美术协会、郑州市科普创作协会、鄭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等6支专业科普队伍。各级科协通过学会和科普组织领导着全市5万会员、41万科技工作者、近10万乡土科技人才和8万科普志愿者从事科普工作。郑州市为将科普宣传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从“以一个学员带动一个家庭,一本教材影响一群人”的思路出发,全市各级科协和全市性学会全年举办科普讲座(含科技周)2050次,听讲人数107.4万人;举办科普展览(含科技周)1013次,参观人数118.5万人次;举办科普宣传896次。

    1.2科普设施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抓科技馆、科普大蓬车、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社区科普大学等工作。从"树立科普样板,辐射带动其它社区"思路出发,共建成1个省级科普示范区,10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5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自2004年以来,郑州市科协连续举办了3届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大型科普活动,发放科普资料40余万份,有20余万人参加了市科协开展的510项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书籍、挂图、广告及新闻媒体在宣传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组织专家为社区科普大学编写实用教材等。

    1.3青少年科技教育。2004年以来,郑州市连续举办多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有40余项荣获全国奖,42名高中生获得高校保送生资格。2006年在全国率先举办了青少年科学DV大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终评决赛和颁奖仪式,郑州市三项科学DV作品被日本儿童影像节评为“海外特别奖”。参加上述活动的青少年累计达50万人次。此外,市科技馆每年接待观众约26万人次,成为郑州市青少年节假日的好去处。

    1.4大力宣传科普工作力度。与新闻媒体密切合作,2006年河南省、市20多家媒体对郑州市科协和科普工作进行了130多次宣传和报道,加大了科普传播力度。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栏目中专门报道了郑州市开展“科普日”的盛况。另外,县级科协制作、放映青少年科普广播、电视节目235套。

    2目前全国基层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显力度不够,尤其是基层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2.1科普工作重视不够。科普工作是公益事业,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科普工作并不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考核体系,部分领导缺乏对科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没有把科普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来抓。部分成员单位对贯彻《纲要》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就其原因,他们认为上级部门没有布置和安排就不是硬任务,造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跟他们沟通相当困难,一个纵向联系的网络没有贯通。因此,导致个别领导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开展科普工作的办法不多。

    2.2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尚无专项经费,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工作很困难。每年很多地市各级财政对科普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人均科普经费远未达到要求。2006年全国省会城市中,年科普经费投入达300万元以上的只有南京、长沙、昆明、武汉等城市,即使像石家庄、太原这样不太发达的城市,年科普经费投入也达100万元。与这些城市相比,许多城市科普经费的投入就相对薄弱些,这与一些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不相符。经费少,限制了科普宣传手段的多样化,许多地方目前尚无法采用多媒体滚动宣传的方式宣传科普知识,社区科普大学也无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

    2.3科普设施建设滞后。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少,条件差。城区尚无固定的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站)小而分散,且存在多个部门共用的现象。目前许多地市科技馆无论规模、设施还是功能,都与其他省会城市有很大距离,无法满足这些地方广大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渴求。有些县(市)区尚无一所科普场馆,甚至最基础的科普工作室也不多见。目前有些农村地区“一站一栏一员”虽然已设立500个,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2.4科普组织建设不规范。有些地方县(市)区科协工作人员未纳入公务员管理体系。不符合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的“各级科协机关除公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的要求。有的地方虽然已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但目前办公室还没有人员编制,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同时基层组织尚未健全。

    3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机制的建议

    3.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当前加强科普工作领导的重点,首先要落实领导干部科普责任制,使科普工作纳入干部的政治考核,以此确保科普组织、经费、设施等保障措施的落实。《科普法》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良好局面。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宣传,普遍提高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根据各地实际,推动科普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的领导力度,积极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社会化、群众化、制度化,把科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城市做出贡献。

    3.2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各地科普专项经费在“十一五”期间基础上应按本市国民经济GDP的提高应该逐年增加,在安排好科普经常性经费的基础上,设立科普基地发展专项资金,优先资助内容前瞻、手段先进、有影响、有亮点的重点科普项目,区县各级财政支出的科普专项经费也要有所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逐步提高科普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学校要加大对科普教育的自筹经费投入。

    3.3促进组织建设,落实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协调作用,并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形成合力,并明确相关部门的领导责任。不要把科普工作仅仅作为某一个部门的事。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普资源整合,最终做到资源共享,从而探索一条调动各方力量办科普事业的新路子。结合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重点建设或扶持非营利性科普组织,加大对重点科普事业机构的经费支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公益科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同时通过市场机制,鼓勵社会力量自筹资金,兴办非营利性科普机构或设施,发展科普事业。

    3.4吸引科普人才,建立培训机制。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一支多层次的科普人才队伍,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充分利用科技界及社会各界的人才资源,组织一支强大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成立科普志愿者协会;根据科普工作的需要,有计划的培训一批从事科普创作、科普展品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从事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的优秀指导教师、宣传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鼓励高校突破现有学科体系的限制,设立科技传播等与科普相关的专业。

    3.5发扬创新精神,推动科普工作持续发展。要根据中共十七大精神,在坚持科普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在科普内容上,要在继续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加强对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弘扬,适应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在科普工作形式上,要在巩固和完善传统形式和手段和基础上,加强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普工作,促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多样化;在科普工作运作上,要在继续发挥科协组织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示范基地的建设,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多元化科普投入的新的开放式科普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蔚,陈宝泉.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6-03-21.

    [2] 李论.略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 江西: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N].北京:科技日报,2006-03-20.

    [4]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J]. 辽宁:理论界,2007(10).

    [5] 延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正式启动[N].北京:科技日报,2006-03-20.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