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美国影片中的英雄主义与“反英雄”人物

    时间:2020-08-17 07:54: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英雄主义是美国电影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其刻画的英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折射出美国民众的社会心理。随着电影的发展,银幕上出现了“反英雄”人物,这是对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颠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笔者以大量美国电影实例为基础,拟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美国影片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英雄到“反英雄”背后折射的价值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对美国影片的英雄主义与“反英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

    [关键词] 美国电影;英雄主义;反英雄

    英雄主义是美国电影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折射出的是美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在美国电影中,导演通过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来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电影故事,以此来诠释美国精神。《阿甘正传》《超人》《美国队长》等影片,集中表现了美国精神,其中刻画的英雄人物形象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电影的发展,银幕上出现了另类人物形象,即“反英雄”人物。他们可能出身平凡、身份低微,或者平淡无奇、对政治漠不关心。总之,“反英雄”人物并不是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是伴随着英雄人物形象出现的,是对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颠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目前学术界关于美国影片中的英雄主义与“反英雄”人物形象的研究成果颇多,学者主要从个案研究出发来探讨美国电影中英雄主义或“反英雄”人物。实际上,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美国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笔者以大量美国电影实例为基础,拟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美国影片中“反英雄”人物形象、英雄到“反英雄”背后折射的价值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对美国影片中的英雄主义与“反英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

    一、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英雄主义一直是美国精神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这种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电影的发展,体现在电影中就是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一直受到美国导演的青睐。[1]纵观美国电影中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影片,主人公为了正义、理想而抗争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观众,这也是美国电影之所以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首先表现在英雄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方面。所谓的英雄主义,就是为了个人的理想或集体的荣誉坚持不懈、无私奉献,在克服一系列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力量。英雄人物形象在美国电影中通常是高、大、全的完美形象,是人们学习或敬仰的榜样。英雄人物通常被刻画成道德的楷模或正义的化身,与常人迥然不同。这些英雄人物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家人、对社会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彰显了个人理想与英雄主义,满足了观众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想。美国电影对英雄主义的赞美不遗余力,这在众多电影中都有体现。如1952年上映的电影《正午》,这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其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凯恩在午夜时分迎接米勒的挑战,凭借一己之力保卫了小镇的安全。类似的,系列影片《蜘蛛侠》中的主人公彼得·帕克因为偶然被蜘蛛咬伤,因此拥有了超能力。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强大的绿魔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彼得·帕克毅然肩负起保护城市的责任,与怪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各种类型篇中英雄形象的层出不穷,将英雄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还体现在电影的情节设置方面。电影要吸引观众,就要安排激烈的矛盾冲突,以便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电影主题。美国英雄影片在情节方面也多借鉴这种叙事手段,因为英雄人物在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更能彰显自己的力量。如,2011年上映的超级英雄影片《美国队长》,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平凡的美国青年史蒂夫·罗杰斯为了报效祖国,坚持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故事。在情节的安排上,电影主要以正邪对立的二元模式展开。影片中的男主角因为注射的药物而拥有了完美的躯体与能力。在与红骷髅的斗争中,主人公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地在正邪双方势不两立的矛盾情节中得到体现。同时,英雄人物多以出色地完成任务,一次次取得胜利的面目出现在电影中,展现了美国式的乐观主义精神。如,2009年上映的灾难电影《2012》,讲述了全球爆发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人类命悬一线的故事。影片在讲述故事时存在两条线索:一是男主人公一家的逃亡过程;另一条是各国建造方舟的线索。在整部影片中,男主人公虽然没有超能力,但是他仍具有英雄人物身上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在4号方舟出现故障的时候,杰克逊·克鲁斯特挺身而出化解了危机。主人公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淡定从容地面对困难的精神正是美国电影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美国影片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反英雄”是与“英雄”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是电影、戏剧或小说中的一种角色类型。作者通过这类人物的命运变化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证伪”,标志着个人主义思想的张扬、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衰微和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质疑。[2]“反英雄”并不是反面人物,而是对传统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的解构。“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以往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提出的挑战;另一方面,“反英雄”丰富了英雄人物形象的内涵,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审美体验。

    美国影片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十分常见,他们的存在,丰富了英雄人物形象,是美国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传统的英雄人物相比,“反英雄”人物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表面上看,“反英雄”常常在影片中以英雄自居,但是他们骨子里却存在许多问题,他们的形象是对传统英雄概念的彻底颠覆。他们并没有拯救世界的鸿鹄之志,也没有兼济天下的责任使命,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是,偶然的因素唤起了他们尘封已久的心,于是他们克服自身的弊病,勇敢地投入到战斗中去。例如,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辛特勒的名单》,再现了二战期间德国企业家辛特勒倾家荡产保护犹太人的故事。电影中的辛特勒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风流成性,对自己的妻子不忠,而拉拢纳粹军官经商起家的手段也并不光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做出了并不平凡的事情。为了保护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的残害,他拼尽自己的所有,来换取一个个犹太人的生命。再如,2008年由彼得·博格导演的电影《全民超人》,就讲述了一个爱惹麻烦的超人的故事。片中塑造的英雄形象一反常态,作为超级英雄的汉考克,他的性格尖刻、易怒,虽然是以拯救他人为使命,但却总是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汉考克是典型的反英雄形象,彻底颠覆了美国传统电影中对英雄形象的刻画。

    美国影片中的“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存在,有利于表现美国梦的主题,并且容易激发观众的共鸣。“反英雄”人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们寄托希望的英雄消失,而是以更接近普通人的“反英雄”人物来缩小观众与英雄之间的距离,使观众备感亲切。如,2001年梦工厂发行的影片《怪物史莱克》,通过绿色怪物史莱克营救公主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反英雄”人物。影片中的史莱克相貌丑陋、行为粗鲁,完全没有英雄气概。既不聪明也不勇敢的史莱克,之所以会去找国王谈判,并不是出于救苦救难的侠义心肠,而是因为许多童话人物闯入了他的家园,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史莱克为了恢复自己以前平静的生活,所以才找人谈判、营救公主。影片的人物性格风趣,电影情节生动,对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类似的,2010年上映的动作喜剧影片《海扁王》中,其主人公形象就是“反英雄”人物的典型代表。一个在美国郊区长大的平凡孩子戴夫·来泽斯基,渴望成为一名超级英雄,称自己为“海扁王”。于是带着白日梦式的幻想,误打误撞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这位“海扁王”成了名副其实的“挨打王”,虽然他怀揣着梦想拯救世界,但是英雄的白日梦破灭后,终究还是要回到平凡的现实。

    三、英雄到“反英雄”背后折射的价值理念

    美国电影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英雄主义情结,究其根源是美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于中国的集体英雄观念,西方电影中着力表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并且电影多以英雄的胜利结局。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叫我第一名》中的布兰德,他们虽然有着先天的缺陷,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自己,凭借顽强的毅力与昂扬的斗志,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类书写个人英雄梦的影片,承载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与文化信仰,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

    美国影片中的英雄情结由来已久,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西方的文学传统影响了美国电影的发展。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具有符号性,许多作家不断地用鲜活的英雄事迹来塑造经典的英雄人物。如《荷马史诗》中对于众多英雄形象的塑造与讴歌,对此后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二,英雄情结与美国人的自由进取的民族精神相符合。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但是历史却造就了美国人开拓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这在民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88年上映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战争影片。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瑞恩选择斗争到底,和战友们一起抵抗德国军队。影片中的瑞恩原本可以在战友的护送下安全回家,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全,瑞恩与前来营救他的小分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争中,为保卫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影片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形象,赞美了平凡人的英雄主义情怀。在派拉蒙影业出品的影片《勇敢的心》中塑造的苏格兰起义领袖华莱士不屈不挠的斗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莱士临行前高喊的“freedom”,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死唤醒了沉睡中的苏格兰人民,指引着苏格兰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勇往直前,临死前展现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使得影片充满了史诗般的悲壮氛围,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美国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从英雄到“反英雄”的转变,其背后折射的价值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当英雄题材在美国电影类型中泛滥的时候,观众早已对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一些电影制作者将目光投注到了“反英雄”人物形象上,用全新的人物形象来讲述古老的英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实际上,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到“反英雄”人物形象的转变,在根本上并未摆脱美国梦的讲述模式。[3]这些“反英雄”人物身上有着许多缺点,更符合人的精神实质。可以说“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是将传统的英雄人物从神坛上拉了下来,使其以更为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影片中。例如影片《超人》中无所不能的超人形象可以说是美国电影英雄主义的滥觞,之后的《美国队长》《蜘蛛侠》《绿巨人》等影片都没有摆脱超人形象的讲述模式。《全民超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影片《超人》的解构,这部电影中塑造的超人主人公脾气火暴、性格尖刻,这和《超人》中完美的卡尔形象迥然不同。实际上“反英雄”人物在美国电影中的出现是对英雄神话的解构,以戏谑的方式讲述美国梦的故事。

    美国银幕上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从英雄到“反英雄”人物形象的转变。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英雄情结,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崇拜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美国电影制作者很好地抓住了观影者的这种心理期待,从自己的历史文化出发,用电影的形式构筑美国梦,以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传统英雄人物高大、完美的形象很难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于是“反英雄”人物形象应运而生。可以说,美国影片中英雄到“反英雄”人物形象的出现,其背后仍流淌着不变的美国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红.从美国电影看其英雄主义文化特征[J].电影文学,2013(03).

    [2] 沈建翌.人应当怎样生存下去——美国当代“反英雄”形象浅析[J].外国文学研究,1980(04).

    [3] 强云,许俊农.美国电影中“反英雄”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电影文学,2012(02).

    相关热词搜索: 英雄主义 美国 英雄 人物 影片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