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十大焦点问题研究述评

    时间:2020-08-23 07:51: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的基因库,其蕴涵的思想基因构成马克思思想的底色,自被发现以来,就成了马克思学研究的焦点。国内逐渐在研究范式、历史地位、文本结构、异化理论、共产主义学说、人学思想、逻辑主线、哲学底色、生态思想、社会思想等十个方面形成了焦点问题域,对这些焦点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具有积累思想、积累资料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焦点问题;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6)05-0039-0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1932年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公开发表以来,引发了持久的“《手稿》热”,成为20世纪马克思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我国有关《手稿》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先起步于《手稿》的中文翻译工作。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我国对《手稿》思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先驱,推动了我国学者对《手稿》的深入探索与研究,《手稿》研究视域也越来越广泛。具体来说,我国对《手稿》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十大焦点问题。

    一、研究范式

    我国理论界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手稿》解读范式的研究与归纳。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中提出“西方马克思学”“人本马克思主义”“断裂论”“进化论”“两种逻辑论”,即所谓“五种解释模式”。王东在《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与我们的新见解》中阐释了“以西解马”“以苏解马”“以马解马”三种解读范式。郝敬之在《解读马克思的五种方式及“回到马克思”》中提出“解释马克思”“发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重构马克思”“解构马克思”五种解读方式。关于《手稿》的解读范式,通过比较归纳,主要应有如下四种:

    其一,“以西解马”范式,这种范式将《手稿》完全置于西方哲学思维向度,力图运用西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解释或重构马克思哲学。

    其二,“以苏解马”范式,主要从苏联教科书体系维度解读《手稿》,认为《手稿》还存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痕迹,与马克思后期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还有差距。

    其三,“以马解马”范式,主张“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真实文本,回到马克思具体写作语境,从马克思哲学思维向度来还原、解读马克思本真精神。

    其四,“发展马克思”范式,坚持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品格,坚持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时代问题之解答的认知向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国家具体实践情况相结合,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手稿》研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差异性,甚至对立性,这与研究视域、解读范式不同有很大关联。甚至某种程度上,研究范式的不同直接决定理论立场的差异。我们主张,对马克思哲学以及《手稿》的研究应坚持“以马解马”和“发展马克思”范式的有机统一,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又要时代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历史定位

    关于《手稿》的历史定位一直是学界的争议问题,极力抬高的有之,极力贬低的有之,力图客观评述的有之。王东归指出学界关于《手稿》历史地位的评价有“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并认为解读模式的不同是导致评价基本观点不同的原因。马晓星归纳出“不成熟论”“起点论”“转变论”“融合论”四种观点[1]。

    所谓“顶点论”或“成熟论”。大多数西方马克思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真正的人本主义,《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最集中最成熟表述,而后来的唯物史观思想是倒退或衰退。此论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G.朗兹胡特和J.P.迈耶尔为代表,他们大肆宣称《手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是“把人及其生活意义即哲学的社会学的人本学提到中心的位置”的文献。他们极力抬高鼓吹《手稿》,贬低马克思后来的作品,人为制造了所谓“两个马克思”。张奎良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祥地,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与意义,不应排除在“成熟”范畴之外,这本著作使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向,基本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后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著作思想不过是对《手稿》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展开与升华[2]9-11。

    所谓“不成熟论”。主要为前苏联、东欧和国内部分学者所主张。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手稿》还蕴涵较多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旧哲学痕迹,因而是部“不成熟”的著作,也引发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以及马克思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何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旷日持久之争论。如阿尔都塞主张《手稿》处于青年意识形态的马克思理论与成熟时期科学的马克思理论“认识断裂”的前夜[3]。奥伊则尔曼指明,马克思自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后,异化概念就不再起原来的效用了[4]。巴日特诺夫认为,对《手稿》内容分析表明其不是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5]。

    所谓“起点论”。韩庆祥认为,“成熟论”与“不成熟论”两种评价《手稿》的倾向性都有其片面性,应运用发展的“整体性”评价方法。他认为,《手稿》蕴涵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胚胎和萌芽,又带有费尔巴哈等旧哲学痕迹,是融合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等马克思主义基因要素于一体的带有整体性特征的第一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完整体系创立的一个开端,是马克思转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形成的真正起点[6]21。王东指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起点和实践观思想的发源地,蕴藏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元素的原生态基因,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但不是思想高峰[7]64。

    相关热词搜索: 十大 述评 手稿 焦点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