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快学校内涵式发展

    时间:2020-09-05 07:52: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2018年是职业院校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局之年。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能够切实履行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职业院校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也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高职院校要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主动、自主地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尽快建立符合高职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质量文化。

    关键词: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更要有新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是面临新时代,特别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如何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力,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是河南省确立的“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如何立足河南省服务行业,在中原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发力,作出突出贡献,我们重新进行了思考,确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发展思路。

    一、推行教学诊改,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2015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国职业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下简称“教学诊改”),全面开展教学诊改工作。

    所谓教学诊改.就是要求职业阶段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設、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控制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要求各职业院校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一)教学诊改推进现状

    从2015年6月以来,教育部按照“省级统筹,分步实施”的安排,分两个阶段持续推进。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高职院校在全国选定9个省市的27所高职院校进行诊改试点。河南省作为9个试点省份之一,确立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学校为试点单位,目前正在持续推进。第二阶段是全面开展阶段。2017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所有高职院校从2017年秋季开始全面推行教学诊改工作。各个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探索和实践教学诊改,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从2017年下半年启动了此项工作。

    (二)推行教学诊改的目的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制度的目的是让职业院校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评估的情况下,自主地把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到位,将社会赋予学校的质量保证责任落到实处,也是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这也是落实“管办评分离”的制度安排,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体现。

    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至今,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校内部管理逐步改进,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观也在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要“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职业教育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和质量,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而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还有不少人存在“重规模,轻质量”的思想,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匹配度与贡献度产生“误差”。这些问题亟待通过教学诊改来解决和改进。

    (三)推行教学诊改预期效果

    推行教学诊改,可使职业院校树立起主动服务意识,建立起与区域产业发展联动的办学机制,可大大提高职业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学校内部治理形态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由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由基于经验的管理转向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管理、由外部驱动管理转向内部自主治理,逐步形成以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为起点,以目标任务落实和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的目标体系与标准体系为基础,以信息化平台建立为支撑的“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即纵向有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系统;“五横”即横向有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质量直接生成主体);“一平台”即打造一个人人参与、处处覆盖、实时共享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源头采集、即时采集、开放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偏差,发出预警,实施调控、改进。

    二、做实教学诊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全国教学诊改推进情况及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开展半年来的实践来看,教学诊改工作普遍存在推进速度慢,诊改的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推进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诊改专家委员会进行务实指导,相当一部分学校有“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吃不准、拿不定”的感觉。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在推进教学诊改工作时着重从其内涵、实质及方法论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使诊改工作推进得比较顺利。

    (一)对教学诊改的几种误解

    1.认为教学诊改是新一轮的教学评估

    举办高职时间相对较长的学校,大多经历过两轮的高职办学水平评估,对教学评估都有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学评估的一些弊端,在教职工脑海中也有较深的烙印,从而对现在推行的教学诊改产生一定的认识偏差。过去的评估建立的是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自上而下、周期性、层级式管理为基本架构的质量管理系统,而教学诊改是职业院校自主开展,多方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以形成内生活力和创新激情良性机制。评估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和行政指令,诊改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评估的标准是由评估的组织者设定,而诊改的标准是由质量生成主体——学校而定。评估指标体系是既定的、静态的,而诊改依据的标准是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诊改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较大的差别。

    各职业院校在启动教学诊改时,要吃透教育部文件精神,让广大教职工理解内涵、把握实质、真正搞清诊改与评估的区别,清除各种误解的负面影响,自觉自主地参与教学诊改活动。

    2.认为教学诊改只是学校教学部门的工作

    教学诊改是“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简称,是职业院校全员参与建设,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教学诊改要完成四项基本任务: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和不断优化质量改进螺旋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树立富有高职和地域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诊改绝不仅仅是教学部门的事,也不是单靠教学校长带领教学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全校整体性的综合改革系统工程。

    3.认为开展教学诊改,是找教师、学生的“碴儿”

    教学诊改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诊改中承担着质量提升的主体责任。在诊改系统中分别建立有“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就是通过标准的引导作用来激发教师、学生的内生动力,使师生面向未来,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地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自我反思来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这是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广大教师明确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促进每个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发展。

    (二)找准诊改的突破口,精准发力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下发后,笔者所在学校刚开始也是按过去评估的惯性思维,将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分解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影响因素的参考提示去准备资料来佐证和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效果,出现了只有对现实教育教学结果的验证,毫无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价值追求。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有设定动态发展的目标和标准,无法去用标准与现状对比进行诊断,更无法改进了,这样做与教学诊断、改进的初衷完全相悖。

    经过实践探索,在质量保证体系中横向五个层面开始诊改前,首先学校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因为目标决定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向,是诊改动力产生的源头。教学诊改就是通过现状与目标的比较来发现问题和偏差,从而产生解决问题、消除偏差的愿望,再转化为学习、创新、改进的动力。

    例如:学校层面开始诊改前,要把学校的目标和标准明确地制定出来,且学校的目标对其他层面的目标影响较大,必须相互衔接和支撑,形成目标体系或目标链,因此学校层面目标制定就成为诊改的逻辑起点。我们拿出学校制定的“十三五”发展总规划及其子规划,结合近三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反映的数据,参考焦作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照标杆院校.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反复讨论,最后分类制定出学校层面的量化办学目标,科学地确立了基本办学条件目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能力的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国际影响力目标、专业建设目标等6个目标体系。

    有了学校的整体目标,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就能在学校的总目标下,逐步分解落实,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目标链。目标明确了,接着制定标准链,然后分年度对照标准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偏差),制定“改进”方案,通过实时监督改进效果,从而促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持续教学诊改,提高学校的发展能力

    (一)克服项目思维,增强诊改持续力

    国家曾经推出了示范校、特色校等一批项目建设,我们大多习惯于用“项目推改革”的思维方式.而现在的教学诊改不是项目建设,而是基于学校的综合改革和制度设计,其核心是自主、全面、常态化,其动力源是内生的、全程的、持续的。它是高职院校质量发展的一场革命,不是质量运动,更不是一场质量宣誓,所以我们在推进教学诊改时,不能使用项目化的思维方式。

    要使诊改持续发力,就要遵循系统论、“PDCA循环”等理论。要坚持好三个结合:一是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各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尊重教育逻辑、产业逻辑,更要结合校情、学情:二是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教学诊改要考虑全局,要突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并要投入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全员统一认识、共同推进;三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学校要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坚定全员质量发展信念。

    (二)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促进学校高效持续发展

    2018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被立项为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使学校迎来了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一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和方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标准为引领,以教学诊改为抓手,科学、规范地建好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真正承担起教育教学的主体责任,建立“基于管理层、教师和所有學生主动要求开展教学诊改意愿”的质量文化,使常态化的教学诊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内部质量保证的思想发展为每位师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性建设,确保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正确轨道上快速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保证体系 内涵 加快 建立 质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