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与前瞻性及其原因探究

    时间:2020-09-07 07:53: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不断创新,树立超前的研究意识,走与高教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正确引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增加知识量、提高理论修养、扩大交流面是对研究者的基本要求。对信息不敏感、远离实际以及研究作风、方法的问题致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与前瞻性。我们需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学习,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研究品格。

    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 实践性 原因

    高等教育理论是立足于高等教育实践,站在高等教育学科立场上研究高等教育现象、规律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只有立足于高等教育实践,才能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理论。与我国波澜壮阔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态势相比,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显然有些滞后,对高等教育中产生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也还缺乏正面舆论导向能力。如何解决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滞后性,进一步使其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更好地发挥理论的先导、引领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高教理论研究中重要任务之一。

    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任务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对高等教育起到引领作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除了在理论上要不断创新之外,还必须时时树立超前的研究意识,这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本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是否正确,避免或少走弯路。自从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以来,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探索一直没有中断。我们知道超然于现实的高等教育研究是缺乏理论创造力的。只有脚踏实地,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增强高等教育理论对现代高等教育的正确解释能力,才能有效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使其具有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已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只有走高教理论研究与高教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对整个高等教育学体系构建和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起到正确导向作用。

    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条件和方法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每一项研究任务的完成,每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融合。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研究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理论研究的需要。所以,良好、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善于交流,既要善于与同行交流,也要善于同非同行交流,既要善于同国内的同行和非同行进行交流,也要善于与国外的同行与非同行进行交流。只有这样进行广泛的全方位的交流,才能使每个人的头脑中不断有智慧和灵感的火花迸发,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和理论,进而在理论上产生质的飞跃,对事物才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其发展规律。

    提高理论素养是搞好理论研究的重要条件之一。要使高教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而理论素养的提高,并非只通过学习理论所能获得的,只有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的修养结合起来。“为学者必先为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美德。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必须首先修身养性。在个人修养方面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与人为善、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热爱国家、追求真理等。要做到这些方面,需要理论研究者从多方面努力。在理论修养方面,除了系统地学习高等教育科学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学习相关联的知识,如哲学、历史、文学类的学科知识。丰富我们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以增强我们的研究能力,改变我们在理论研究中的固有的思维方式,获得开放性的思维从而能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把眼光放在未来,而不能仅仅只是从目前的需要出发。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特别是确定办学目标、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性的定位措施等方面都仅从当前的需要出发,就不能把握未来时代发展的脉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快速变化的,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而高等教育的滞后性的特点,使之不可能随着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例如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出现的财会专业“热”、“俏”,以至全国十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财会大学生。结果使财会大学生由进校时的“热”、“俏”变为毕业时的“冷”、“滞销”,不少财会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计算机专业“热”也走了财会专业的老路。如果我们等到社会已经不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把刚刚出门的大学生又“完璧归赵”地“退回”学校的时候,才去思考如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如何掉转船头,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这就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为高等学校的发展、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帮助,这样的高等教育理论才能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任。

    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要注重超前性和前瞻性,是由高等教育的属性所决定的。首先,就高等教育本身而言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对高等教育寄予厚望,希冀高等教育能在改良社会风气、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科技发展、加快生产力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增长率、清明政治、纯洁精神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巨大作用。但往往由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而使得人们难以在短期内看到或判断出某种改革和期望是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产生积极效果。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必须要注重先导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以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产生人们预期的社会效益。其先导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又会为我们准确判断和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引导。

    2.脱离实际的学究式研究作风。

    之所以会产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不足,与我们的研究作风、方法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如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克服和避免发生的。

    (1) 对当代信息采集不够或缺乏了解,以至反应、掌握不及时,不仅不善于运用最新信息资料,而且将七、八年前,十几年前的陈旧过时资料、数据、论据视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将之作为其论点的主要根据。这样来研究高等教育,是不可能说明高等教育现状,由此也无法得出正确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其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正确性自然受到削弱。有些理论研究对与论题有一定联系但却是人人皆知、不证自明的寻常道理和现象,不厌其烦地大加论述,使文章枝蔓冗杂,进行文字堆砌,做文字游戏。喜欢摆数据、列表格。这是影响高教理论研究质量和成效的一大弊端,造成了文章内容陈旧、观点重复、人云亦云、了无新意。

    (2) 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大量引用他人资料、观点,以至全文基本由他人高教研究成果的“引文”连缀而成。没有自己的论述观点,论据。一般说,论文中引用或参考他人的观点、资料,并将引文或参考文献著录于文后。这是对他人著作权的尊重,也是文章科学性、严肃性的重要表现。然而,有些高教理论研究者似乎认为文章的引文或参考文献著录越多,则越表明其具有学术性、科学性与理论性,于是出现几乎通篇引用他人文章的情况。理论研究论文应以自己的论点为主,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录他文以作为认证己文评述、商榷的对象,或作为己论的佐证以增强说服力。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篇高教研究论文基本是采攫他文、由他人观点资料连缀而成,则研究者自己论文的研究含金量必然就很小,必然属于对他人劳动的简单重复,也会毫无创新之意,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自然也就不可能很高。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出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总之,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研究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欺骗伪造等学术腐败的问题,还有例如脱离实际、言之无物、人云亦云、故作艰深、引文失实、逻辑混乱等学术失范问题。还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在高教理论研究中加以改进和提高。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必须目光敏锐、掌握最新的信息、资料、论据。这样其理论的研究才能够得出科学、正确结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研究的许多结论和改革思路都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国对人才培养更为重视,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的发展变化更为迅速。这就更加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必须紧紧跟随高等教育实际的发展步伐前进。

    四.树立良好研究风气,提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质量

    1.克服学究式研究方法和空泛的论文撰写,树立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文风。无论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抑或在研究成果整理、撰作中,都要做到求实、严谨,并具有创新的意识,在论文撰写中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要抱着对自己的论文负责对高等教育发展负责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戒除在理论研究中浮躁草率的作风。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在当前,大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应抓紧补上学术规范教育这一入门课,以培养其学术伦理、学术纪律、学术素质,推进学术规范。

    2.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指导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此,我们必须投身到高等教育实践中去,在教育实践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理论的提升。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高等教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涉及到的是具有历史性的,处于经常变化之中的高等教育活动。因之,高等教育学研究既要正视高等教育活动的发展情况,更要面对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现象。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形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3.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积极拓宽视野。在研究中要力求把握好事物的纵横、点面等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加强对当代高教理论、高教改革动态等信息的采集,时刻跟踪国内外高教理论研究的新动态,新问题,力求站在较高、较全面、较长远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关系到学科本身的更好发展,而且还涉及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能否在高等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康地向前推进。尤其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在解决不少重要的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理论品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唐卫民.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潘懋元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读后[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2]李继兵.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 , 2005,(08)□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