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试论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实施策略

    时间:2020-09-08 07:54: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在理论及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建立了课程设置的5个维度,提出了教育类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教育类课程 维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4)06—0113—02

    [作者简介]陈慧君,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纪国和,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对教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启动了小学教师学历教育的本科化进程。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及其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凭借教育学科的优势,整合其他专业的特点,普遍开办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使构建具有时代性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5个维度

    1.教育学学科课程

    此类课程在教育类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对其他4个维度课程的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目的是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的来龙去脉,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从而拓宽教育视野,树立专业教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和意义。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教育基本原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理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和教育政策与法规。

    2.心理学科课程

    心理学科课程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中是处于基础地位的学科群体。主要包括小学基础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所提供的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教育理论的建立和教育实践的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3.教育技能课程

    此类课程以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为己任,目的是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具体开设的课程应当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育学、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

    4.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普通话训练、“三笔字”训练等课程。在教育类课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到教育实践,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逐渐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过程。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

    从理论层次上看,方法科学更高于实体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类学科可视为综合性学科,但不是实体学科简单综合的结果,而是上升至“方法科学”高度的综合性学科,所以,我们把它列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重要维度。这类课程包括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实验学;教育评价技术等课程。它在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是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必备课程。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策略

    1.整合教育类课程中教育学学科课程,实现教育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无论是综合课程,还是分科课程的教学,都应体现教学内容综合化的特点。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来说,首先,教师应使庞杂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范围内的综合化,应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改造,形成纵横交错、彼此互相联系的知识结构。由于教育类课程知识量较大,而且有的知识已经陈旧老化。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有所选择,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于教学内容中脱离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或是理论说教式的内容、重复论述的内容,或是有争议的尚缺乏教育实践论证的内容都应进行必要的缩减和删除。其次,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范围内,应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克服上述5个维度学科设置中不和谐共振、不协调发展的局面,促进5个维度学科相互融合。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育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教学内容的应用化是指在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注重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教育技能课程知识应用于小学教育实际中,二是运用知识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迁移,帮助学习者构建新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明解教育理论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了解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并为实践奠定基础。

    在选择、组织教育技能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联系实践的因素,广泛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联系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联系小学生自身的实际,将贴近学生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与教育技能课程教学密切相联的内容充实到教育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应用性的特点。二要组织和选择与应用教育知识解决小学教育相关问题的教学内容。在客观介绍各种观点的同时,应尽可能从理论上、实践上阐明正确的观点,不回避、也不含糊,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教育类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建立有效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机制

    加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是教育类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一是在教育实习、见习的安排上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这是研究者们的共识。要合理安排教育实习、见习时间,要尽可能把大四的1次集中实习改为多学期、多年度进行,使学生真正体会和了解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理解具备怎样素质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二是模拟教育实习、设置实践环境,让学生模拟教师角色,以教师的身份登台试讲,也可以采用微格训练的方法,模拟实践环境,培训学生的教师角色,把微格训练的步骤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最后根据教学录像与学生一起进行评议。三是在“三笔字”、“普通话”、“语育基本功训练”方面,在低年级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有关课程,进行考核并发给证书。“三笔字”的训练特别是粉笔字的训练,许多高师院校在大一到大三期间都安排小黑板,每天坚持写两句古诗词进行训练,这种形式值得推广借鉴。在语言基本功方面要注重讲普通话、朗读、演讲、讲故事、口头作文、教态等方面的训练。

    4.重新构建心理学科课程体系,建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同组成的学科群体

    在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中,心理学科处于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在高师院校其它相对专门化的专业中,由于课时数的制约,有关心理学科的课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大心理学科课程设置。因为小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个性差异和小学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小学教师对小学生施加影响包括他所提出的要求、讲授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如果符合小学生的需要、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它就有可能为学生所接受,并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其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中有3门课是必须开设的,这就是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和小学生思维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学科上来说,小学生心理学主要涉及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这对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况、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介绍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规律,也为其它两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对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教书育人中的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是绝对需要的,其重点是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小学教学心理。小学生思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小学生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对于小教专业本科生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必不可少的。由此,这三门课构成了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科的基础,并列为必修课。

    在开设上述必修课的同时,在心理学科方面还可以开设限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加某一方面的学习深度。这些课程包括学校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这样,就形成了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中心理学科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体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