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远古至秦汉时期湘学之源流

    时间:2020-09-30 07:55: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湘学是湖湘文化数千年来积淀、蕴育的精髓,其思想源远流长。远古的炎文化和舜文化是湘学形成的重要渊源;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湘学萌芽和茁壮成长的温床;先秦与秦汉时期流寓湖湘的屈原和贾谊,他们流传千古的作品和精神是壮大湘学的重要思想文化养料。

    关键词:湘学;湘楚文化;源流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4)01-0067-07

    湘学是湖湘文化数千年来积淀、蕴育的精髓,其思想源远流长。远古的炎文化和舜文化是湘学形成的重要渊源;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湘学萌芽和茁壮成长的温床;先秦与秦汉时期流寓湖湘的屈原和贾谊,他们流传千古的作品和精神是壮大湘学的重要思想文化养料。故叶德辉说:“湘学肇于鬻熊,成于三闾。宋则濂溪为道学之宗,明则船山抱高韬之节。”[1]

    一、炎帝文化与湘学源流

    炎帝,又称神农氏,为远古传说中的一个强大氏族部落首领。炎帝、氏族部落与黄帝氏族部落,原来都出自我国甘肃一带,后沿黄河东下,发展为中原华夏部落集团。炎帝、黄帝也就一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祖。炎、黄两个氏族部落可能有血缘亲族关系,故在传说中炎、黄二帝常被称为同父共母的胞兄弟。

    关于炎帝的形象,我们可以从集中保存在唐初欧阳询编纂的类书《艺文类聚》的相关记载中了解其大概:

    《易》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未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耜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实。”

    《春秋命历序》曰:“有神人,名石年,苍色大眉,戴玉理。”

    《吕氏春秋》曰:“神农教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亲耕妻亲绩。”

    《贾谊书》曰:“神农以为走禽难以久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察实咸苦之味,教民食谷。”

    《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都陈,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

    三国曹魏陈王曹植《神农赞》曰:“少典之胤,火德承木。造为耒耜,导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

    以上文字描述了炎帝作为圣人的形象,他通过发明各种农具,教民种植谷物,成为农业文明的发明者;通过遍尝百草,治疗生民疾病,成为古代中医学的的发明者;通过发明琴弦等乐器,开启了礼乐教化的传统。这些都是根据远古传说而形成的文字记录,历史传说本身,具有以某种历史史实为原型、或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历史的影子的特征,通过口耳相传,或者以文字记录的形式,流传至今。所谓“传说”,并非毫无根据、荒唐无稽。我国远古的史前史,留下了丰富的关于炎帝的传说,其中不少与湖南有密切关系。这些传说,对于了解我们的祖先和湖南的远古历史,以及关于湘学形成的历史渊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传说,炎帝部落东下后,同蚩尤九黎集团发生冲突。最初炎帝败于蚩尤,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起来,擒杀蚩尤。经过这场部落间的战争,黄帝部落势力迅速扩张,取代炎帝,成为华夏部落联盟之首和黄河中下游的主宰。战胜蚩尤九黎以后,黄帝部落反过来又攻打炎帝部落。据《新书·益壤》载:黄帝“伐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从此,炎帝部落成员一部分可能逐步融合为华夏族;有相当一部分则被迫南下,徙居于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南北。因此,南方也有了“炎帝”,并且南方称为“炎天”。《礼记·月令》云:“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黄帝部落对南方的炎帝部落成员及其后裔,又继续进行征伐。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征天下“不顺者”,“南至于江,登熊湘”,也是指黄帝对南方炎帝部落后裔发起武力进攻。“江”即长江,“湘”即湘山,在岳州巴陵县南。可见,黄帝“南伐”,已越过长江,直抵洞庭湖区和湖南境内。

    由于黄帝部落的追逐征伐以及后来中原华夏集团势力的威胁排挤,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更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达九疑苍梧之地。随着炎帝部落后裔的南徙,在湖南各地也就留下了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和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遗迹就是酃县(今炎陵县)炎帝陵庙。多种典籍都记载炎帝神农氏崩葬于长沙,各书的记载虽表述有不同,其实都是一致的。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这是关于炎帝墓葬在湖南的最早记载。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三》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有唐尝奉祠焉。太祖抚运,梦感见帝,于是驰节觅求,得诸南方,爰即貌祀,时序隆三献。”泌之子罗苹注:“炎陵今在麻陂,林木茂密,数里不可入。石麟石土,两杉苍然,逾四十围。两杉而上陵也。前正两紫金岭。丁未春,予至焉。寓人云年常有气出之,今数载无矣。所葬代云衣冠,赤眉时人虑发掘,夷之。陵下龙潭,传石上古有铜碑陷入焉。”罗苹又云:炎帝庙,“在康乐乡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庙有胡真宫殿,云帝之从臣,帝病,告以当葬南方,视旗所矗,遇峤即止。因葬于兹。”《路史·后纪四》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自庆甲、徕,俱兆茶陵。”罗苹注:“今陵山尚存二百余坟,盖妃后亲宗子属存焉。”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炎帝庙在陵侧。”白鹿原,当即鹿原陂。以后在有关史志中,对炎帝陵庙的兴废变迁和祭祀活动多有记载。“麻陂”、“鹿原陂”,原属茶陵县地。茶陵,秦汉时均为长沙郡和长沙国辖地,故曰“长沙茶乡之尾”,或统称为“长沙”。

    据传说,炎帝神农氏所属的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部落,炎帝则被奉为农业的创始者,故世号“神农”。《易·系辞下》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管子·轻重戊篇》曰:“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逸周书》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食物需要火来烧烤煮熟,因此远古人类逐渐形成对太阳和火光的崇拜,火焰被称为“炎”,久而久之“炎”就成为这个部族的称呼,部族的首领则被称之为“炎帝”。炎帝部落较早地从原始采集、狩猎生活过渡到从事原始农业耕种,当他们的后裔徙入湖南后,无疑促进了湖南地区原始农业耕种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位于湖南澧县彭头山和八十,距今约九千年左右,发现有大量人工栽培稻谷和三丘古稻田,可视为神农炎帝最早的文化遗址。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长沙南托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刻画了“太阳”、“向着太阳、口含着禾苗的鸟”、“南方干栏式房屋”、“流水纹”、“花瓣纹”、“草绳纹”、“农田纹”等象形符号,明显地表现了太阳与农作物的关系。这一组颇具系统性的刻画符号,可视为神农炎帝农耕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2]

    相关热词搜索: 源流 秦汉 远古 时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