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观的基本逻辑

    时间:2020-11-21 08:01: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提 要] 习近平文化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是关于“观”文化什么、怎么“观”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观”等文化认知、文化思维、文化认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反映。习近平文化观的逻辑起点在于强调对文化本质、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科学认知,逻辑方法在于强调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实践思维“观”文化,逻辑终点在于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弘扬和主动传播、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包容尊重和学习借鉴。厘清习近平文化观的基本逻辑,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文化观的根本前提,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观;文化认知;文化思维;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 王永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義: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是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战略基石,是关于“观”文化什么、怎么“观”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观”等文化认知、文化思维、文化认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反映。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文化观的科学内涵,厘清习近平文化观的逻辑起点、逻辑方法与逻辑终点等基本逻辑,对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一 逻辑起点:科学的文化认知

    科学的文化认知,是对“观”文化什么的科学回答。习近平文化观突出强调对文化本质、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的科学认知,这是认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观的逻辑起点。

    (一)对文化本质的科学认知

    一是文化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是普遍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创造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是为所有种族、民族、阶级和时代服务的,文化不应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独有财富,理应成为人类普遍共有的精神滋养。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有效破除各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封闭保守与盲目自大,形成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和“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同时,文化也是由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群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其中深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只有特定的民族才能理解和分享,文化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既要珍惜和继承本国本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以保持自身民族特色和捍卫民族文化安全,也要尊重和包容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以维系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而不要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强加于别国和其他民族,坚决反对以“模板”“再版”“翻版”发展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文化。为此,习近平文化观强调要努力实现文化普遍性和文化民族性的统一,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学习世界先进文明,以开放的胸怀汲取各民族文明成果,滋养、壮大自身文化力量。

    二是文化既有阶级性又有时代性,是阶级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文化是阶级活动的产物,具有为特定阶级利益和特殊意图服务的阶级本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为什么人”“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这一核心问题,不同阶级在文化立场、文化使命、文化追求上有着本质区别。资本主义文化从根本上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同时文化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集中反映某一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时代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会不断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化具有特定时代的象征和意义。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出了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了资本主义时代世界文明的先进水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文化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社会主义文化,才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为此,习近平文化观强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当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努力实现文化阶级性和文化时代性的统一,既要坚持代表人民利益、站稳人民立场,又要推动文化发展向着时代指引的方向前进并积极回应时代的矛盾和问题,以此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兴盛。

    三是文化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是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是在不断继承前人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继承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前提和条件,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的继承性就会使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跃进、人类文明升华同频共振,文化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彰显旺盛的生命力,能为解决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行自我修复和提升。文化的发展性是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所在,文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彰显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独特作用,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性。为此,习近平文化观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继往开来,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弘扬历史传统,努力实现文化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二)对文化内容的科学认知

    一是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对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做出的明确规定,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借鉴了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是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科学认知,是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区别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根本依据。只有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才能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向度、效度和力度。

    相关热词搜索: 逻辑 把握 准确 习近平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