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国运繁荣渡白头

    时间:2021-02-11 07:57: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49年4月,何香凝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参加筹备新政协和参与缔造新中国的工作。在女儿廖梦醒的陪同下,从香港乘希腊轮船北上至天津,由儿子廖承志在天津接应,一同转乘火车前往北平。

    新政协筹备会从6月15日成立后,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同完成了筹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何香凝出席了这一盛会。在这次会议上,她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49年10月1日下午,何香凝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一同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开国大典上检阅了海陆空三军和群众游行队伍。

    在新时期,何香凝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1949年10月。被任命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12月,被推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10月任民革中央代理主席:1960年,82岁的何香凝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民革中央第二任主席。

    何香凝是我国近现代一位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其介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的关键。今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我们怀以崇敬之情,回顾何香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艺术成就。

    一、“为人民服务”:新时期的合作画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何香凝已71岁。胡风的一句“时间开始了”,代表着新时代的到来。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实际到会代表650人,其中88位是美术界人士。

    传统绘画之于“革命的中国”是无用的,是封建、旧文人的象征。而现实是随着资产阶级知识界的消亡,国画与精英阶层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不再被认为是精英的艺术,但仍被奉以独特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的艺术。毛泽东“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使传统主义者获得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国画迎来了它的复兴。

    传统主义绘画主题的象征性含义,成为了强调国画与社会联系的方式。大型的合作画、以象征春天来临的红梅或是象征坚韧苍劲的松柏等主题,通过赞颂祖国的美好,以山水、花鸟画的集体创作,表达对新制度的赞美。这类题材在政治层面上受到了特别的尊重。如1955年世界和平运动中,以齐白石领衔的14位艺术家,包括何香凝在内的精通松柏、山水、花鸟的顶尖艺术家,集体创作了《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此作品展出时,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何香凝与北京画坛的艺术家合作创作,成为她晚年画业中的重要经历。他们曾创作了一系列山水风情人物画,如《踏歌图》《把酒当歌》《烹茶论诗》《踏雪赏梅》《山林雾霭》《溪山童叟》等、以传统图式再现古典人物生活风情,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欢喜之情。新社会的建立,使传统艺术家迎来了晚年平安祥和的生活,安定、闲适的氛围令其十分珍惜。这些作品充分反映出他们的这份心境,也是特定年代的一种艺术现象。殊为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仅款题留下以何香凝为首的诸位艺术家题名,未述明创作的具体时间及背景、参与绘制的缘起和分工、构思、构图及创作过程均缺少文字记录,仅从作者的个人艺術特点尚可推知一二。

    《红树青山》是1954年何香凝途径上海,与沪同文合作的一件重要的山水画。该画集合了当时5位上海画家的创作智慧。据款題可见,由何香凝、李秋君首作丹枫,张聿光、李祖韩、钱瘦铁、贺天健合补远山成之。此画是参画艺术家的共同追忆,三十年前何香凝寓居沪上期间,常与海派画家诗文同乐,如今则以壮阔山川共同表达对新时期国家的无限期许。贺天健款识中道:“同文诗画欢叙、发扬国画相属。”足以表明老艺术家们在新时期的心情与己任。

    艺术家对国际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是其艺术创作敏感性的体现及社会责任感的反映。何香凝作画义卖筹款,是她自民国便常有之事。不论是1931年的“国难救济展览书画会”,抑或是日后大大小小的抗战义卖筹款活动,何香凝都是其中重要的召集人和舍身投入的艺术家。1951年,在全国为抗美援朝筹资慰劳志愿军的热潮下,北京书画界发起组织“抗美援朝书画劳军义卖展览会”,叶恭绰等为召集人。由何香凝、徐悲鸿、廖承志合作的《倚松读书图》。作品上铃有“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叶恭绰在款题中品评合作者:“香凝老人画松、苍劲轩翥固不待论。承志人物极有新罗韵味,能者固不可测也。悲鸿画马,时木适在侧,山限于地,颇虑其难于设计。”可谓一幅佳作,是一段史实的见证。

    国家领导人如刘少奇、沈钧儒、郭沫若、董必武、陈毅等,与何香凝合作绘画及题款,体现的是何老作品的另一种历史印记。款题中有他们结合国家事件而创作的诗词。如何香凝晚年难得绘制的虎画,同题材形式的有4件。其中1953年4月的《落山虎》,作于抗美援朝停战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之际,沈钧儒题款云:“双清楼主绘画,常以嗜人者喻虎,我意如侵略者,其嗜人猛于虎焉。”何老以奔跑下山的猛虎为主题。沈钧儒以“虎落平阳”喻指美国战争失利退出朝鲜战场。他们两人的合作,将一件动物山水画提升到对国际局势的政见表达。这也是何老的合作画才具有这般丰富、深刻的含义。又如1953年郭沫若题款的“冰雪暖于棉,人民今是天”的雪景山水,以及刘少奇题款的‘祖国山河”的小景山水等作品。国家领导人在何香凝画作上的诗词款题,所提炼出来的政治意味,再度强化了何香凝画作的意境和多维度的含义,使之更加隽永。这些合作画,也是何香凝在新时代初期留下的尤为特殊而珍贵的艺术作品。

    二、国家建设与古法写生:花鸟与小青绿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国画不再是精英的私人领地。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支持下,新时期的中国画繁荣发展。1952年文化部在北京建立第一座文史馆,使旧文人能够安心地参与到新时期的社会建设。1954年,国画改革宣称画风的现代化、是将如火如荼投身于社会建设的工人身影、融入到山水画中。1957年5月14日文化部创建了北京中国画院之后,更是如此。这年7月,何香凝在为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题写的贺词写道:“传统国画是民族遗产之必须发扬光大来迎接文化高潮。

    1956年1月,周恩来的报告,提升了知识分子、作家和艺术家的地位、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他们的才华。毛泽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著名理论得到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在几个月内达到顶点。在文史馆及美协的助推下,中国画家创作了大量新传统国画作品中没有意识形态的信息。花鸟、竹石主题大受欢迎。

    在新时期后,何香凝的花鸟画题材中,更多倾向于吉祥意味、富丽华贵的牡丹、芍药等花卉主题,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情怀,又以菊花、丹枫等花卉表达田园诗意的野趣。这类花卉作品占据了何香凝晚年大量的创作精力。画面的艳丽和热情,充满了画家感情的投射。

    在国画改革的漫漫求索中,新时期的艺术家逐渐找到了反映新中国建设面貌的“红色”题材,并尝试以画笔直接描绘祖国的建设风貌,弱化旧有的文人士大夫情节,将自己融入到火热的年代。由此,为强化写实性,用原色代替水墨,注重以写生代替创作。这种调整过程,在何香凝晚年花卉创作上也可见其紧随时事变化的努力。如1951年夏作的《梅菊》(原刘少奇题款),沈钧儒题款的《岁寒三友》等作品、保留了新时期以前的清气与清峭,其后所作花卉多是应不同场合及赠礼需要,以红梅、牡丹为主要创作对象。尤其是红梅,成为老人画艺中最娴熟的一个画题,创作了大量象征早春来报的梅花作品,如1953年作于广州、后由赵朴初题款的《红梅》,以及不少同类型作品、用于敬赠周恩来、邓颖超、陈郁及海外华人华侨等爱国人士。这个时期下,红梅题材是花鸟题材尤其是四君子画题被视为封建文人情调的创作禁区之中,难得可以一展”梅花欢喜漫天雪”的创作主题。仅就现存于何香凝美术馆的何老梅画数量计,晚年创作数达到六百多件,多数是未完稿。

    何香凝与北京画院艺术家合作不少花鸟画佳作,除《和平颂》这等国礼任务的大型创作之外,还有如《春壑云涛》。由何香凝与溥雪斋、汪慎生、胡佩衡合作,叶恭绰题款的大件山水画。又如《大地之春》,与陈半丁、胡佩衡、汪慎生、罗铭、邱及合作,叶恭绰题款的大尺幅喜庆花鸟代表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的集体创作,在当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迹、其中以花鸟画居多。花鸟画蕴含生机和雅意,常以人格化赋值。在近代艺术市场和市民审美的需求下,吉庆祥瑞、谐音或约定俗成的象征意象,均是花鸟画应对世俗审美心理的理想题材。如何香凝与陈半丁、溥雪斋、胡佩衡、溥松窗、汪慎生、叶恭绰合作的《绶带鸟》便是一例。

    另一件重要的花卉作品、是1961年何香凝为庆贺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所作的《万古长青》,何香凝题款“万古长青”四字,取传统的崇高、长寿寓意以为祝贺,以松柏象征国家事业发展与长青。

    何香凝晚年的山水画,以《祖国山河》《真山水》及《何香凝仿古》为代表,也反映了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紧随中国山水画的主旋律一一。小青绿”风格。她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描绘盼望志愿军归国的人物山水画及4件虎画中,作为背景的山水均为“小青绿”风格。这种风格均是产生于中国画现代化“改造”探索的第一阶段。“小青绿”作为北方画坛创作群体的主要风格类型,以传统文化瑰宝作为国家献礼馈赠海外友人,表现国家新时代建设风潮,有力地配合着国家总体建设。董必武在何香凝的“小青绿”代表作品《真山水》中题款:“眼观山水形,手写山水神,形神皆逼肖,山水若留真。”已然道出中国画改革以强化写实,从写生中借鉴表现方法或以写生代替创作、格调清新的“小青绿”山水,便是“真山水”!

    1957年何香凝写给陈真魂的一句寄语:“努力为人民服务,以利国家。”这句话不仅是她对晚辈后生的希望,也是她一生为之投入的目标,是孙、廖的遗志,何老不遗余力地为之坚守。对于像何老这样集政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人物,不论是在侨务工作上,还是在绘画创作上,她都秉持着一颗忠诚和真诚的心,反映到她创作上,依然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心路。

    1960年82岁高龄的何香凝,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这年6月,亦为何香凝生辰之际,独力绘制完成了一件巨幅花鸟山水画、题曰《高松立海隅》,画中将巨松与梅兰竹菊、瀑布与山水,组合为一个似真又如幻的布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为其题了长款,其中一语“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住。绘画如其人,方向毫不误”,是从其政治与艺术之道对何老的高度赞美。

    在1960年至1962年大跃进之后,国画界又迎来了相对宽松的一个时期。在周恩来的保护下,艺术家保持中间路线,专心画画,从风格、题材上避免风险。1963年至1964年,画家潘天寿等纷纷推出各自的上乘之作、以及更年轻的一代艺术家宋文治等,更善于创作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题材。也在这宽松的时期,艺术家为了忘掉政治上的压力,“逃离”北京的沉闷气氛,在美协的组织下游历南北山川。这期间,何香凝与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傅抱石、潘天壽,赴杭州等地游历,其间还合作创作了不少有趣的作品。其中以何香凝与傅抱石合作的《赏雪图》《松风流水》,以及何香凝与潘天寿合作的《漫言疏影太横斜》为何老晚年最后的合作画佳作。

    可以说,新旧变革、凝聚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尤为特别的。在此历史环境下,何香凝的艺术具有某种超然于时代的意义,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继续为之探究。

    1997年成立了何香凝美术馆,这22年来通过对何香凝艺术的整理与研究,展示与宣传,相信对何香凝的知真者”将越来越多、0

    相关热词搜索: 国运 白头 繁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