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科学人才观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时间:2021-03-05 08:0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从科学人才观的视角出发,阐明了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人员结构数量优化、角色定位不明确、职业归属感不强;提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四条路径:树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人才意识,优化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人文环境,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治理模式,铺设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霞(1979- ),女,山东聊城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沈桂凤(1981- ),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人才观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SJBFDY04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82-0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就人才工作强调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人才观的指示,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辅导员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需要树立科学人才观意识,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科学人才观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关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丰富论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人才观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定位,即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科学人才观的价值导向是“人人都能成才”,即“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逐渐形成各类人才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了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部门具有鼓励、支持、帮助各类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责任,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之义,需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科学人才观的现实意义

    纵观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人才观提出的“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充分体现了群众性和平等性。“人人”必定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才的源泉。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科学人才观为各类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才提供了公开、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平台。与此同时,科学人才观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其发展性和实践性,即“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综上所述,科学人才观是对传统人才思想和理论的扬弃,是在慎重审视当今世界发展和国际人才竞争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已经成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辅导员队伍人员结构数量不断优化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目前,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赵庆典、李海鹏研究员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学员中调查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学科组成、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变化,“辅导员队伍构成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同时,由于受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各高校均开展关于辅导员人数配备的调整,辅导员队伍的总体数量不断扩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二)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角色是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的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存在特定的行为模式规范。辅导员的身份是高校管理干部和思想政治教师,其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指导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等。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内容出现泛化倾向,辅导员身上承担着学生宿舍管理、欠费催缴、军训服务等诸多行政事务性工作,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不断弱化,角色扮演冲突现象普遍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归属感不强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缺乏稳定性,人员流动较大,真正长期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很少,尤其是将其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者不多。据2010年王海宁《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力资源建设研究调查》的研究数据显示:84.9%的辅导员认为职业压力“非常大”和“比较大”,当问及工作状态时,22.3%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太累,想转行”,20.6%的辅导员认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莫名其妙的烦恼”,只有17%的辅导员认为“工作有压力,但不影响其他事物的处理”。辅导员队伍目前低层次的职业归属感和不稳定性从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

    虽然在各种有关辅导员的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位工作,但高校工作的实际使得辅导员成为最好用、最多用而又最不重要的岗位,辅导员被无形中当成了:统计员、传达员、服务员、救火员、勤务兵和处理各类事故的“消防员”、学生的“高级保姆”、部门的“勤杂人员”。辅导员沉浸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能力水平的提升,专业化水平较低。与此同时,由于选拔机制等原因,部分缺乏专业化知识背景,没有系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被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导致其专业能力不足。

    三、基于科学人才观视角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

    (一)树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人才意识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富有生命思想和创意的人,工作本身具备了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加之我国辅导员队伍基本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培养,整体素质较高,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队伍符合国家关于人才的定位和标准。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牢固树立辅导员队伍的人才意识,真正将其作为能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人才建设的战略高度,做好辅导员队伍的宏观发展规划。关系到辅导员自身,面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辅导员应树立创新、竞争和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意识。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辅导员既是管理干部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双重身份。在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需要针对学生工作中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状态,运用创造性工作思维和方式,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辅导员应从思想上加强自身人才定位,认真研究、追求卓越,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优化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人文环境

    科学人才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即“以人为本”,这一指导理念要求我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发展的人文环境,即高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与政策环境,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树立职业认同感和对高校的归属感,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注重对生命的敬仰,强调以身作则、实践、对话与认可。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尊重每个辅导员的生命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辅导员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建立一个充满关怀,而不仅仅是竞争的环境,对辅导员的各种素质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充分建立起辅导员与其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关怀关系。即辅导员在学校固有的组织体系内得到关怀、培养和锻炼,从而以一种得到价值认可后的积极状态投入工作,奉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得到发展,个人得到锻炼和提升,更加稳固了辅导员与组织间的毗连关系。这种关怀关系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都有付出,也都会有收获,这是一种融入于己的接受式关怀,这是一种共生共赢的文化成长。

    (三)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治理模式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提出:“治理是指各种机构或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多方面的总和,是一种调节不同利益主体并相互合作实现目标的持续过程。”在治理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治理模式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通过互动和协调的过程,实现责权利对等及双方的协作共赢。这种治理模式对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总体素质较高,是一批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的专门人才,“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通过信息、思想和各类资源的自由、高效流动去创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更多地强调了合法透明及责任与回应,辅导员是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辅导员队伍治理模式的建立是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选择,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从传统的管治模式实现到“以人为本”的善治,建立辅导员参与管理的民主化机制,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队伍建设路径。

    (四)铺设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科学人才观提出“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观念,这为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家化发展道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辅导员工作是集知识性、实践性、理论性为一体的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职业。据2010年李洪波、李宏刚《基于发展理念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述评》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的辅导员占84.6%,35岁以上的辅导员只占15.4%,说明大部分学校仍然是以中青年为主,这与中央和教育部关于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上海师范大学张红英副研究员认为:“建构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要以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为发展要求,逐步实现由事务型向学习型的转变、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我国高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辅导员既是干部又是教师的双重身份定位,作为管理干部,学生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工作成效和大学生的成长,高校要创造条件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创造辅导员学习和进修的空间,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辅导员自身应主动加强实践锻炼,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作为教师,学校要通过拓展培养模式、完善考评机制等途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高校只有为辅导员队伍铺设职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才能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变,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邓德佳.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

    [2]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

    [3]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B/OL].http://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QueryID=32&CurRec=1&dbname=CMFD0911&filename=2010102408.nh&urlid=&yx=&v=MTQ2MDR1eFlTN

    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aT2RuRmlIa1Y3L0JWMTI2SHJLNEhOWE1

    wNUViUElSOGVYMUw=,2010-06-0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06-06.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

    01-01.

    [13]张红英.建构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结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14]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辅导员 队伍建设 高校 人才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