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初中生的兴趣培养

    时间:2021-03-18 08:02: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教学内容的现象。有些学校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确实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却只是做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实际的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清楚地知道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本人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针对初中生对体育课所教内容兴趣不高的现象,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兴趣; 成因;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66-001

    一、问题提出

    体育课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还是非常愿意上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时间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内容呢?本文试图根据这一现象,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初中生的体育兴趣进行浅显探讨。

    二、归因分析

    梳理初中生对体育的“厌学”现象,本文认为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兴趣衰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条件的制约

    由于现行教育教学条件所限,多数初中学校还是传统的大班制教学。学生上体育课时,由于人多,器材少,场地小,练的机会又少。队形过长或排数过多,导致两侧和后排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不能清楚的了解。这对体育教学来说要想上好、教会、教懂、教透,是很难做到的。久而久之,学不会,必然没有学习的兴趣了,最终必然“厌倦”上体育课。

    2.学生个体的差异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第二个生理发育周期的活跃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心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初中男生表现出的对体育运动的一种兴奋,而初中女生则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导致体育课中男生积极运动,女生只愿到操场站站队的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

    3.传统教学的枷锁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最明显区别是: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还沉浸在传统的苑囿中。而课外活动是一种自由的、自主的活动。因此学生就会感到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很不一样,缺乏自主性,可选择性和探究性。体育教学带有强制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厌烦感。

    4.家教的误区

    体育课在很多的家长看来是一门副科。家长只要孩子在体育中考中拿到满分就可以了,没有给孩子继续锻炼的思想。导致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学生就对运动产生消极的思想,从而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学。

    5.应试教育的遏制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学生们只有考试的几个项目技能比较突出,却未能学会其它体育项目和技能,使教学变成了机械的重复,学生被动的学一些枯燥乏味的考试内容,越上越不愿上,最后讨厌体育教师的任何教学。

    三、解决策略

    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需要在新的文化视野下突破传统的教学贯例,把脉问题关键,科学探寻培养初中生体育课兴趣的策略。

    1.据实确定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初中生实际来选择。如自然跑、跑楼梯游戏等。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如俯卧撑、纵跳模高等。这些练习内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走下讲台和学生一道游戏

    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教师也参加到其中,那么效果会更加提高。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性,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上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更浓。

    3.培养体育小助手

    体育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我们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只要教师把培养的体育骨干组织好,再由体育骨干去进行组织。这样既不干涉学生的练习,又使学生有自主参与的感觉,乐于参加体育运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既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4.塑造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应该说是一种公平,一种技能上的平等。初中生在运动场上有自己的体育精神文化。这种体育精神文化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推动了广大初中生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同时也为有“中国梦”的年轻一代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提供了展示平台。这种文化也是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

    5.融入竞技内容

    体育课实际上是大孩子的游戏课。体育教师应该克服传统上课的刻板,融入快乐的竞技游戏为教学内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6.增强社会认知度

    体育教师要和学校、班主任、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要求家长带动自己的子女来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项目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社会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媒体进行体育项目的展示,加大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等,从而提高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新课改在强烈的应试教育的重负下步履维艰,幼弱的初中生也在不堪重负的课业高压下延口残喘。体育课教学必须在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负重前行,尽展功能,凸现价值,科学施教,才能为中国广大青少年铺设一条健康成长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洪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高松,杨渝晴.谈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体育师友,2001(4)

    [3]杨莉敏.高中女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归因研究,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生 浅谈 中对 体育教学 兴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