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万年图腾民族魂

    时间:2021-03-26 08:18: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象征。龙文化来源于图腾崇拜和神话传说,龙的形象在考古发掘中也屡有发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凝聚融合的辉煌历程;在《周易》中有对龙的各种形态最早也最完整的文字描述,在君主专制时代龙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异化,成为封建帝王的象征,但龙为智慧化身、雨师水神、吉祥象征的传说与崇拜仍在民间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关键词】 龙文化;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君主象征;民间形象;主体精神

    今年是农历龙年,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龙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人们有时候称中国传统文化为龙文化,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和谐、福生、吉祥的主要象征。

    一、神话之龙——图腾崇拜与民族融合

    1、洪荒时代的图腾崇拜

    龙作为一种灵异动物,气势恢宏,体貌奇特,威风凛凛,神通广大,在现实动物界中似蟒非蟒,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鹰非鹰,是一种融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传说动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原始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上又被称为“洪荒时代”,指人类文明初期的混沌蒙昧时代。

    “图腾(Totem)”一词,来源于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方言,意为“他的亲族”,是原始社会时期世界各古老部族共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是先民们认为万物皆有灵魂的一种思想意识表达方式之一。原始社会的先民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出没于深山密林之间,以采集狩猎为生,与洪水猛兽为伍,听惯了虎啸狼嚎,看惯了霹雳闪电,由于思维的落后和认识的愚昧,对神秘的大自然及其力量充满了一种本能的恐惧,幻想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万物的变化,希冀这种超自然的神奇的力量能够保佑自己,保佑部落的生存和发展。后来就将这种神奇的力量想象为人们喜爱或者恐惧的动物,或者为给予自己生命的远祖,或者为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植物,并绘制成图形,标识在本氏族旗帜之上,视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精神象征,作为本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主要标志。这种现象被称为图腾崇拜,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一些古老民族的早期历史之中。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鼎盛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在中国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代,图腾崇拜风靡于生活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之上的各个部落,其种类可谓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随着以后的历史发展,随着人们联系的逐渐加强和征服战争的频繁发生,有的部落壮大了,其图腾崇拜也随着他们的征服足迹而扩散四方;有的部落失败了,其氏族旗帜也随着他们的失利而黯然降落。有时候被征服者的图腾会作为征服者的战利品附属于自己的图腾,成为本氏族强大标志的一部分。

    中国龙的产生与发展就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洪荒时代这一变迁过程。龙是我们的先祖们对蛇、鳄、鱼、猪、马、牛等动物,和风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具有通天善变、喜水好飞、灵异吉祥、兆祸示威等神性的一种非凡的灵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龙的形象,具有蛇身、鹿角、鹰啄、猪首、牛耳、马鬣、鱼鳞、虎掌、狗爪等特征,号称为“百虫之长”,实际上是一种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即使龙的形象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说的“龙有九似”,但总有一种动物的形体构成了它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主干,龙的主体部分或者主干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就是龙的最初本源是蛇或者蟒,并由此构成了龙的主要特征,因为尽管传说中的龙或者考古发掘的龙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但唯一不变的是它蜿蜒修长的躯体。那为什么龙身在后来的演化发展中会加上如此之多的动物特征于其身呢?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正是在原始社会发展时期,一个以蛇或者蟒为图腾的氏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频繁对外发动征服性的战争,并吞吸收了许多其他打着各种图腾旗号的氏族。他在《神话与诗·伏羲考》一书中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也就是以大蛇或蟒为图腾的氏族征服了以鹿为图腾的氏族,就在大蛇或蟒的头上增添了鹿角;征服了以猪为图腾的氏族,就将蛇头或蟒头变成了猪首;征服了以牛为图腾的氏族,就添上了牛耳。如此类推,随着征服的氏族越来越多,图腾的形状也就变得越来越怪异,逐渐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动物,成为一种“此物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的神异之物。所以闻一多先生认为龙“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这是目前关于龙的起源最有影响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观点。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就是在这种氏族战争与部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有图腾,这一历程也展示了龙行天下、奋发图强、兼容并包、协和万邦的主体精神。

    2、英雄时代的神话传说

    图腾的鼎盛时代是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即中国历史上的龙山文化时代,恩格斯称这一时代为“军事民主制时代”和“英雄时代”。这一时期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些氏族部落联合起来形成部落联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率领部落发展生产,对外征战。这些部落联盟首领,就是这一时代的英雄人物。后世演绎了许多关于这些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而在神话传说中这些英雄人物绝大多数都与龙联系在一起。说明当龙图腾的大旗树立起来飘展四方时,龙的形象得到了大家的深深喜爱和共同认可,纷纷投奔其麾下,成为龙氏家族的成员之一。而龙本身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也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充满灵性。

    在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创世天神,也是百龙之祖。关于这兄妹二人的形象,史书上说是“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是上体人形,下肢蛇躯,具有原始神话亦人亦兽的特点,也具有龙图腾主体蛇躯的特征。大概随着社会发展到母系氏族衰落、父系氏族公社兴起时,女娲作为历史的记忆,成为婚姻之神和补天之神,而伏羲与龙图腾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逐渐强化。传说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左传·昭十七年》:“太皡氏(伏羲)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氏族也开始直接以龙为名,部族十分强大。《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十余类。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女娲的传说故事不仅在汉族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而且在今天的西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瑶族中长期流传。至于中华多民族神话传说中共同塑造的混沌时代的英雄人物盘古氏,不仅完全具备了龙的形象,而且初步拥有了龙的威力,《广博物志》引徐整《五运历年纪》如此描写道:“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这位龙首蛇身的神话巨人既是开天辟地的英雄,也是世界万物之祖。传说他死去之后,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湖泊,筋脉为地理经纬,肌肉为沃土膏壤,发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盘古与龙合二而一,成为造天地创万物的始祖神。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与龙的联系更为密切。在古代典籍传说中,黄帝本身就是龙。《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之号)黄龙体”,《论衡·骨相》说“黄帝龙颜”,《路史》说黄帝“日角龙颜”,《列仙传》黄帝说“自以为云师,有龙形”。黄帝在一生的文治武功中,还得到了许多龙的支持和帮助。如《史记·封禅书》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黄帝“得苍龙而辨于东方”;《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治天下……青龙进驾”。在传说中,黄帝衣“龙衮之服”,驾“八翼之龙”,最后“乘龙驭天”,所以至今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轩辕黄帝陵前立有一古碑,上书“桥山龙驭”。传说黄帝上天时,天空一巨龙垂胡须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背后,文武群臣和后宫嫔妃争先恐后随黄帝身后登上龙身的有七十余人,其余的小臣宫女望背兴叹,不得上,都抓着龙的胡须要上天,结果龙须被扯掉了好多,随须而坠的不仅有小臣宫女,还有黄帝的长弓金箭。而炎帝本人就是龙的儿子,在传说中,炎帝的母亲女登为少典典氏之妃,名女登,又名任姒,一日郊游野外时,突然见天空电闪雷鸣,一条巨龙腾空而下,女登就此受孕怀胎,一年零八个月后生下了炎帝,炎帝既是“龙种”,自然与黄帝一样是“龙颜”,不同的是头上长有两只青龙角。不仅黄帝和炎帝二人是龙或者“龙种”,而且两人的直系后裔也多数以龙为标志。如黄帝后裔颛顼、帝喾、后稷等均以龙为本部族的旗帜,特别是颛顼的后裔祝融氏被后世奉为火神,后裔有八姓,每一姓氏都以龙为名。

    炎黄二族龙行天下,结成部落联盟,由西方向东方大地推进,与活动在黄河下游并向中游扩展的东夷发生了激烈冲突,大战于冀州之野。炎黄麾下有一大将名唤应龙,身生双翼,故又被称为“翼龙”。面对能呼风唤雨、势力强大的东夷首领蚩尤及其八十一位兄弟,善于蓄水的应龙筑造起了一座堤坝拦截洪水,然后毁堤放水,冲垮了蚩尤军营,最后擒杀了蚩尤,使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扩展到黄河下游,声名威震天下,成为华夏族的共同首领。而蚩尤因为下凡时间太久不能回天,就居住于南方,从此南方多雨潮湿。到了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大禹治水时,应龙又应邀助阵,相传它用巨大的尾巴轻轻划过大地,打开了一条水道,使堰塞的洪水汹涌而下,直奔大海,为天下解除了洪涝灾害。屈原在不朽名篇《天问》中发问的“应龙何画,河海何历”指的就是这一故事。

    纵观英雄时代的神话传说,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崇拜,其形象进一步丰满,神通更加广大,并与这一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的名字与功绩密切联系起来,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在文明初期自强不息的辉煌史诗和融合壮大的灿烂篇章。

    二、考古之龙——玉器雕刻与蚌石堆塑

    在漫长的史前文化时期,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了龙的神话,演绎着龙的传说,在龙图腾的旗帜下汇聚,共同开创未来。为了表达对龙的敬仰崇拜之情,为了使龙的形象与精神流传后世,先祖们用巧夺天工的双手,将所尊奉的龙图腾形象刻画雕绘在一些器物、岩石或者建筑物上。先民们的这些艺术创作品在今天的考古工作中屡有发现,成为我们研究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珍贵资料。

    1、红山文化玉雕龙、玉猪龙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器物,出土于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是一种母系氏族公社鼎盛繁荣时期的文化,相当于中原的仰韶文化。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琳琅满目的玉器中,有两件玉器最为引人瞩目,一是C型玉雕龙,一是玉猪龙。

    C型玉雕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发现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这一大型玉雕龙通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全身蜷曲呈英文字母“C”字形状,完整无缺。龙首稍显短小,吻部前伸,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眼尾细长上翘,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有额及颚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颈背绘有刚鬣长鬃,长21厘米,占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长鬃呈扁薄状,边缘收成锐角似刃,末端尖锐。龙背有对穿一圆形单孔,经试验,如果用绳子穿过圆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一C型玉雕龙为整玉圆雕,细部运用浅雕和浮雕手法,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伸曲之间刚健有力,刚鬣长扬,给人以风生云起的强烈感受。这件C形玉雕龙无角无足、无鳞无鳍,体现了中国龙在起源初期的艺术形象,因而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雕龙”。

    在红山文化各个遗址中,还出土了十余件相同的兽形玉器,考古学家称为“玉猪龙”。其中出土于辽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的一件,为白玉质料雕刻而成,猪首龙身,头尾相连成环形,肥头大耳,圆睛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背蜷曲如环,首尾相对,留有一隙,状似玉口,环孔和背上小孔皆对穿而成。这些“玉猪龙”的出土说明,猪是龙形象的最初来源之一。其与猪的相似之处不仅仅在于玉龙的吻长,鼻突,獠牙外露,而且还在于大头宽耳,躯体肥硕,面部有多道皱纹,背部有长鬃,这些都是猪的体貌特征。后来成为六畜之首的猪是人类最早驯服的野生动物,养猪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私有制出现了以后,甚至以拥有猪的头骨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并将其作为一种财物随葬。先祖们以日常生活中的猪为原型,创造和深化龙的形象,恰好说明龙不是虚无缥缈之物,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存在着“猪有龙象”的说法。《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有一段描写道:

    且说关公是日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唤关平至,以梦告之。平对曰:“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

    关平的这句“猪有龙象”当是古代卜卦或者日常生活中常用之语,否则不会用于解梦。龙的形象变化多端,猪首当是其中的一种。

    2、河南濮阳蚌壳龙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发现了三组用蚌壳摆塑的龙图案,距今天大约有6400年,属仰韶文化时期。其中第一组出土于45号墓,在墓主人左右两侧,用蚌壳摆砌了一龙一虎图案。其中龙在东侧,头北尾南,全长1.78米,高0.67米,弓身长尾,昂首向外,背靠主人,前爪趴势,后爪蹬势,似作飞腾之状;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似作猛虎下山之状。在墓主人的北侧,还有一用两根胫骨和蚌壳组成的北斗勺型图案。第二组在45号墓正南20米处,龙虎之外,又加上一鹿。虎在西,鹿在东,头皆向北,相向而立。龙在虎南,张嘴伸舌,可见上下牙齿,嘴南有近圆形蚌堆。第三组位于第二组正南20米处,虎为奔虎,头西尾东,背南足北,作跷尾奔跑状。龙为飞龙,头东尾西,昂首作腾飞状,龙背骑一人,有乘龙升天之意。三组图案均以天然蚌壳为材料,采用仰、俯、叠、压等技法摆砌而成。濮阳蚌壳龙因其年代久远,造形独特,气势恢宏,内涵丰富,一经发现即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濮阳西水坡遗址中以蚌壳龙虎陪葬两侧的45号墓,其墓穴形制不仅符合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论的“天圆地方”说,而且其葬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关于天域区分的“四宫”说观念。古人将天域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并以动物名给每宫星宿命名,分别是东宫青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和北宫玄武,合称“四方神”,每宫各辖7宿,共28宿。此外还有中宫北斗。这一五宫四神二十八宿的天文认识体系在典籍中最早见于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天官书》,而关于这一认识的初步形成,有的学者根据出土于曾侯乙墓一漆箱的天文图,认为是在春秋到战国时代,但河南濮阳蚌壳龙的发现将这一说法提前了四千多年,证明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已在认识上让青龙入主了东宫,白虎入主了西宫,而且也有了中宫北斗的观念。

    濮阳蚌壳龙与红山文化的龙相比,在形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蚌壳龙已经超脱了其源于蛇或蟒的最初形态,开始拥有了足与爪,由马头、鹿角、蛇身、虎掌、鹰爪、鱼尾构成了主要形状,与夏代以后的龙形象最为接近,成为原始社会最成熟、最发达的龙。二是蚌壳龙已经由静态的龙转化为动态的龙,三组龙均昂首作一飞冲天之状,其中还有一人骑一龙为张扬飞天之势,造型浪漫,形象生动,说明当时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辽宁查海与湖北黄梅龙形堆塑

    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龙形堆塑”,查海遗址系“前红山文化”遗存,时间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由大小一致的红褐色石块堆砌摆塑而成。龙身全长19.7米,身宽约2米左右,龙头向西,尾部朝东,昂首张口,弯身弓背,龙头石块集中,突显其首,尾部石块松散,使龙尾若隐若现。整条龙的形状展示的是巨龙腾飞之势,又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蛇形原龙,被命名为“查海龙”,也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在查海遗址中,还发现了两块在陶器上浮雕的带有鳞片的龙,均约10多平方厘米。龙体作弯曲、盘旋状,全身布满鳞状纹。与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中发现的一件陶罐上刻划有猪头蛇体状的龙纹图案颇有相似之处。敖汉旗龙身饰网格纹、条纹和错点纹,显示龙遍体有鳞,呈星光点点之状;又有勾连纹布满器身之周围,生动地展示了龙正屈曲游动于密云流水之中。所处年代与查海陶龙相同,距今约八千年。陶龙不仅在今东北及其附近地区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屡有发现,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常有出土。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县陶寺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个彩绘大陶盘。陶盘的内壁呈现出红白两色绘制的蟠龙图。整条龙蜷曲盘中,略呈圆圈形,蛇躯鳞身,头方眼小,长嘴微张,口吐枝状长舌,似蛇非蛇,似鳄非鳄,图案端庄,神态美观。原始蛇形陶龙和彩绘蛇形陶龙的不断发现,使龙的家族越来越呈现出扩大和发展的趋势。

    1993年6月底,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黄梅焦墩遗址中发现了一条用河卵石摆塑的巨龙,距今约5000-6000多年。长约4.5米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口大张,长舌吐出并向上卷至头部;腹下两足为爪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龙背上有一不规则状的鳍。黄梅卵石龙与查海龙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化,突出表现为有了牛头、两爪和背鳍。与濮阳蚌塑龙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除头部为牛首外,其它部位没有多大差别。

    从查海龙到濮阳龙、黄梅龙,尽管在当时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但其形状的不同却显示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远古图腾,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历史痕迹。由伏地平卧到昂扬欲飞,由纯粹的蛇身蛇头到蛇身牛首和蛇身马头,由无腿无足到前后两腿两足两爪,再到后世的四腿四足四爪,先民们充分发挥自己超凡的想象力,经过一步一步地艺术加工,使龙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丰满,越来越使人感到威武神奇和赏心悦目。

    三、周易之龙——潜龙勿用与飞龙在天

    当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发明了文字以后,就使得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有了真实的文字记载,“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也正由于有了文字,中华民族来自远古的龙图腾展翅翱翔,整体形象、精神内涵与时代风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达到了遨游四极、俯瞰八荒、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龙德配天

    对龙的各种形态最早也最完整的文字描述,是在“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周易》中。《周易》成书于商末周初,被称为诸经之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学典籍。《周易》将当时人们所接触和认识的自然界分为天、地、雷、火、风、泽、水、山等八种物质,其中又以天和地作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根本。此八种物质各有卦名,如天为乾、地为坤等。八卦之间又互相排列组合,产生了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再根据这种排列组合所得的卦象,来求神问卜,判断吉凶,解答疑难。事实上,《周易》是我国先民以卦爻变化形式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揭示和解释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变易规律,并将天道、地道与人道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了古代中国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

    《周易》六十四卦中,以天为先,以乾卦为首卦,乾卦六爻中,分别以龙的六种不同形态来比喻阐述,实际上是用“龙德”解释“天德”,以配天道。分析《周易》中将“龙德”与“天德”合二为一并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龙是沟通天人之际的神物,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先民们认为主宰自然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和人类本身生存发展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就是上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刚健有力,生生不息,公正无私,天命难以违抗。人们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顺应天道,而沟通天人之际,将上天的意志转达给人们的神物就是龙。因为在古老传说中龙神通广大,善于变化,“嘘为风雨,吹为雷电”,能大能小,能隐能现,小则藏形于微芥,大则弥漫于宇宙,龙具有天的一切品德;而且人们从黄帝乘龙驭天、“龙行九野”、“龙游四海”的传说中认为龙具有沟通天地的非凡神力,能够作为上天的使者传达上天的意志,给人吉凶昭示,以使人们更能顺应上天的意志达到应吉避凶、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

    (2)龙是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能实现人神相通的宗教功能。商代的宗教迷信观念与夏代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将夏代单一的“尊天”观念延伸为“尊天”与“尊神”相结合,发展为二元论,也就是进一步将上天人格化为自己死去的祖先,上天即神,神即先祖,其用意在于统治者神话自己的统治权威,强调自己的统治地位来自先祖的嘱托,来自上天的意志,因此神圣不可侵犯。而龙作为祖先的图腾,作为祖先确定的保护神,一身二任,既是上天的使者,又是祖先的象征,就再也合适不过了。因此,以龙为天,以龙为祖,就成为当时确定不移的宗教思想。

    (3)龙是号令风雨雷电的神兽,能保佑人们生活的富裕安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部门。《周易》中所表达的八种世界物质无一不与农业生产有关。当时的灌溉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自由种植和连年丰收的地步,只能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只能世世代代祈求风调雨顺。而在人们的心目中,龙起于江河大泽,所到之处风起云生,甘霖普降,千古以来有水神和雷神之称,所以人们以龙配天,以龙为天,表达了人们对上天恩赐的寄托,对神龙降雨的期盼。

    2、潜龙勿用

    在《周易》乾卦六爻的爻辞中,以龙之德象征天之德,为我们展示了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六种龙的身姿,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从深藏不露、韬光养晦的“潜龙勿用”,现身原野、大展身手的“见龙在田”,终日乾乾、自强不息的“君子之龙”,审时度势、修身养性的“或跃在渊”,到一飞冲天、遨游长空的“飞龙在天”,居功自傲、追悔莫及的“亢龙有悔”,谦虚谨慎、稳健中庸的“群龙无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给我们展示了纷繁多姿、气象万千的龙世界,最主要的是通过龙形象的描绘阐述,解释世界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鼓励人们顺应自然,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

    “潜龙勿用”象征自然四季的冬天,北风萧萧,雪花飘飘,天地一派萧瑟,植物失去了勃勃生机,动物处于蛰伏冬眠的状态。这个时候象征东方的苍龙,顺天应时,潜于深水,韬光养晦,等待春雷的召唤和春季的来临。这里也借以比喻生长在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有一个蛰伏期,必须顺应天时,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逆天而动。而人世间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也应该学习龙的这一品格,不愤世嫉俗,不计较功名利禄,隐居乱世,深藏不露,心如磐石,等待时机的来临。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其意为龙已现身田野,准备大展宏图,那麽就昭示着世间将会出现德高势隆,立身中正的大人物,按照孔子的说法,这位大人具有龙一样的品格,道德高尚,公正无私,行为谨慎,感化天下,恩泽万方。其实“见龙在田”也就是中国千古流传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地春动,春意萌生,万物即将复苏,苍茫枯黄的田野即将尽染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龙的现身,龙的抬头,即将开拓一年一度的生机盎然的新季节。

    乾卦九三之龙象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之德要象龙一样既要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进德修业,又要时刻保持谨慎细微的修养心性,真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如此则能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因为龙此时“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刚之险。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纯修下道,则居上之德废;纯修上道,则处下之礼旷。”必须居上而不骄,居下而不忧,才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其实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龙在此时正处于冬雪未尽、春寒料峭的交替季节,将飞而未飞,将现而未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有坚持自强不息,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有威有为,受用无穷。

    乾卦九四之龙象为“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说此时的龙仍处于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的蓄势待发状态,因其处于天之下,故一跃难以登天;因其居于深渊,故退居难以安身。但这种进退两难的状态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危害,修身养性、因势而趋仍然是立身之本和强身之道,能上则上,能下则下,只要审时度势,进退无私。龙的这一品德施行于人世间,就是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曙光就在前面。

    3、飞龙在天

    《周易》乾卦九五之龙象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韬光养晦的龙,修身养性的龙,蓄势待发的龙,终于等来了最佳时机,一飞冲天,遨游长空。此时龙的搏击长空就好像应运而生的大人物一样,同类之声遥相呼应,同样之气聚合成云,水流奔向潮湿低洼之处,大火扑向干柴堆积之处,云随龙而兴,风伴虎而啸,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万事万物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因为九五所描绘的龙象风云聚会,纯正阳刚,盛大辉煌,所以后世的皇帝们将登基即位称为“位登九五”,自称为“九五之尊”,祈求奉天承运,长治久安。一般君子具备了这种阳刚之气和纯正之性的龙的品格,也会人生道路顺利通达,事业蒸蒸日上。

    但俗话说“物极必反”,当龙展翅翱翔到至高至极处时,就会出现上九的卦象“亢龙有悔”。此时如果指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必然会心生后悔。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兴起到强盛、再从强盛到衰落的过程,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水满则溢,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当龙处于至高至极处时,虽然地位尊崇但并无实际权力,虽然高高在上但远离民众,虽然贤人在朝但无话语权,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油然而生,一旦有所作为必然后患丛生,追悔莫及。因此当人生达到顶峰,事业获得鼎盛时,必须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自警自省,自警自爱,独立思考,勤于政事,才能避免覆亡之危。

    乾卦中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龙象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出现群龙无首的状态,必然导致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为什么爻辞在这里反言吉呢?这里龙既然代表天,而天之道在于损有余以补不足,天虽然生成万物,但从不志得意满,从不居首自骄,居功自傲。谦受益,满招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人生的准则,天道循环、四季交替是自然运行的法则,如果群龙个个顺天行事,不争功,不求名,相互谦让,肯定会惠风和畅,大吉大利。

    《周易》乾卦六爻中所阐述的六种龙的形象,充分展示了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无穷变化,展示了中华龙开拓创新的精神,刚正中庸的风采和谦虚谨慎的品格,并将此上升为天意的体现,落实为人生的规范,以龙为媒,与天相谐,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达到了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 万年 图腾 民族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