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捧出一颗滚烫的心

    时间:2020-05-13 07:58: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6年11月15日下午,根据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部署,《当代党员》编辑记者走进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恳谈会暨2007年办刊调研会的第二站——荣昌县路孔镇。

    “党刊工作者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了黄槐花香,又给我们带来了书香。”荣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瑛的开场白,活跃了恳谈会的气氛。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机关党委书记李利民对党刊编辑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目前已形成了‘四刊一网’的发展态势。作为市委机关刊物的《当代党员》,其宗旨和任务就是面向基层、反映市委中心工作和基层的实践,我们怀着诚恳的心情来倾听大家的意见。”社副总编李学光的一席话表明了党刊的诚挚态度。

    《当代党员》编辑部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刊物近两年来,在社总编会领导和悉心指导下调整办刊思路,推进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

    来自荣昌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的10余位热心读者代表踊跃发言,对《当代党员》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年愈七旬的老干部谭绍西第一个发言:“我认为《当代党员》是一本难得的好刊物,版面轻松,栏目丰富,文章精细,实在,有很强的指导性、可读性。”

    谭老的一席话在代表中引起了共鸣,大家普遍认为《当代党员》可读有用。昌元镇白象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富宾说起党刊的可用性时讲了一个故事。他刚到社区时,不知工作从哪里入手。有一次召开党员大会,按照花名册,他叫人准备了100多根凳子,结果稀稀拉拉只来了20多个党员……后来,他从《当代党员》中吸取经验,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党员们的积极性,如今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荣昌县委组织部电教科干部殷贤华用“三性”概括了《当代党员》的变化:“一是导向性强,市委工作重心是什么,刊物就宣传什么;二是可读性强,通讯具有较强的现场感,以小见大的写法随处可见,大家普遍反映比较爱看‘特别策划’和‘特别报道’;三是可用性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在写文稿时,‘当代风采’、‘公仆情感’和‘党建新苑’就使我受益匪浅。”

    针对《当代党员》的不足,与会代表怀着对党刊的深厚感情,纷纷建言献策。

    谭绍西建议:《当代党员》要多反映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多反映“双带典型”;多介绍一些党的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基层组织的经验。路孔镇党委书记吴强希望《当代党员》介绍一些特色镇,围绕“新农村建设”抓一些好的点子、经验,供乡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广顺镇党委书记潘英希望党刊介绍一些农村实用政策性知识及各种法律法规,建议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开设一个论坛,说实事,出实招。荣昌县外宣办副主任黄海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当代党员》的权威性,让深的更深,浅的更浅,为各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宣传,编辑部应到区县多走走,多交流,多沟通……

    虽然天气渐凉,但读者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却在编辑记者心中升腾起一股股暖意。李学光副总编代表社总编会和所有编辑记者感慨地说:“谢谢大家,你们个个都捧出了一颗滚烫的心;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已经心中有数,明年《当代党员》将在办刊质量上更上一层楼,以答谢大家的厚爱。”

    陈瑛在总结发言中说:“今天党刊社的编辑记者到荣昌来调研,是‘服务发展’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相信《当代党员》在新的一年里,会越办越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一颗 滚烫 捧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