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卓还来:抗战胜利前夕殉国的外交官

    时间:2020-04-05 07:50: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相关链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血案。他们置国际公约于不顾。悍然杀害了拒绝投降的中国驻山打根(今属马来西亚沙巴州)领事馆领事卓还来。

    本文作者之一卓以佳是卓还来烈士的女儿,1942年1月,年仅三岁的她随父母一同被日军关进集中营。以髫龄时期的模糊记忆为线索,卓女士遍寻相关档案史料,并根据父亲当年的难友和对他施以援手的东南亚侨胞的回忆,委托杨新华先生执笔,真实再现了卓还来生命中那段不屈的最后岁月。

    勤学深造,受命于危难之时

    卓还来,福建闽侯(今福州)人。1912年5月6日出生,乳名闽闽。其父卓宣谋(字君卫)曾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参事多年,抗日战争时期,随国民政府内迁到重庆,1950年因癌症故于上海。卓还来的外祖父聂缉槼,字仲芳,清朝时历任上海机器制造局总办、苏松道台、江苏巡抚等职,是中国较早引进纺织机械兴办纺织工业的实业家。卓还来的外祖母聂曾纪芬,是曾国藩的满女。她儿女众多,卓还来的母亲聂其纯(字筱舜)排行第八。

    卓还来12岁以前,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亦随家教习读经书,一些古书古训和诗词歌赋,尤其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和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名言警句,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北京汇文中学毕业时,卓还来荣获文科榜首,以“成绩优异”被保送进燕京大学。

    在大学,他主修政治,尤其注重国际法。他的英文基础非常牢固。之后,他又开始学习法文。一位教法语的女教师,很喜欢卓还来聪颖好学的精神,力劝卓还来留学法国。卓还来对赴法留学也很向往,他认为:“研究政治,必取资于欧洲,而外交尤重法文。”

    1933年,卓还来以“荣誉生”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士学位。接着,他报名参加出国留学考试。法国巴黎政治学校是一所著名的国际法学学府,对新生的素质要求相当严格。是时,该校在北平招生,报名者80多人,唯独卓还来是中国人。发榜时,卓还来名列第一。然而,因为学费昂贵,家中负担重,难以支付。他的父亲卓宣谋闻讯后与外交部友人商量办法,友人们都勉励其不可放弃儿子求学深造的机会。外祖母也予以资助。在各方支持下,卓还来终于如愿以偿,赴法留学。次年,他学习优异,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奖学金,自此,学费无需家中筹措。最后他以优异成绩从法国巴黎政治学校毕业,并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中法越南的争执》。之后,他又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国际关系。

    三年后,卓还来学成归国。这时,他已24岁,在外交部任一等科员。第二年(1937年)卓还来离沪赴越南西贡任副领事。

    卓还来赴任时,正值中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政府西迁重庆。但卓还来忠于职守,工作井然,一如既往地抚慰侨胞,联络国际友人。1938年初,中国驻越南西贡领事方贤淑投靠汪精卫,西贡领事馆的馆务工作遂由卓还来代理。卓还来素有学者风度,处理馆务和侨务时,以胆大心细见称,深为当局赏识。工作之余,卓还来手不释卷,对越南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研究甚深,经常以研究所得撰写论文,发表于中外学术刊物。在任职期间,他先后著有《各国在华租借地问题》、《中法战争之起源》、《越南之政治组织》三部书。前两部为法文本,后一部为中文本。中国外交部派员分赴南洋考察领事馆人员工作情况时,卓还来以工作成绩优异而深得嘉许。1940年7月,卓还来调升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州地区旧称,首府曾是山打根)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兼管沙捞越华人事务。1941年4月29日至5月7日,卓还来第一次巡视沙捞越侨情,受到侨胞热烈欢迎。

    面对强敌,忠贞不屈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大举向东南亚各国进攻。

    1942年1月,日本占领英属北婆罗洲,1月19日进入我国驻山打根领事馆。领事馆人员来不及撤退,被日军包围。国旗高悬,卓还来镇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日军杀气腾腾,以刺刀加于卓还来颈上,迫使他合作,却遭严词拒绝。日军又索要领事馆档案材料,卓还来早已将重要文件付之-炬,遂手指炉灰对日军说:“全部在此,可以取去。”日军大怒,当即将卓还来逮捕,关入盟军战俘营。随习领事杨登程、主事厉鼎元等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而遭毒打,厉氏牙齿被打落9颗。卓领事的夫人赵世平女士和他们的两个孩子:3岁的女儿以佳(英文名叫爱狄丝)和6个月的儿子以强(英文名叫艾弟),连同主事厉鼎元的夫人则被关进妇女集中营。

    日军逮捕卓还来领事的目的是想强迫他们脱离中国政府,加入投降日本的南京汪精卫伪政府。日军认为,如果卓氏肯就范的话,会对东南亚华人社会带来重大影响,日军可以比较容易地操纵和统治广大华侨。

    在被监禁的最初几个月里,日军严密监视,并威胁道:如不投降,他们连同妻儿将难保性命;如果肯合作,则可获得自由和优厚的生活条件。然而,一切威胁利诱,均告失败,卓还来以凛然正气,断然拒绝合作。

    移禁古晋集中营

    1942年9月,卓还来及家眷和领事馆人员共7人被转移监禁。主事厉鼎元的夫人在监禁初期生一女,初降人世,便入囹圄,可谓凄惨。7人被押解至沙捞越首府古晋,囚禁于离市区约2里的巴都林丹俘虏营。该营占地甚广,有房屋数十间,沙捞越各地外籍俘虏均监禁于此,约数千人。

    卓还来在俘虏营中自备枕、衣、裤、箱等物,每天吃的仅有稀粥、番薯,还被驱赶至附近草场从事苦力劳动。他身心备受摧残,胡须满面,形容憔悴。古晋当地华人,因感于卓还来1941年巡视古晋之精神,时常设法私给食物接济。

    卓被禁期间,日军仍然威胁利诱,令其降服,并要卓出面领导华侨与日军合作,但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1944年1月,英籍俘虏百余人被日军迫往离古晋市区约两英里的石角路砍伐林木和修路,当地侨领丁尊三的三儿子丁道尧时年17岁,常与他们相遇,时间一长,相互渐渐熟悉起来。一天,一英籍军官私下交给丁道尧一封信。信是卓还来和前沙捞越辅政司英国人李高洁联名写的,大意是希望丁道尧时常能提供食物及战讯形势消息,并嘱其放于某约定地点土窟中,然后取回由卓还来译成英文给英俘传阅。当时,日军将古晋改名为久镇,出版一种华文报《久镇日报》。该报虽为日军所办,但在战争后期,报纸的字里行间,时常反映出日军的败讯。此项秘密往来,坚持数月之久,不意于1944年5月,被防守集中营的爪哇籍士兵发现并报告给日本宪兵。暗中传递信息事败露后,丁道尧被抓,拘于古晋市区日宪兵队部,备受酷刑,无奈供出始末。卓还来及6名英俘随即被严刑审问,日本特务主任垣本准尉拷审卓还来时,声色俱厉:“中国重庆政府行将垮台,英美联军也一蹶不振,日军胜利在望,你不投降,别无出路!”卓还来镇静地回答:“我深信盟军必将获得最后胜利。就是在你们主办的报纸的字里行间,不是也常常流露出日本战败的消息吗?”为进一步达到目的,日军对卓还来未加酷刑,在宪兵部监禁两星期后,又继续关押、审讯了四个星期,最后不得不押回集中营拘禁。卓还来的夫人赵世平在丈夫被审讯的一个星期后,接到卓传来的口信:“我问心无愧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我的人格没有玷污,我是和光荣同在的。”

    迁禁亚庇监狱

    1944年9月间,卓还来与丁道尧以及8名英美俘虏,由沙捞越首府古晋的巴都林丹集中营迁禁到北婆罗洲亚庇监狱。

    亚庇,是一个有光荣抗日历史的地方c 1943年10月9日,声震东南亚的亚庇“神山游击队”在郭益南等人领导下,揭起抗日旗帜,当天占领亚庇。次日是国庆节,有数千人参加庆祝活动。游击队日益壮大,由开始的300余人发展至千人以上。不久,遭日寇围剿,郭益南被捕。1944年1月21日郭益南及被逮捕的抗日分子176人,被惨杀在亚庇必打卡路五里半火车铁路旁。此后,游击队不断遭日军洗劫,华人及当地居民财产损失无法计算,牺牲者在2000人以上,这就是震惊东南亚的“十月血海”事件。

    虽然是处在日寇的铁蹄下j随时都有丧生的危险,但亚庇的侨民,仍然时常接济被囚禁的俘虏们。医生李道生常受命诊视狱中病人,得知卓还来领事亦囚禁其中,便时常送来食物和药品。盟军飞机轰炸亚庇监狱,卓领事被燃烧弹灼伤面部、右耳及手部,李道生到监狱亲为敷药,不久即愈。

    婉拒侨民营救

    1945年初,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为避开盟军轰炸,日军将卓还来等移禁保佛。同被迁往保佛的还有4名英美籍俘虏:克拉克(华文名称李高洁),沙捞越辅政司;使徒克司,山打根医生;卫伯,马尼拉工程师;麦唐纳,古晋种植家。

    当时监狱分为两部,未判决之囚犯,禁于军政监房,待遇极苦;已判定之囚犯,移禁于民政监房,较为自由。卓领事初禁军政监房,后移民政监房。在民政监房,和卓领事同囚一室的有黄永清、李英华、林日庸等人,还有英美籍囚犯10多人。室小人多,十分拥挤,想交谈非常困难。监房工头巴扰、欧麻为卓的精神所感,对卓比较照顾。他们为卓寻得一铺,与黄永清、林日庸的床位接近,以便于交谈。据黄永清事后回忆,卓领事与他们之间友谊很深,与李高洁感情最好,几个人经常在一起交谈。黄永清、李英华还常为卓领事洗衣服。每天卓领事在监狱附近锄草做工,而黄永清等其他囚犯则需挖防空洞、种植蔬菜,较为辛苦。他们的食物由黄永清的儿子全兴、李英华的儿子维纪、林日庸的妻子等轮流分送,大家共餐,不分彼此。营养也有改善,卓还来的身体稍有复原,不似在古晋时的形容枯瘦之状了。

    当地有一名华侨医生,叫王逸生,久仰卓还来之名。卓被押解保佛不久,王逸生即去医院为其诊治疾病。除常供给膳食外,还将外间新闻告知卓还来,安慰其心。当时盟军继续轰炸,囚犯们时常到附近躲避空袭,行动比较自由,王逸生等侨民计划掩护卓还来逃离监狱,卓却语重心长地劝慰大家:“有你们帮助,我要逃走是很容易的。可是。有双十节游击队事件的教训,日军找不到我,全地区的华人可能因此遭殃。我在监狱里受苦已近4年,艰苦生活也过了,现将接近和平与世界停战的时候,我不应该抛弃你们而逃走。”之后,又勉励王逸生等人说:“不要灰心,不要忘记祖国。祖国是不会忘记我们的。要耐心地等待胜利的来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

    4月中旬,日军为避轰炸,又将卓还来与英美籍4人转移到根地咬(今属马来西亚沙巴州)c据丹南中华小学校长杨复初以及华侨青年会报告:当时押解卓领事一行5人,有敌警务科人员数名及马来警察数名。到达丹南车站时,敌人防守甚严"卓领事精神饱满,与同行的英美籍俘虏谈笑风生。卓领事身穿白衬衫,上套绒背心,黄斜纹短裤,背一只热水壶。卓领事与4名白人进膳于树荫之下。未到1小时,即上车赶路,经文那纳转往根地咬监狱。

    根地咬机场的枪声

    根地咬地方华侨协会的郭益光曾与卓领事等5人同囚一室,他回忆说:狱中初时行动较自由,工作甚为轻松,随时可以在县署附近行动,但伙食必须自行料理。杨美如、谭双喜、谭广、刘慕娇、谭福孙、王富民、汤植南、何永连、曾生等侨民,不避艰险,暗送食物用品。卓领事廉洁自持,除自用外,多却不受。病时,则有医生陈兴盛亲侍汤药;洗濯炊事则由郭君之母承担。卓领事对这些见义勇为、难中相助的人,用本子一一记下名字,对郭君说:“俟光复后,得当以报之。”

    1945年5月间,盟军轰炸根地咬-机场。日警强迫卓还来等人于深夜往机场填铺被炸弹坑,卓虑及敌人把机场作为军用,便予以坚决拒绝。他致书给日警当局,陈述自己是拘留犯,而非战争俘虏,不应如此虐待。但日警当局不但不予理睬,反而对他进行辱骂。及至6月16日,盟军轰炸愈烈,日军疲于奔命,忙于疏散机关,卓还来由当地警察带往附近山林躲避。是时,当地侨民自愿带他逃走,却又被卓婉拒,他不愿X脱险,而殃及同囚难友和当地侨民。

    1945年7月1日,敌酋以卓还来被判苦役期满,准予自由行动,卓乃寄居根地咬华侨何永连家,但仍受日军监视。过了几天,卓及英美籍4人并郭益光等,又被日军拘禁于根地咬附近的布鲁西留小村。此刻,杀机四伏,残暴的日军蓄谋已久的行动就要付诸实施了。

    7月6日凌晨3点半左右,根地咬日本警察长阿部木内中佐、芥山光谷中尉持火炬来到监狱,唤醒睡梦中的卓还来和英美籍4人说:“盟军轰炸各地,恐不安全,你们迅速收拾行李,暂避兰斗。”卓知道形势不妙,但仍镇静自若。郭益光及其母动手帮助他收拾行装。临行前,卓对郭益光说:“盟军到,速将吾等行止报告,再会!”

    5时许,根地咬机场附近丛林枪声大作,中国优秀外交官卓还来领事及英美难友4人被日军枪杀。再过数日,便是日军溃败投降之日,惜乎卓领事黎明之际,惨遭杀戮。

    1945年10月4日,盟军着手调查卓领事及英美籍4人失踪情形。纳闽民政团派北婆罗洲亚庇省长伊凡乘飞机前往根地咬实地调查。调查报告中说,据监狱官交代,7月6日晨3时,日本警官传命至狱囚宿舍,唤醒众囚。宣称将卓领事及英美籍4人移往浪纳(兰斗),既不许用餐,复禁止携物,步行出狱外至一商店前,日警即将此5人交与守候在那里的日宪兵,用大汽车载去。是时并无土人警察相随。约5时半,突闻机枪声,继以步枪声从机场方向传来,究不知如何结果。又据土人警察证明:当时,他们经过飞机场附近,见有日军数人与5人并立于广场上。日军发现有人窥视即行驱赶。他们离开现场数十步,即闻枪声发作。

    相关热词搜索: 殉国 外交官 抗战胜利 还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