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惠特曼的《草叶集》与李娟的散文集

    时间:2020-04-27 08:02: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惠特曼的《草叶集》和李娟的散文集具有同样的美学特征,不像是音乐而像是纷乱的鼓声,不像是有严密逻辑的组织而像是某种同类项的集合,所写的不是伟人、英雄而是平凡的芸芸众生,不是极端、危机的时刻而是最普通的日子,但惠特曼和李娟通过坚决地罗列这些表面上看似无足轻重的事物,深深地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并且我们只有大段地读、连续多篇的阅读才能发现这种富有震撼力的美。

    关键词:普通人 日常生活 美学特征

    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歌的创始人与中国当代散文作家李娟(1979— )从时间和空间上说永远不会产生交集的两位作家,在读者的阅读感受中却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联系,打开李娟的散文集,就像打开惠特曼的《草叶集》,使我们想到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堪耶纳对《草叶集》的赞美:“繁多中之一致的魅力从未曾这样完全地这样独到地被人感觉到;不是鲜花而是草叶,不是音乐而是鼓声,不是组织而是集合,不是英雄而是一般人,不是危机而是最平凡的时刻;而凭藉坚决地罗列这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凭借努力对我们指出一切东西不过是一个流动而无结构的整体的暂时悸动,他深深地激发我们的想象,我们也许不想爱这种力量,但是,我想,我们必定在内心里赞美它。不论我们在这种可怕的平等对待中看出了什么实践的危险,我们的审美能力却不能谴责其真实的效果;它的特权是让反对派喜爱它,而且能够发现纷乱状态是崇高的,而不断地使自然显得美。”[1]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桑塔耶纳的文字,那是因为这段论述字字切中李娟散文的要害。如果你在某个咖啡店、快餐店漫不经心地翻阅时尚杂志,可能会偶尔会撞见李娟的一篇小小的散文散落在那些指导人如何节食瘦身、如何穿衣打扮、如何青春永驻的纷繁文字中,她的这一篇散文也许仅给你留下素朴的小清新之感,但是如果你打开李娟的散文集,不论是《阿勒泰的角落》,还是《我的阿勒泰》,甚至是被称为一部长篇纪实散文的《冬牧场》,只要你一口气连续读十篇以上(李娟的每一篇散文都不长),你会猝不及防地感受到李娟带给你的震撼力,这时似乎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似乎量变已经化成质变,也就是说李娟的每一篇散文单独拿出来也许并不怎么起眼,可能不会让你感到眼前一亮,但累积到十篇以上绝对让你感到惊艳,就像约翰·布罗斯在他的《惠特曼研究》中所指出的:欣赏惠特曼的《草叶集》时“需要一个辽阔的远景。你可不能将脸凑近书本去瞧。你必须抱着一种宽宏的气度,一种与它本身相称的博爱和信念去接近它。”[2]布罗斯将惠特曼的诗比做一片森林,一块田地,一条公路,远景,远景,到处都是远景,好像惠特曼是从飞机上进行观察,又从飞机上进行写作似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读惠特曼的诗,要大段大段地去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他的诗歌之美。因为没有哪个诗人像他那样,单独的短语、意象乃至诗行是很少说明什么的,这也几乎完全适合李娟的散文,在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中有几幅图片,很能说明惠特曼的诗歌和李娟的散文的美学特征。第五十六页的名为《夏牧场上的家》一幅:一片墨绿色的森林和青青绿地上的不知道名字的大片小黄花,第六十一页的《丰饶的夏牧场》,远景还是森林,近景是一大片绿色小植物,它们的顶部开着白色的小花,朵朵昂首挺胸,还有第一百二十九页的名为《深山里的湖》,湖的周围全是粉紫色的不知名的小花,让人想到满天的繁星,还有第一百三十四页的名为《紫花苜蓿的海洋》,总算知道小花的名字了,应该是开着小紫花的苜蓿,从图片上看,这一大片苜蓿花一直开到天边,开到和远处的蓝天白云相接。这些图片可以说是李娟散文的图画文字,也可以说是惠特曼诗歌的图画文字,形象直观,栩栩如生。

    惠特曼创作《草叶集》的背景也与李娟创作散文集的背景有相似之处。惠特曼出生在纽约长岛一个名叫西山的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和木匠,他家除从事耕种外,还专门饲养牲畜,诗人的外祖父就经常养着漂亮的纯种马匹。在惠特曼不到五岁时,他的全家迁到布鲁克林附近,当时那儿是一个小城市,因此,惠特曼在青少年时期既熟悉了城市及其生活,又熟悉了乡村和农民生活。十一岁时,他离开学校做勤杂工,接着成为印刷工学徒。十七岁的惠特曼当上了排字工人,印刷工作引导他走上新闻记者的道路,在三十一岁前,惠特曼一直保持纽约报纸的记者、社论作者和编辑的多重身份。李娟于1979年出生在新疆,用她的话说,“小时候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一个以哈萨克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度过一大段童年。在我的少女时期,我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后来我离开家,外出打工,继而在阿勒泰市工作了六年。”[3]而这六年的工作大多是临时性的文字工作,也就是说惠特曼和李娟都相对较早地走向了社会,两人几乎同样熟悉城市和乡村生活,从事的工作也都与文学、文字相关。

    惠特曼的《草叶集》于1855年问世时,它标志着一场诗歌革命,它响起的是新的本土声音,像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一样鲜活而大胆。《草叶集》从形式到内容均打破了诗歌的所有规则。惠特曼抛弃传统的格律,写有节奏感的自由诗,像口头表达一样灵活,结构上采用平行法,行文重视重复、关联和比喻,其核心是一种变化多端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最有效地折射了热气腾腾的美国生活。而李娟在与母亲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的同时开始写作,出版多部散文集,获得奖项有2006年第二届天山文艺奖、2011年度人民文字奖等,她的文字是一种天才般的鲜活文字——机灵、活泼、朴实、明亮,是学校里的老师教不出来的,既清晰自然而又含蓄蕴藉、不落俗套,让人过目难忘,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李娟和惠特曼作品关注的内容是相同的,那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此,惠特曼曾骄傲地这样说,我多么幸运地很早就被抛到平凡者的世界上,“劳动的男人和劳动的女人始终寸步不让地存在于我的每一页作品中。我要用古希腊和封建时代的诗人们所赋予他们笔下的神一般的或贵族出身的人物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境界,来赋予美国普通的民主个人。”[4]惠特曼的这种思想感情体现在《草叶集》中那个“自我”的身上,便成了“草叶”所象征的芸芸众生的代表。而李娟也曾这样表白过:阿勒泰的马、一只猫、牛,还有春天的荒野、一条路、还有外婆、汉族和哈萨克族的孩子,乡村舞会和弹唱会、酒鬼,还有裁缝和小杂货店的艰苦营生,以及游牧的哈萨克族人……唯有以这一片深厚的大地垫在文字后面,才能使她的讲述充满底气和信心。的确,不论是惠特曼还是李娟,他们笔下的人们与我们一样是平凡的,渺小的,甚至是卑微的,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一样是平淡地、琐碎的、甚至是庸碌的,但人的总体构成主要是普通人、平凡人、而不是名人、伟人、英雄,这些普通人、平凡人都在严肃地守护着一种信念、道德和尊严,可以说不论是惠特曼还是李娟都致力于“为普通百姓画像、立传、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5]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抽象的人还原为具体的、有血有肉、各不相同的个体,这样的普通人、平凡人突破了政治中心话语框架,体现了他们平民主义的美学思想。

    中国,在惠特曼的《草叶集》中曾以它的江河山岳、古庙皇宫、市集民众以及孔夫子的名字出现过。实际上,惠特曼是关心和尊敬中国的,把它像印度那样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甚至觉得自己会去亲近他们,与他们成为同胞和相爱者。惠特曼的这个愿望尽管要到他去世后将近三十年才得以实现,但他毕竟是中国最早介绍的美国作家之一,而且是迄今为止对中国新诗运动影响最大的一位美国诗人。王佐良谈到惠特曼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时曾这样写道:“郭沫若师法惠特曼,别的年轻中国诗人又仿效郭沫若。中国新诗里的豪放传统从此开始,而豪放在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里很快就从诗人的个人咏叹发展为民主的、群众性的强大歌声。”[6]当然李娟主要写散文,并且李娟的散文似乎和豪放这个词不怎么沾边,但我们读李娟的散文时总能感到惠特曼《草叶集》的遗风余韵,这昭示着惠特曼超时代的意义吗?抑或是两位不落俗套的作家冥冥之中的息息相通?

    注 释

    [1]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75-76页。

    [2]转引自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3]李娟:《我的阿勒泰》,自序,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4]惠特曼:《草叶集》,李野光译,《十一月的树枝》序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第557页。

    [5]黄书泉:《生活空间》的人文精神,载《读书》1999年第5期,第19页。

    [6]转引自李野光:《惠特曼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4页。

    参考文献

    1.李娟:《阿勒泰的角落》,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

    2.李娟:《冬牧场》,新星出版社,2012年。

    (何玉蔚,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 草叶 散文集 惠特曼 李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