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浅论小农经济与中国近代化

    时间:2020-08-14 07:54: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众所周知,与其他经历社会转型的国家不同,在滔滔前行的时间长河中,中国封建社会漫漫长长,占据宏大的篇幅。而在封建势力的反扑下,中国近代化的曙光微弱至极,且姗姗来迟。

    关键词:小农经济;中国;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21-01

    我们有必要去仔细思索,作为封建社会的典型代言人--小农经济与中国的近代化在内部到底有何纠葛?难道小农经济仅仅是遏制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吗?

    1.身处华夏,根基甚固

    中国屹立世界东方,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专制统治可集全国上下之力,聚全国上下之心,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同时,由于最上层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政令的执行在下达的过程中有信任的保障,有民心的基础,因而行政效率也算不得低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毋庸置疑,小农作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和军队的主要来源,小农经济则是封建政治的根基。正是因为小农经济的稳固性,在自然五风十雨的时候,决定了其供给具有自给自足性。也就是说,在小农经济当家做主的时代,生产的物品完全可以自己自足,除去要上交的部分以后,虽绝对称不上富足,但是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是绰绰有余的。倘若在种植的过程中,女主人和男主人别出心裁,勤劳肯干,选择从事简单的手工业生产,那么生活的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所以,把中国历史拉短减缩,我们也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小农经济的两面性。因而,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国近代化,小农经济的作用也应当是存在两面性的。

    2.前行途中,小农阻隔

    从近代化一开始的途中,小农经济可谓是块难以撼动的巨石。究其根由,不过有二:

    2.1 统治者对社会底层的绝对统治不允许产生新兴的经济萌芽。陈旧的小农经济在客观上给予统治者千余年的物质供给,让统治者确立了"以农为本"的立国大纲。新兴的政治模式、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民主科学思想,从客观上是可以促进中国古国与世界接轨,因此长足发展的。但是,民众是沉浸在当局者迷之中,统治者也不会有如此高屋建瓴的意见。任何社会现象的变化,都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我们再度思索,商鞅变法之时的重农抑商,明清之时的闭关锁国,都是对于农业的呵护,都是封建统治无法言喻的自我反扑。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遭遇旧事物的阻挠,并且因为新事物的力量积蓄远不如旧事物的攒蹙累积,因而落于下风,总是不甘,也总是无可奈何。

    2.2 国家细胞--家庭拒绝产生新的调整变化。真正的社会组织,在农村,是家庭体系,所谓宗法组织。在城市,行会是主要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农村中的家庭组织世代为耕,极少变动,还是城市中行会偶有工商,互相扶持,互相限制,都是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和延续的重要纽带。《易经》有言:"穷则变。"倘若每个个体存在在这样安定静好的传统中,自然不存在"变"的思想。更有甚者,我们回想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组织的变动。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耕织分离,生产产品商品化。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在挣扎。他们不适应,他们破产,他们流离失所,他们颠沛流离。在西方文明悍然欺我华夏,虏我通报的危急时刻,当不变则亡,变则得强的时代背景下,小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牢固还要顽强--不愿抵抗,怯于抵抗。

    3.前行途中,小农基础

    中国的近代化,绝不是自我突破的结果,而是被动接受外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的过程。因而,反观之,我们不仅仅只看见小农经济中的"小",也应该看到"农"。小农经济不仅仅是封建统治的代言人,更是安稳生活的推动者。从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中,小农经济可以为我们解决前两条。在维持温饱之后,我们才有权利说出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在社会生产中,农业的产物,不仅仅只有粮食。棉,麻--都是工业最初发展的原材料。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小农经济自身的坚固存在,我们的近代化发展是不存在物质基础的,应当只变成了无用沙塔,空中楼阁。举例来说,美国作为世界工业产值第一大国,除了科技先进,政策保护之外,农业第一更是重要条件。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消弭,但是却不是于一朝一夕之间。我们在埋怨它的落后呆板时,也应该理解这背后的苦心。它像是个垂垂老矣的老者,遭受重击,苟延残喘,对于中国,却犹存几分不甘与不舍。它望着自己存在的土地,望着近代中国人躁动的流窜。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在鸦片战争之后,如果小农经济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等待中国的将是什么?要知道,此时的中国并不具备真正实现近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即使小农经济不见了,又能怎样呢?封建统治仍然存在,封建意识没有消亡。然后我们大力发展工业,产值连年飙升,却成为政治上的弱智,思想上的顽固。想必那时候我们自主进行反思,再度进行政治和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应该是难上加难了吧。没有人會在生活富足的时候去思考自己流落街头,同理,一个国家也极少在物质充分的时候去思考自己如何变革。对于近代化,适合温水煮青蛙,如若过于冒进,必定是欲速则不达。

    所以,小农经济的抵抗更像是一种缓冲,它给予中国变化进步的时间。

    4.辩证观之,方得真知

    依我之见,中国近代化的实现是以小农经济的成果为物质基础,以小农经济的消亡为发展过程,以小农经济的消亡为进步标志的。

    仿佛相依相生,却又相分相离。

    但是正是因为这两者矛盾纠葛的存在,我们才能看见--仁人志士洒落热血,为之奋斗;我们才能看见--近代的太阳冉冉升起,华夏腾飞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小农经济 中国 近代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