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临夏地区文物考古历程综述

    时间:2020-08-24 07:55: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临夏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富集、出土文物众多。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临夏地区先后开展了多次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丰硕。本文主要梳理了历次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

    [关键词]临夏地区;文物考古;文化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31-02

    临夏是我国最早组织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这里史前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出土文物文化类型众多,其中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及齐家类型等七种文化类型都因在临夏地区首次发现而命名,足见其在中国彩陶文化领域里的重要地位。

    1923~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以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身份,在甘肃、青海等地调查发掘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遗址。1925年出版《甘肃考古记》一书,把甘肃史前分为6期,即齐家、仰韶﹙半山﹚、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在甘肃考古期间,安特生对临夏州广河县齐家坪、半山﹙瓦罐咀﹚、王家、边家沟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并以广河县排子坪乡地名,命名齐家、仰韶﹙半山﹚两种文化类型。

    1945年5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夏鼐带领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到甘肃省敦煌、宁定、民勤、武威、临洮、兰州等地,对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及汉、唐时期的遗址和墓葬进行考古发掘。调查邑内宁定县阳洼湾两座齐家文化墓葬后,发表了《在齐家文化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考定》一文,并纠正安特生分期年代上的错误,第一次确定仰韶期﹙半山﹚年代早于齐家文化。

    1947年6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文物学家裴文中,以民国政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研究员身份,与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朱泰恒等在甘肃省临洮、洮沙、临夏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共发现22个文化遗址,其中有宁定县齐家坪、石咀、董坪、上三甲集、格子、临夏张家咀、崔家庄等地遗址,并撰写了《甘肃史前考古报告初稿、临洮临夏附近史前人类遗址调查简报》,将安特生所称的仰韶期改为“马家窑式”,并首次发现齐家文化白石灰住地等。

    1952年9月,中央文化部、西北文化部、敦煌文物研究所筹备的以西北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处长赵望山为团长,中央美术院教务长吴作人和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为副团长的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炳灵寺石窟进行调查,共发现洞窟36个,佛龛88个,最早为北魏“延昌二年”﹙513)建造的第80号石窟,并充分肯定炳灵寺石窟的历史价值。

    1956年春,东乡县唐汪乡虎浪村农民在山神地植树时,发现陶器19件。经甘肃省黄河水库考古队安志敏调查研究,发表《略谈甘肃东乡唐汪川的陶器》一文,并将具有独特风格的陶器命名为“唐汪式”陶器。从1956年起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有计划地对临夏州各县进行普查,临夏县发现文物地区7处,永靖县发现文物地区9处。

    1956年5月15日至6月16日,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和由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安志敏率领的甘肃队,对永靖县刘家峡库区及其附近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和墓葬176处,总面积1168万平方米。

    1957年10月,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在临洮、临夏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古代遗址44处。

    1959年4月,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在谢瑞琚带领下,从永靖县孔家寺开始考古调查,往北直到八盘峡附近,同时复查孔家寺和罗家川附近的遗址,新发现古文化遗址28处,其中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17处,齐家文化8处,辛店文化9处。

    1959年4月,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在永靖县唵集乡范家村遗址进行复查挖掘,开探沟3条,发现窑洞3个,出土大量陶片及石斧、石刀、骨针、骨锥等遗物。9月,甘肃省博物馆对黄河寺沟峡水库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调查,调查遗址7处,其中甘肃仰韶文化4处,齐家文化3处。同年8月25日至12月3日,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对永靖县莲花村莲花台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889.5平方米,探方33个,在黑头咀发现姬家川类型的房子1座,窑穴67个,石器44件,骨器65件,铜器2件,还有大量的陶片和一些完整的陶器等;在瓦渣咀发现张家咀类型窑穴152个,墓葬3座,石器122件,骨器126件,角器3件,铜器6件,还有大量陶片等。

    1959年10月22日至11月25日,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对州内永靖县张家咀村遗址进行复查及发掘工作,发现窑穴92座﹙其中辛店类型86座,齐家文化类型6座﹚,灰沟3条,人骨架1具,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同时,以此遗址命名为辛店文化张家咀类型。同年5月至11月,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对州内永靖县莲花公社大何庄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开挖7条探沟,54个探方,揭露面积1589平方米。发现房屋7座,居住面6处,窑穴15个,墓葬8座,“石圆圈”遗址5处,还有大量的随葬陶器和生产工具等。

    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上半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在州内永靖县莲花公社秦魏家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开挖探沟9条,探方25个,揭露面积1011平方米,发现窑穴73个,墓葬138座,“石圆圈”遗迹1处,还有大量随葬品和其他遗物。同时,以秦魏家遗址为代表,把秦魏家、大何庄时期的齐家文化命名为秦魏家类型。同时,清理大何庄汉墓39座,其中合葬墓2座,其余为单葬墓,均为竖穴土坑墓,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器物有碗、盆、罐等,还有“五铢”钱。

    1960年6~7月,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对永靖县白塔乡姬家川遗址进行发掘,共开7条探沟,17个探方,揭露面积675平方米,发现齐家文化房子1座、窑穴1个,还有石刀陶器等遗物;辛店文化房子1座,窑穴41个,墓葬1个,还有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陶器、骨器等生活用具。并将此遗址命名为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

    1960年9月22日至11月22日,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对永靖县西河乡扶河马家湾遗址进行发掘,共开探沟5条,探方6个,揭露面积248平方米,发现马厂类型房子7座,窑穴5个,还有石器、陶器等遗物。

    1963年4月8日至5月30日,甘肃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组织第二次炳灵寺古窟调查,共发现窟龛195个,并发现西秦乞伏炽磐建弘元年﹙ 420 ﹚墨书题记,比第一次勘察发现的北魏延昌二年题记时间提前近100年。

    1964年6月25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读《考古》杂志1964年第6期《甘肃临夏秦魏遗址第二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一文后,撰写《对临夏遗迹合葬墓的一点说明》一文 , 发表于1964年第8期《考古》杂志。

    1972年12月至1973年1月,临夏州文物普查队,在广河县进行普查试点,并举行出土文物展览。

    1973年6月、10月至12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与临夏州广河县文化馆组织发掘小组,对广河县黄赵家乡地巴坪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共发掘半山类型墓葬66座,出土遗物756件。

    1973~1974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广河县排子坪乡齐家坪遗址进行发掘,共发现齐家文化墓葬117座,房子2座,还有灰坑等,出土千余件随葬物,并出土珍贵的齐家文化铜镜、铜斧遗物。

    1974年1月,北塬曾家坡根平田地整地中发现古墓1座 。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为蒋斌,为明代河州镇守使。

    1975年8月至1976年9月,临夏州文物普查队在康乐县等地开展文物普查,全州共普查87个公社230个大队,发现文化遗址358个,征集文物2187件。

    1977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在东乡县东塬乡崖头生产队发现辛店文化墓葬,并清理发掘墓葬4座,陶器11件,属张家咀类型遗存。8月14日,临夏市城关公社永红大队邓家庄社员在红园体委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墓,经清理,为宋代仿木结构结构砖雕墓,出土土灰陶豆3件,陶罐3件,白瓷碗2件 。11月,临夏县南龙公社马家庄大队第五生产队取土时发现2座古墓,经清理,为宋代遗存,墓均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出土陶缸、陶碗等遗物。另发现“熙宁重宝”硬币1枚,“枹罕验治官”铜镜1面。

    1978年4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临夏州文化局、东乡县文化馆,对东乡县东塬乡林家遗址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发现马家窑类型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个,灰坑98个,出土石、骨、陶、铜器等3000余件,其中有著名的马家窑铜刀1把,还清理齐家文化房屋遗迹3处,墓葬1座,汉代棺墓1座,唐代土墓6座等。同年,临夏县南龙乡王闵家村社员发现1座古墓,经清理,为金代砖雕墓,墓主人为进义校尉王吉。

    1981年4月,临夏州博物馆会同康乐县文化馆,对康乐县边家林遗址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个,出土遗物1080件,并提出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

    1981年11月至1982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和炳灵寺石窟文化管理所,对炳灵寺姊妹峰、老君洞进行清理调查,分析断定老君洞建于北魏之前,唐代称为“唐述窟”。

    1982年4月至10月,临夏州文化局对全州文物遗址逐个进行“划定保护范围、建立保护标志、建立文物档案、成立保护小组”的“四有”工作,加强保护管理。发现新文化遗址23处。

    1983年4月,和政县达浪乡杨家庄社员发现古墓1座,经清理,为宋代仿木结构砖雕双室墓,墓砖涂有色彩。

    1984年6月,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方家村农民发现1座古墓,经清理,为宋代仿木结构砖雕墓,出土陶器等遗物6件。

    1984年7月至10月20日,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对临夏县莲花乡莲花台遗址和永靖县马路塬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在莲花台遗址共开挖探沟17条,发现墓葬18座,出土陶器、骨器、铜器等103件。

    1985年10月3日,临夏市城西红园新村基建中发现一座古墓,经清理,为明代砖墓,墓志铭两合4块,墓主人为明代西宁都指挥金冕,还在附近发现一处窑藏,出土瓷器、铜镜、砚台等明代遗物。

    2008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表明,全州发现古文化遗址82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处黄河上游的临夏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进入新石器时代,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农业部族开启了史前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齐家、辛店等文化进一步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相关热词搜索: 临夏 考古 综述 文物 历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