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顾晓鸣:“怪文化”凭啥这么流行

    时间:2021-01-19 07:56: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文化究竟是以正常面目出现,还是以怪异的脸孔示人,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唤醒世人的艺术欣赏力和创造力。怪诞并不是艺术家的随心所欲,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美学和文化学命题。真正有价值的怪,其实就是所谓的“神来之笔”。

    支玲琳:新年伊始,一首没有歌词、曲风古怪的《忐忑》在网络上爆红。有人说,在这个想象力缺乏的年代,唯有以“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的方式才能吸引大众涣散的眼神。于是,怪人频出,乖张风行。对此,您怎么看呢?

    顾晓鸣(复旦大学教授):我常说一句话:理解的,我们要支持;不理解的,我们更要支持。就像《忐忑》,无论怪到什么程度,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轻率当裁判,而是倾听、感受、理解——要在相互欣赏中形成互动,要让意见成为创作的一部分。要知道,现代文化的怪诞部分,往往就是公众参与的那一部分。像《忐忑》,众多网友、名人的争相模仿、多样化演绎,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传播力的一部分。至于文化究竟是以正常面目出现,还是以怪异的脸孔示人,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唤醒世人的艺术欣赏力和创造力。所以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生态来说,真正的“怪”,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有理由保持一颗欣赏和敬畏之心。

    支玲琳:一边是无字“神曲”风靡中国网络,一边是“不雷不休”的Lady GaGa已然登堂入室,成为美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代表,“怪文化”的流行是否也反映了网络时代的无奈:要怪,才能出位?

    顾晓鸣:我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社会允许你有标新立异的东西出来。二是在今天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吸引眼球的重要性。所以,怪文化的流行是“内外夹攻”的产物,使得每个人都锐意求新、求怪。但是也有可能出现三种结果,第一是创意非常怪,一般人看不懂,所以流传不了。第二是创意很不错,但被人看出是山寨、克隆的,也流传不了。第三是在合适的时间点上,受众有这样的需求,正好你又别出心裁发明了这种怪的东西,那才能形成真正的流行。这种怪要求是“破天荒式”的,是引领式的,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支玲琳:怪诞文化,其实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网络传播的语境下,如何避免从“神来之笔”沦为“博人眼球”,的确值得文化人和公众思考。

    顾晓鸣:孔子说得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再看毕加索说的话:“我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会了希腊罗马的古典绘画,但是我用了一生的精力,还没有学会儿童的绘画。”毕加索的素描功底很好,但是他后来搞怪,搞现代艺术,并不是为怪而怪,而是重回人的“赤子之心”,挖掘内心深处,从而想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表达方式和常规无法表达的意蕴。就如《忐忑》其实取材于戏曲锣鼓经,老旦、花旦、老生、黑头等中国传统腔,调以“后现代的方式”合成,反而可称返璞归真了。可见创新永远包含着“创旧”,总是人类创造物的“别出心裁”。

    (选自《解放日报》2011年2月10日)

    品读鉴赏

    近年来“怪”文化风靡一时,从周杰伦让人听不懂的乐调到龚琳娜的《忐忑》,煞是让年轻人激动了一把。在本文中,顾晓鸣教授从理论的角度阐释了“怪”文化流行的原因,它是一种文化“创新”,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和敬畏之心去面对“怪”文化。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问题是纲,内容是目,纲目结合,线索明晰,观点明了。

    相关热词搜索: 凭啥 流行 文化 顾晓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