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和谐世界”视域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时间:2021-02-05 07:54: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当今国际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的外交导向,表明中国将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实质性的行动。本文通过分析“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内涵及意义,探索在“和谐世界”思想指引下,我国外交政策的走向和发展。

    [关键词]和谐世界 中国 外交政策 和平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94-03

    建设美好世界,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当今国际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的外交导向,表明中国将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一、“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内涵

    “和谐世界”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构的重要体现。“和谐世界”理念倡导国际世界应该是人与人和平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它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建立民主、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

    (一)安全保障上: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继承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论调,强调和平是实现世界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关于安全保障的问题上,国际大家庭中任何一国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他国的接触和对话。离开了国际社会,国家也将得不到完全享有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机会。在“安全困境”的传统思维模式作用下,地区和国际社会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当中;单边开展反对传统威胁和平势力的行动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缺乏沟通的联合机制。因此,对于未来的国际安全,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鼓励通过协商、谈判等和平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二)促进发展上: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构建“和谐世界”,根本保障是实现地区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社会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开放、公平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使人人享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安全、经济的能源环境。

    (三)文明选择上: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实现振兴;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摩擦和隔阂,使人类和睦相处;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四)联合国改革上: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联合国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做出决定。联合国的改革也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推动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联合国应该通过合理的改革维护权威,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五)生态环境治理上:坚持环境保护,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提出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谐世界”在战略构想上第一次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把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当做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内在要求,深化了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在世界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课题。“和谐世界”倡导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维护世界生态和谐,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世界和谐状态的深刻理解。

    二、“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意义

    “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的最新发展。这一思想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外交战略思想,在实践领域中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中国对外关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和谐世界”是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前景勾勒

    中国政府提出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外部环境。当今世界,人类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命运日益具有共同性。同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利益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趋势也在不断加深,因而各国家与民族之间更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谐世界”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向往,是中国国内“和谐社会”建设的逻辑延伸与拓展,它倡导以和平发展为主导,为在国际社会构建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提供了具体而美好的方向,这是人类美好向往的真实展现。

    (二)“和谐世界”为我国外交实践提出了指导性方向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作为我国外交活动的原则性指导思想。这一基本原则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为有效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为准则,在当时的环境下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武装军事干涉内政的行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今天,在我国国家实力得以增强的基础上,“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对国际社会输出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在关乎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为世界各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发展方向。它是对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逻辑的延续和实质的升华,是我国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这一战略构想为我国的外交实践提出了指导性方向,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有力回击“中国威胁论”,让世界了解中国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影响力大大上升,军事力量持续增强,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一些中国周边国家不断宣扬的“中国威胁论”的舆论潮。该舆论潮成了某些国家国内政治中的惯用工具和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权力话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崛起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安全困境”惯性思维的惶恐。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理念,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在和谐世界思想指引下,我国积极引导20国集团机制建设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推动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成为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的促进者;努力推动朝鲜半岛核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反海盗合作,是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问题上自觉承担相应义务,是处理各类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和谐世界”战略构想把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变成了人类进步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国际治理所提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理想和目标。这一构想增强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事实证明了中国的和平与稳定发展是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粉碎了“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发展的错误解读。

    三、通过外交政策推进“和谐世界”的建构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在外交风向上展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直观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外交战略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国内和谐带动世界和谐

    “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我国国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社会领域的逻辑延伸。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依靠开拓创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我国国内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才能为中国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奠定良好的国内基础,为构建和谐世界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使“和谐世界”理念更加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国内的和谐带动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二)加强与邻国的多边交往,营造推进“和谐世界”建构的良好氛围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和谐世界”的建构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国家的帮助与支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是这一战略推进和实现的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和睦共处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我国在与周边各国交往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我国顺应时代需求,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积极开展与俄罗斯、中亚等周边国家的安全与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互信交往,积极参与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在实质性利益层面推动了东盟的发展,实现双赢。我国与周边邻国关系稳定、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并趋于成熟。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多边交往,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起到了有效推进作用。

    (三)积极倡导推进联合国改革,发挥其在“和谐世界”建构上的协调作用

    联合国改革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是一项关乎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回顾联合国成立后走过的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联合国在经济发展、安全保护、人权保障、文明多样化的实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天,联合国在关乎人类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都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具有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治理作用的资源和能力。“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在联合国提倡的协商合作的口号下所占有的市场越来越小,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和解决世界局势发展中发生的任何事件。

    进入新的时代,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后,各国在围绕安理会改革、发展、裁军、“保护的责任”、恐怖主义的政治定义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开始就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联合国改革也就进入更具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在此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再度凸显并进一步激化。联合国的权威及其代表的多边主义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仍需要各方拿出诚意,做出巨大的切实努力。中国要在最大限度上推进联合国新时期的各项改革事项,使联合国在“和谐世界”建构过程中发挥其更大的协调作用。

    (四)加强国际舆论宣传,发挥有利于“和谐世界”建构的宣传作用

    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发展的大国,我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带来侵略和战争威胁。面对当今国际社会故意指责中国发展和中国的“和谐世界”构建主张,担心我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严重威胁的舆论,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正面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谐世界”是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与勾勒,是中华民族“天下大同”传统思想的国际空间延伸。它旨在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在外交活动中,我们应当更有重点性加强与他国的交流和沟通,利用重要的平台阐述我国“和谐世界”战略建构的主张,在外交活动中充分体现和运用“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只有这样,我国外交才能使得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愿望得以实现,打消国际舆论的担忧,最终实现“和谐世界”战略建构的实现。

    总之,“和谐世界”战略构想是我国新时期在国际社会治理过程中提出的一项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主张,是对国际社会交往的又一重要贡献。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潮流不可阻挡,只有在国际社会中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才能够推动人类的进步。而积极构建“和谐世界”符合这一时代要求,势必会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孙建社.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理念[J].南京师大学报,2007(3):10-14.

    [3]王学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下的国家安全研究[J].当代亚太,2007(9):24-31.

    [4]李俊青.和谐世界:中国式的新全球治理观[J].前沿,

    2009(7):16-18.

    [5]萨本望.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几点认识[J].和平与发展,2006(1):4-6.

    [6]俞新天.“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J].国际问题研究,2007(1):7-18.

    [7]崔艳红.试论中国和谐世界思想对全球治理理论的意义[J].2006(7):65-69.

    [8]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新华网.http:///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

    [9]俞可平.全球治理的趋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国外理论动态,2012(10).

    [10]王传剑.全球治理新观察与中国角色在思考[J].当代世界,2010(11).

    责任编辑:武聪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外交政策 中国 和谐 世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