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

    时间:2021-03-05 07:56: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大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离不开教学组织的有力支持。教研室是我国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教研室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定型期、恢复期和转型期、虚化期四个基本阶段。当前,高校教研室发展呈现出边缘化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源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换、强科研弱教学的办学导向、教学改革“精英主义”和“工程项目”的迷思以及教研室自身职能芜杂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高校教研室为教师的集体学习提供了制度安排,有助于夯实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基层组织。教研室活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贴近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需求。重建教研室是一场系统的组织改进。基于系统权变理论的视角,教研室的改革方向要聚焦于重塑教学文化,提高教学研究意识,完善教研制度和流程,培育同侪合作文化,实现有效的教学领导。

    关键词:教研室;教学研究组织;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发展组织;演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3-0086-07

    收稿日期:2016-0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内涵、方式与动力”(14JJD88003)。

    作者简介:洪志忠(1983-),男,福建厦门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教师发展研究。

    在近年全球PISA测试中,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研组被证明是取得卓越绩效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室,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曾为教学质量的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教研室陷入边缘化的境地,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效被普遍忽视。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重新提及“完善教研室”。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关注基层教研室组织的演化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

    一、高校教研室发展历程

    高校教研室①是承担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教育大辞典》认为教研室是“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内按专业、专门组(化)或课程(一门或几门)设置的基本教学、科学研究单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我国确立了理论与实际一致、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1](P36)。教研室是我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产物,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学管理的特色。结合相关政策条例颁布和相关当事人的回忆②,教研室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初创期(1949年-1954年)

    建国初,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了中国大学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样板校,在建校之初教研组建设就已经列入了计划。《教育部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提出,“该校校部设研究部,各系设教学研究组,组织中国教员与苏联教员,经常调查研究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收集相关材料以充实教材(教材主要采用苏联各大学及各专科学校的最新课本),并请各有关部门派人参加指导工作”[2]。

    随后,教研组建设被提上了政策规定议程。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提到“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努力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及研究工作,应就各项主要课程,组织教学研究指导组,由教师实行互助,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3]。同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首次对教研组作出了官方的解释,“教学研究指导组为教学的基本组织,由一种课目或性质相近的集中课目之全体教师组成之”[4],并将教研组主要工作定为领导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组织学生学习。

    在摸索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在不断总结教研室建设的成功经验。1953年至1954年期间,高等教育部分别召开了全国综合大学会议、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经验讨论会、全国政法教育会议。这些会议都强调“抓住教研室作为办好学校的中心环节。通过教研室来进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师资、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5]。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锡奎1954年在经验交流中指出,人民大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我们明确地规定了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6]。

    教研室制度在中国的迅速建立,与以下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当时高校面临师资力量的匮乏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困难,教研室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7];二是与建国初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密不可分。教研组在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为全体教师提供了范围和规范,帮助深受欧美教育背景影响的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触碰敏感的政治雷区。

    (二)定型期(1955年-1965年)

    1955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组各级教师职责暂行规定》,标志着教研组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研究制度在我国高校基本成型。

    在前期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组各级教师职责暂行规定》对教研组的成员构成、教研组成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职责包括了:教学业务、教学行政工作、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法研究[8]。如果说初创期教研组工作重点主要是针对教学业务,那么这个时期,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也越来越明显。196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颁布。这部建国初期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法规指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研究室应该有比较固定的科学研究方向”[9]。同时,高校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功能日益显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科研成果评奖、工资粮票发放等工作也通过教研室来进行。

    (三)恢复和转型期(1978年-2000年)

    文革期间,教研室组织遭受摧毁打击,教育质量保证无从谈起。百废待兴之际,恢复教研室成为重整办学秩序的当务之急。1978年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基本是在文革之前“高教六十条”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略作修改,教研室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得到了确认。与之前只强调“课程设置”略有不同的是,教研室被界定为“按照专业或者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10]。这意味着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提高。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恢复教研室之后,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关热词搜索: 教研室 演化 重建 基层 高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