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

    时间:2021-04-02 08:05: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期刊编辑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总体上来看,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本文以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我国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期刊编辑;数字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9)06-077-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9.06.021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随着高速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人们获取知识以及阅读的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以及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分析综合法”,对期刊编辑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指出可以进行优化的方面,加速本行业的发展。

    1.编辑工作数字化的优势

    1.1编辑流程上的优化

    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中,编辑、排版、审稿这三个环节都会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而造成一些损失。首先是在编辑板块,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期刊编辑要在作者提供上来的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根据期刊的整体风格从学术的角度对稿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增减与修改,由于编辑人员与稿件的提供者往往形成不了高效的沟通机制,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很可能影响到稿件的完整性,让稿件的使用价值降低。其次,在排版环节。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编辑人员要与排版人员一同进行稿件的排版工作,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量大,往往无暇顾及排版工作,因此排版工作只能由排版人员独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排版工作出现错误,降低工作效率。最后,由于编辑板块与排版板块需要加入一些文字,在输入文字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错字或者错词的录入,这为审稿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不仅延长了审稿的周期,同时也降低了稿件的质量。而采用数字化的编辑方式,对于编辑工作的流程起到了精简的效果,去除掉了编辑、排版、审稿三个环节的独立性,让稿件的修改、排版以及审稿工作在一个环节内完成,大大提高了稿件审查的周期,同时也有利于保证稿件的完整性,让稿件更具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

    1.2提高审稿效率

    在传统的编辑流程中,作者的稿件一般是以手写的方式邮寄给杂志社,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会延长收稿周期,同时也增加了稿件在邮递过程中出现丢失、损坏事件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字体以及笔迹的影响,编辑们对稿件中个别字的辨认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加大了审稿的难度。而采用数字化的编辑方式,作者们通过计算机进行稿件的编撰,然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让稿件可以瞬间传输给出版社编辑,大大提高了收稿的效率。而且将稿件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或者是云盘中,也可以有效降低稿件丢失的风险。对于编辑人员而言,传统的稿件编辑方式是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翻阅资料对稿件进行加工,往往由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具有局限性或者落后性,无法对关键内容进行专业的修改。而在数字化的编辑工作环境中,编辑们可以利用发达的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共享网络平台对稿件中的知识难点进行快速查阅,从而大幅度提高稿件的整体质量,确保期刊的专业性以及权威性。

    1.3提升工作价值

    在传统的编辑工作中,对于纸质内容的组稿、校对以及审核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编辑人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会感觉到十分疲惫,没有更多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学习。而采用数字化的编辑模式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快速且高效的稿件编辑与审阅工作,这种模式一方面大大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让编辑人员可以从错词的修正工作中脱离,去从事一些更具价值的编辑工作,比如说,对于稿件中知识点的补充,以及丰富稿件中提到的案例这样的工作,提高了稿件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让编辑们的精神得到舒缓,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知识的拓展,特别是一些涉及前沿科学技术领域文章编辑的工作人员,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报告,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与动态,从而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

    2.期刊编辑数字化工作的现状

    2.1缺乏指导性文件的引领

    数字化出版新模式的普及是对传统出版行业的一次重大改变,无论是在工作方式还是管理制度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迎合这种变化的需求,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对出版行业的各种活动进行规范。目前,我国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的条件已经成熟,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期刊编辑工作数字化的重要性。针对这一情况,新闻出版总署于2011年颁布了《数字出版“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从宏观层面对编辑类工作的产业布局、行業合作等问题进行规范性指导。这对于期刊编辑数字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的期刊编辑数字化工作指明了大的方向,能够让编辑数字化工作在改进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该文件的提出对于期刊编辑数字化工作的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编辑数字化的工作趋于完善。不过这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些文件的发布往往只是从宏观上对数字出版行业进行规范与指导,在实际的工作中,期刊编辑的数字化工作还是要依靠出版社去完成,也就是说,国家颁布的文件只是从宏观上确定了数字出版的总体方向,而具体改进的过程依然要出版行业来完成,这就导致了出版社在对编辑工作进行数字化改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具体的指导方针的引领,很容易造成效率低下的状况。同时,因为技术支持不到位以及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展缓慢等原因,出版社的编辑数字化工作一直在探索阶段徘徊,得不到大幅度的进步。

    2.2数字化出版实践活动具有滞后性

    在编辑工作进行数字化推广的过程中,编辑类工作数字化实践的滞后性也是阻碍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企业对编辑数字化概念的误读与曲解,许多企业认为编辑工作数字化就是内容载体上的改变,由原来的纸张变成了信息化网络,通过各种显示器以及移动终端来呈现,这种想法非常片面,是对编辑工作数字化的严重误解。同时,为了响应上级单位的号召,出版企业仅是简单地建立其自己的网站,将纸面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网站中,这样做无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造成了网站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的现象,让网站的建设与实际的收益不成比例。形成这种滞后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对数字化工作认识的不足以及懒惰怠慢所导致。一方面,企业没有对编辑工作数字化形成深刻的认识,对“数字化”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字面解读这一层次,没有对“数字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理解与执行上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对编辑工作的改进持有保守态度。另一方面,自身的懒惰情绪,由于出版行业,特别是期刊类的出版行业,其受众的阅读习惯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很多人对自己爱看的期刊往往会以“年订”的方式进行购买,期刊出版企业有非常漂亮的报表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认为进行数字化的改革意义不大,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大幅增长,而且编辑工作的数字化牵涉的方面非常多,无论是对编辑人员的培养还是期刊结构的改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因此对编辑的数字化工作往往抱有消极的态度。在这两方面原因的影响下,我国的编辑工作数字化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不仅没有与国际接轨,反而被拉大了差距,影响了整个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

    2.3编辑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在期刊类编辑工作数字化的过程中,编辑人员是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是编辑工作的核心要素,想要编辑工作进行数字化的拓展,就要对编辑人员进行数字化工作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辑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对数字化的工作方式不适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我国的编辑数字化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虽然近些年国家在大力鼓励编辑出版工作向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牵扯的方面多,难度大,对编辑工作的数字化要分阶段逐步进行。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说,现阶段所接触的数字化工作内容比较单一,资源比较匮乏,无法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提升自己数字化创作的能力。其次,传统的编辑模式与数字化的编辑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虽然新一代年轻的编辑们对数字化工作方式接受能力比较快,但是一些上年纪的编辑人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欠缺,无论是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运用还是对互联网的运用都不太熟练,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练习,这也导致了我国编辑人员数字化技术水平不高。最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性格往往比较内向,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一些科学技术类期刊的编辑人员,为了保证期刊内容的严谨性,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各种数据以及实验的研究中,对编辑方法的改进持有非常消极的态度,认为只要自己编辑的内容足够专业,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编辑人员往往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编辑方式生产内容,长此以往,对编辑人员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

    3.编辑工作数字化的优化途径

    3.1明确编辑数字化在编辑工作中的地位

    编辑工作的数字化工作对于整个出版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僅仅是在编辑手段上从纸张到互联网终端的迁移,同时也是知识层面上的一次全新的更迭。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出版行业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树立起数字化编辑在出版行业中的主体地位。而这种主导地位的确立主要需要两个方面优化。一方面是管理理念上的转变。在传统的编辑模式中,文章的内容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一种期刊想要提高订阅量,首先就要从提高文章质量的角度入手,通过持续生产优质的文章来吸引读者。而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从翻阅纸张过渡到滑动显示屏,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也在飞速提高,以前由于时间有限,人们订阅期刊往往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是对于生活、工作有帮助的期刊,而随着接受知识效率的提升,人们有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期刊。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就必须要以读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生产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文章。而想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完整期刊编辑工作从单调性向综合性的转变。

    3.2持续增加资金投入

    由于我国编辑工作数字化进程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因此,发展动力并不充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数字化出版工作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是保证编辑人员的待遇。在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过渡中,由于技术的不熟练很可能导致编辑工作效率下降,而持续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对编辑的收入形成保障,让编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编辑数字化工作方式的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购入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以及购买更具专业性的知识渠道。先进的设备有利于提高编辑工作效率,而知识渠道的拓展让企业生产的期刊更具权威性以及实用性,提高期刊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

    3.3注重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的融合

    在进行编辑工作数字化的进程中,对传统出版模式的优点要加以充分利用。经过研究表明,相比于电子显示屏,人们对于纸质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更加信赖,同时记忆的效果也更好。针对这一现象,巧妙地将数字化编辑与传统的纸质编辑进行融合,比如规定一定的周期,以季刊、年刊的形式对用数字化编辑模式生产出来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合集”的方式打印成实体刊物,并且以邮递或者线下发售的方式进行售卖。后者是在相关领域出现重大变革或者出现重大突破的时候,加印纸质的期刊,方便人们收藏。通过这些方式,在数字化出版与传统出版模式之间寻找到巧妙的平衡点,为编辑工作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注意人才培养

    正如上文所说,编辑工作的核心是编辑人员,想要使编辑工作的数字化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培养更为专业的数字化编辑人员。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可以通过开展数字化编辑培训基地为我国的出版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人才。从出版社的角度出发,要为员工提供更多培训课程,通过聘请专业人才指导工作或者开展研讨会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能力的提高。

    结语

    我国期刊编辑工作的数字化进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发展滞后,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积极引导出版社管理理念的更新,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及精力,保证整个出版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玉滨.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J].黑龙江科学,2017,8(12):62-63.

    [2]边心超.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数字化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7(12).

    [3]李成强.数字化时代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与工作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167.

    [4]卢苇.浅论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J].新闻传播,2017(2X):45.

    [5]廉民.数字化时代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7(10):59.

    [6]王赫男.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传媒科技,2018,308(11):62-63.

    [7]邱进友,夏旭.数字化期刊质量评价方法学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40(8):47-52.

    [8]郭满庄.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杂志编辑部)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字化 路径 现状及 期刊 优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