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人文价值比较

    时间:2020-09-30 07:51: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所在地域、历史渊源、造型特征、制作工艺的比较,探讨了其所表达的文化内容和蕴含的人文价值。指出,浚县泥咕咕与祁子习俗相关联,其不同造型的发展演变,寓意着吉祥太平、祈福平安,渴望风调雨顺、万物兴盛。代表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而淮阳泥泥狗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识。它凸显出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间根与源、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对于研究人类史前文化、图腾崇拜、婚姻状况、风俗习惯,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等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泥咕咕(浚县);泥泥狗(淮阳);人文价值;比较

    浚县泥咕咕和淮阳泥泥狗同属于河南民间艺术品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但由于其所在地域、历史渊源、造型特征、制作工艺不同,两者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所在地域比较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置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位于河南省北部,属鹤壁市管辖,与安阳、濮阳、新乡、鹤壁为邻。浚县地处豫北平原,交通十分便利。有善化山、象山、同山、白寺山四座小山突兀平原,环立县城西侧,众星捧月般拱卫着禹贡名山大伾山和道教名山浮丘山。其中大伾山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记载了浚县大伾山与大禹治水的历史联系。1600多年前的后赵时期,大伾山东麓开凿了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接着在两山相继修建了古刹天宁寺、唐代的千佛洞、宋代的天齐庙、元代的娃娃殿、明代的碧霞宫、清代的太极宫、吕祖祠等庙宇楼阁,计有十二项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遍布两山;浚县还是古黄河、隋唐永济渠(今卫河)的流经地,隋代黎阳仓,明代云溪桥、古城墙雄踞名山脚下,更显浚县历史文化的丰实和厚重。

    浚县泥咕咕主要产于浚县伾山街道杨玘屯村。

    淮阳古称宛丘、陈和陈州,隶属河南省周口市,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为国。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燃升了中华文明的圣火。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在此建都始称陈,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业的先河。3000多年前,周武王到舜后妫满于陈,建陈国。这里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道教始祖老子生于陈国苦县。“天下文官祖, 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为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上古时代,这里一直是华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曾载《陈风》10首。历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隐、张九龄、苏轼、苏辙、晏殊、范仲淹等文坛巨匠留下歌咏淮阳的千百名篇。厚重的历史文化构筑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有史可查的达326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县城所在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位于万亩龙湖之中。占地 875 亩的太昊伏羲陵耸立龙湖北岸,殿宇巍峨,金碧辉煌 , 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辉相映,是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圣地。

    淮阳泥泥狗主要分布淮阳县太昊陵以东及东北的淮阳县城关镇和白楼乡大连乡的十几个村庄,最出名的有金庄、许楼、武庄、陈楼、丁楼、王坑、石庄等六个村庄。

    二、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历史渊源比较

    浚县地处黄河古道的豫北平原,古称“黎阳”,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这一技艺就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

    淮阳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为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圣物,是远古“巫文化”图腾艺术的现实遗存。其产生于上古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河南淮阳,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淮阳古称宛丘、陈,为太昊之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是我国东夷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太昊陵庙会史称“二月会”,历史由来已久。据《陈州府志》载:“汉以前已有祠”,农历“二月二日,居民诣太昊陵进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如今,每年庙会期间,来自国内外数十万朝祖香客汇聚淮阳太昊伏羲庙会,缅怀人祖功德,祈求人祖庇荫。在庙会上,存在子孙窑、履迹舞、拴娃娃、抢旗杆、还旗杆等众多关于远古先民的印记和符号。淮阳泥泥狗就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代表。

    三、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造型特征比较

    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体型较小,因其尾部有两小孔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浚县泥咕咕一般分人物、走兽、飞禽三大类一百多个品种,人物主要以古代人物和瓦岗军为设计原型,走兽主要为老虎、狮子、大象、马等动物,飞禽主要有孔雀、燕子、斑鸠、山鸡、鸽子等,造型古朴大方,粗犷夸张,色彩对比强烈。过去着色以黑松香为底色,用洋颜色绘制成独具特色的各种花卉图案,现在以墨汁为底色,颜料为现用的广告色,最后用黑漆罩一层,既保护颜料不脱色,又发光发亮,美观好看。这些造型都表现出了当地人民淳朴的民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淮阳泥泥狗题材丰富,取材以狗为主,囊括鸟、兽、虫、鱼等数百种飞禽走兽,造型古朴浑厚,构思奇特,黑底彩绘,保持远古彩陶点线装饰的特点,具有神秘互渗、夸张原始等典型的艺术特征。有原生型、互渗型、精灵型、现代型四种,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猫拉猴等抽象变形的品种二百多个,代表作品有“驮子斑鸠”、“九头鸟”、“人头狗”、“人祖猴”、“兽相交”、“图腾柱”等。

    四、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比较

    浚县泥咕咕一般以小手工作坊生产为主。农闲时节,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制作、边说笑,气氛热烈,和泥、造型各司其职,技艺娴熟,制作出来的泥咕咕晾干透后,再在自家的小土窑进行烧制。一到那个时节,每家每户的窗台上、墙头上、灶台上,到处都摆满他们精心制作的泥咕咕。浚县泥咕咕一般有四种制作形式。一是模具制作,有扁头狮、小燕子、小丫鬟等;二是手工捏制,有小马、小猴、猪八戒;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结合,有骑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钢丝、弹簧,有活头马、活头狮子等。制作泥咕咕用的泥料和工具都非常简单。就地取材,把村边的黄胶泥挖回家,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几遍,使其变得柔软细腻,如面团一般。工具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削成一头粗一头尖,用以雕画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打眼通孔,用嘴能吹出不同的声音,群众称它为咕咕小哨儿。浚县泥咕咕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渡的中间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起明发亮,对比强烈。上色后再用清漆罩上一层,放入高与宽约一米左右的砖砌小土窑焙烧。

    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技艺古老,创作手法独到而典型,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为选土,就地取材,将选好的泥土揉捏、捶打,直至均匀、细腻、有弹性;第二步为捏塑,将泥块揉搓成各种造型;第三步为晾晒,将成型后的泥泥狗进行阴干,即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晾干;第四步为煮染,把染衣服用的黑色染料“煮黑”加上皮胶,放入大锅内加水煮至颜料充分溶解,放凉,再把泥胎放在罩篱中快速浸入染缸中并迅速捞起,或把泥胎放在一个容器里往上淋浇黑色染料。等泥胎染得通体发黑后拿出晾干;第五步为上彩,上彩工具是高梁杆,叫“杆笔”、“挺笔”,先以白色画出基本轮廊(形色特征),然后用红、黄、绿、粉红色,以点、线结构的图案加以彩绘。

    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具一般为胶泥、竹签笔(自制,一头圆一头尖,0.5厘米粗细)、木刀;上彩工具一般为铁锅或陶器、高梁杆;涂料选用锅底黑(碳黑)、白(土产石灰粉)、绿(用春天新长出的麦苗捣碎取汁水)、黄(水生蒲草的雄蕊,俗称蒲棒,鲜黄色)、红(用凤仙花,又叫桃红,亦有大红色,色彩鲜艳)、粉红色等。

    淮阳泥泥狗着底色时一般是将玩具浸泡在熬锅内;浚县泥咕咕则用刷子或毛笔上色。待底色干后,再用毛笔绘制装饰图案。

    五、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人文价值比较

    虽然二者都是中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品,但由于其所在地域、历史渊源、造型特征、制作工艺不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和蕴含的人文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著名民俗专家、民间文艺家、收藏家倪宝诚先生,多年研究浚县泥咕咕。他认为:泥咕咕这个称谓源于史前人类的鸟图腾信仰,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其文化内涵的普及性和深刻性已波及到中华民族……古代先民世代与鸟为伴,与鸟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了对鸟的无限眷恋与敬仰,形成遍及中国各地神奇的鸟信仰文化。鸟向来被认为是产蛋多、成活率高的禽类,浚县泥咕咕便与祁子习俗相关联;而不同造型的发展演变,寓意着吉祥太平、祈福平安,渴望风调雨顺、万物兴盛。代表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浚县泥咕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活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

    淮阳泥泥狗是流传至今最古老、最完整的泥玩具,是原始文化的“真图腾”、“活化石”和“现代的古文物”。它沿袭了史前人类的“幻觉与想象”,以狗为原型,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繁衍人类传说的历史再现,是远古人类动物崇拜的遗留;变形、抽象、怪诞、神秘的艺术特点,是人类文化结构中的宗教意识图腾崇拜的延续;底色纯黑,以黑为主,饰以红黄青白四色,是太昊伏羲氏尚黑文化的遗留,呈现了华夏民族的五色观和审美观;纹饰自由、随意,以女阴等生殖象征符号为主,与人类生殖崇拜、生殖文化及性文化密切相关,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识。它凸显出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间根与源、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对于研究人类史前文化、图腾崇拜、婚姻状况、风俗习惯,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等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之,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河南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与精神,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承载着太多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去探究。

    【参考文献】

    [1] 倪宝诚.倪宝诚文集[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2] 汤少哲.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研究对比[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 赵腊梅.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考察[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相关热词搜索: 浚县 淮阳 咕咕 人文 价值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