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立秋之日凉风至,益脾润肺要及时

    时间:2021-02-19 07:59: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雷,出身中医世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养生保健》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委。曾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百名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等荣誉称号,并荣获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北京大医堂养生机构养生顾问。近年来先后作为主讲嘉宾被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甘肃卫视等媒体邀请做养生保健推广工作。自2000年开始,受邀于全国各地各单位为各阶层人士进行中医药科普演讲几百场次并获得听众好评。

    民谚有云:“立秋之日凉风至”,其实这“凉风至”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之中,带来一个凉爽的秋天,黄河以北的地区,在早晚时会迎来一些凉意,但整个白天,尤其是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所以老百姓常讲:“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而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更不用说了,此时则根本感觉不到秋凉的气息,仍旧受着酷暑的煎熬。

    立秋长夏余暑未消,

    慎抓秋膘重养脾胃

    立秋之日尽管被认为是秋天的开始,然而,无论是气候特征,还是人们的感受,这时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发威,又有雨水频降,这就是中医里常说的“长夏”。

    中医认为认为长夏属土,脾主长夏,此时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在漫长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冻食,很多人都会出现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且很多人相信“立秋抓秋膘”,一到了秋凉伊始就开始贸然进补,连续着大鱼大肉吃得过于油腻,或者大量补品补药往肚子里填,这样一来,骤然加重了脾胃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一下子承受不了,很容易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另外我们说长夏的气候还没有完全到达“秋高气爽”的境地,尤其我国南方地区,还继续着“湿热蒸腾”,我们讲脾喜燥而恶湿,脾阳是消化食物的动力,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它运化,而湿为阴邪,性黏滞,重浊难缠,一旦我们的脾脏被湿邪所困,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人体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或者是人懒乏力,四肢倦怠等我们称为“秋乏”的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怕冷、水肿等问题。

    结合这两点,我们就要注意,在立秋之后,饮食上应以去暑补气,增强脾胃功能为保障健康的重点,即使想补也应是清补。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肉、太子参、茯苓等,都是非常适合长夏的清补健脾之品,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如果你所处的地区湿气比较重,还是要注意除湿,可以多吃些薏米粥、冬瓜粥、红小豆粥等有除湿功效的食品,同时记住对于过于油腻的食品或者大量的肉类一定要避免,这些食物都容易产生或加重内湿,伤及脾胃。

    在起居上,这个时期也不能过于避热趋凉,乘凉时,尤其要盖好腹部。长夏昼夜温差加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不易散发。早上着凉之后就容易产生伏暑,表现出发热、腹泻等症状。

    暑湿过去秋燥来,

    养阴润肺正当令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古人用十二消息卦里边的天地否卦,来对应立秋这一天。卦象为下面三个阴爻,上面三个阳爻。

    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遵循自然界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注意保养体内阴气,不耗精伤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倡导“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提到养阴,就不能不说到秋季的主气——燥气了。

    立秋之后,暑湿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秋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由此津亏液少而易伤阴,同时我们中医讲“燥易伤肺”,因而燥气伤人多与肺脏有关,“肺燥”也就成了我们在秋天总能听到的名词。

    比如,立秋之后咳嗽多发,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咳,这就是所谓的“燥咳”;中医讲“鼻乃肺之窍”,立秋之后,鼻子可以说是大受其害,鼻出血经常发生,鼻干燥可以说是无人幸免;咽喉是肺的门户和肺气的通道,秋燥来袭,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外合皮毛,秋燥也会导致皮肤干涩、皲裂,另外中医讲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则往往肠燥而产生便秘。

    防秋燥,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经常给自己“补液”,多喝水就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要注意的是,光喝白开水,哪怕是喝的很多,效果也并不是很好,因为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这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方法“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也就是给我们的白开水里加点料,白天喝水时少放点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

    晚上则冲点蜂蜜水喝,既可以补充人体水分,又能抗衰老,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不愧是古人养生经验中的精华组成。除此之外,我推荐一种保健食品叫铁皮石斛,其滋阴效果特别好。

    您可以取3~5克,泡水当茶饮,也可以在熬粥或者煲汤时放一些。通过脾胃的运化,能够起到很好的生津养胃、滋阴清热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润肺益肾,明目强腰,是一个性质平和,功效颇大的补益食品。

    在饮食上,中医认为秋季当“少辛增酸”,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才能防止肺气太盛。像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都要少吃,特别要提的是生姜,古代医书中讲道“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但在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增酸是指秋天要多食酸味,中医认为,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在秋天要增酸,多吃些像醋或酸味水果像杨梅、梨、葡萄、石榴、番茄、柠檬等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肺气。

    当然,除了饮食,精神情志上,起居运动上,立秋之后都要以养收除燥为原则,这样才能防除秋病,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润肺 立秋 之日 凉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