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斯文·赫定:我已和中国结婚

    时间:2020-05-21 07:58: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斯文·赫定是瑞典人,生于1865年。少年时,目睹瑞典极地探险家诺登舍尔载誉归来的盛况,兴起“大丈夫当如是”的念头。机缘凑巧,诺贝尔投资俄国中亚巴库油田,当地一位工程师想为儿子聘请家教,赫定得到了这份合同。第二年也就是1886年春天,合同期满,赫定南下做纵贯波斯的旅行,为广袤的亚洲腹地深深吸引,终生事业方向由此确定。此后长时间的探险生活,甚至使他无暇娶妻。他说:我已和中国结婚。

    两项成绩使赫定名满天下。一个是发现楼兰古城,一个是填补地图上西藏的大片空白。当然这是从欧洲人的角度来说,事实上当地人早就知道废墟的存在,而藏族千百年来在西藏生活,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也是再熟悉不过。赫定的成绩,是通过精确的描述,把它们纳入西方知识体系。赫定因此成为世界级偶像,激励了包括斯坦因等一批人步其后尘(当然我们中国人对他们另有看法)。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赫定的介绍者说:“你该不是说,这就是那个赫定吧?”当时很多西方国家领袖以结交赫定为荣。英国驻印度总督寇仁勋爵亦曾允诺提供一切条件帮助赫定探险西藏,可惜旋即去职,而英国政府的态度马上完全转变,禁止赫定从印度入藏,后者只得绕道克什米尔。

    谈到赫定结交各国政要,可以讲一个小插曲。1897年春天,赫定结束在南疆和藏北的探险,取陆路到达北京,受到李鸿章接见。席间赫定向李鸿章介绍自己的国家如何富足,李评论道:那我要建议沙皇赶快占领瑞典。当李鸿章询问为何探险的时候,赫定终于得到报复的机会:为瑞典国王探查有没有可供占领的省份。

    虽然是开玩笑,当时的标准语境的确如此。

    赫定活了87岁,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语境的变迁——从殖民主义到合作与交流。1926年,赫定以6l岁高龄再赴新疆,不过这回不再是探险,而是科学考察,背后还有南京国民政府支持,这与当年他数次从西藏被押解出境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不是语境的变化,赫定的履历表不可能到晚年还会奇峰突起。在获得南京政府信任的前一年,事实上他已经放弃了。1925年,赫定出版了诸多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我的探险生涯》,作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该书结尾,赫定表示,自己已经不能理解世事纷纭变化万端。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结束了。“至于未来的余生如何发展,且看全能的上帝摆布吧!”

    但是,上帝似乎还不想抛弃这位老先生。至少在探险领域,上帝想要抛弃的是“欧洲人”,同时确立一个新的标准——人。看来赫定还可以胜任新的标准。最后在新疆的几年,赫定率领“多国部队”(包括中国科学家)以纯粹科学考察的面目出现,努力克制除了欧洲人都不是人的意识。这是他被允许继续在中国活动的前提条件。在他以前的书里,则充斥着“欧洲人”的字样;他的每一项发现,也全都基于“欧洲人”的立场——“在我之前,还从来没有欧洲人到达这里”——类似描述在《我的探险生涯》中比比皆是。

    同时,在《我的探险生涯》中,也可以找到中国主权意识觉醒的证据。赫定最早进入中国是1890年底,抵达新疆西部一个有中国驻军的边境据点。当晚,驻军统领柯安前来拜访赫定并致赠礼物。这个细节表明,当时中国人还没有现代边界意识,至少不认为赫定属于非法越境,而把他当作正常客人对待。但是到1906年的时候,赫定筹划第三次入藏,印度政府建议他申请中国护照。后来赫定从中国驻伦敦公使(当时中国与瑞典没有外交关系)那里拿到了前往新疆的护照。由于当时西藏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赫定便谎称要去新疆。

    赫定自认为是一个信守诺言的绅士,但似乎只是对具体的人而言。欺骗一个国家,并未使他良心不安。对于中国主权的尊重,那是很久以后的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把他归于殖民主义探险家并不算冤枉,尽管看起来这个人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如果他在书中总能保持诚实的话)。

    当时赫定的确没把中国护照放在眼里,甚至打算一烧了之。这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这本护照基本上都压箱底了。行踪暴露后,西藏地方官员照例对他进行阻拦,但从没有怀疑他是否非法入境,更不曾要求验看护照。这说明当时中国虽已表面上接受国际规则,但并不能推行到基层政权。在地方上,还是老办法。赫定的护照只发生过一次效用,班禅因此确认他是客人,决定接见他。护照的概念,及于班禅的身边人而止。

    赫定探险新疆和西藏,最主要的动力是那里的很多地方还“从来没有西方人去过”,他想做“第一个西方人”。我在前边说过了,这是一种偏见,但也有合理的成分,那就是把人类的知识进行西方式的精确描述。如果没有赫定,也许楼兰古城的命运就是永远沉睡地下。

    赫定想做“第一个”的念头近乎偏执。例如,当他听说英国人杨赫斯本已经率兵打进拉萨之后,遂对这座魂牵梦萦的圣城掉头不顾。他最得意的是弄清楚了外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地理状况,填补了“地图(欧洲版)上的空白”。为此他斤斤计较于“外喜马拉雅”(西藏冈底斯山脉)的命名权,对于支持他观点的学者和探险家感激不尽。换句话说,赫定数十年探险生涯的动力是追求荣誉,探求知识的渴望倒还在其次。

    在《我的探险生涯》中,赫定都是从西部进入中国,前两次是翻越帕米尔高原,后两次通过克什米尔。返回的路线比较多,除了走原路,一次是从北京向北穿过蒙古经西伯利亚回国,还有一次是直接翻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尼泊尔回到印度。除了走蒙古那次,这些路程都非常艰险,如果不是久经考验,仅高山反应就不容易对付。赫定本人一开始也有高山反应。一旦穿过这些山口走出中国,很快就会进入气候宜人的地区。只有像赫定这种自讨苦吃的人,才愿意一趟趟往回走。

    赫定的探险表明(或者说再次证明),就新疆和西藏而言,从外部进入要远比从内地到达困难得多。喜马拉雅山的几个山口也许是例外,但那只是针对和平商旅而言,一旦发生战事,守住少数几个山口,喜马拉雅是不可逾越的,尤其在双方武力对等的情况下。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人能够翻越喜马拉雅成功入侵西藏(只有英国人杨赫斯本在1904年做到这一点,盖因他的武力优势太过明显。此前或许廓尔喀人也算一次,但旋即被击退,而他们本身也是山地民族)。相反,从内地进藏尽管路途遥远,但不存在无法克服的天险,清军曾经多次成功进藏就可证明,更不论日后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的险峻,在于面对境外的那一边,其地形面对内地则呈缓降之势(这只是相对而言,总的来讲,青藏高原完全可以用“拔地而起”来形容,这在四川西部也表现得很明显)。

    新疆的情况更是这样。从地形上说,它向内地是敞开的,河西走廊自然连接新疆的罗布泊地区。但是面对外界,除了西部的伊犁河谷,皆是崇山峻岭,只有少数几个山口与外界沟通。古代中国人第一次知道高山反应,也是在那里体验的。帖木耳曾于1405年从中亚撤马尔罕出发,试图征服中国,旋即病死途中。幸亏他来不及尝试,

    否则局面一定会很难看。19世纪阿古柏以中亚为基地征服新疆西部,但只是“窜犯”那个档次,在左宗棠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左宗棠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及后勤人员,很难想像他的对手能够通过新疆西部山口做到这一点。

    19世纪英国和俄国在中亚竞争甚烈,但都承认中国政府对新疆和西藏的主权,除了势力均衡的考虑,也是因为从外部进入那里实在太过困难。中国以当时的弱势地位,仍能维持在新疆和西藏的统治格局甚至有所进取,交通相对便利当是决定性因素。

    地理因素是自然天成的,很多时候,它本身就是一种无法逾越的宿命。

    斯文·赫定的旅程

    1865年,斯文·赫定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1885年,赫定获得去俄国巴库做家庭教师的机会。1896年,赫定在工作完成后进行了纵贯伊朗的旅行,然后从中东返回瑞典。这是他此生考察旅行的开端。

    1890年12月,赫定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抵达名城喀什。1891年1月初离开中国,返回瑞典。

    1893年10月16日,赫定又一次离开故乡,前往亚洲。1894年5月1日,抵达喀什。1895年2月17日,他走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由于经验不足、条件恶劣,经过苦苦挣扎才被正巧路过的一支骆驼队搭救。1896年1月抵达和田,7月进入西藏北部。1897年1月,赫定抵达北京,并访问了李鸿章。在北京住了12天后,赫定经蒙古和西伯利亚回国。

    1899年,赫定再次前往新疆进行考察探险。1901年3月,他发现了楼兰古城。后又前往藏北探险考察,被西藏地方政府阻拦,1902年经印度返国。

    1906年,赫定第四次前往中国,他的主要目标是西藏。他从克什米尔进入西藏西部,途经藏北抵达西藏腹地,会见班禅喇嘛。对西藏部分山川地形绘制了地图。

    1926年冬天,赫定带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再次来到中国。但考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北京学术界的一致反对。经谈判,赫定与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就即将进行的考察达成协议。协议的最重要部分是: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都是中国的财产。1927年5月,赫定和徐炳旭教授率领科学考察队离开包头,前往中国西北。1928年5月,赫定离开迪化返回欧洲。

    1933年10月,斯文·赫定等受当时南京政府铁道部门委托,勘测考察修建一条横贯中国大陆的交通动脉的可行性(即后来的兰新铁路)。整个考察活动到1935年结束。

    相关热词搜索: 我已 斯文 中国 结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