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软均势战略在东盟的运用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时间:2021-02-05 07:51: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软均势理论的出现为冷战后东盟的对外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东盟运用软均势战略,维护了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其软均势战略也对我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东盟软均势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冷战后 东盟 软均势 软均势战略

    中图分类号:D814 文献标识码:A

    一、东盟的软均势战略

    软均势,是采取非军事、非结盟手段拖延、阻挠和破坏其政策,使其单边主义行动付出更加高昂的费用。

    东盟软均势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聚集所有大国的势力,使它们相互制约,平等对话,友好协商,东盟在其中斡旋和协调,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

    为此东盟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除了利用大国矛盾使其相互制衡外,还发起了多种由东盟主导的多边机制,将大国拉进机制中,使其平等对话,友好协商。比如: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外长扩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欧亚会议、“东盟+3”机制,等。

    二、我国的应对之策

    面对东盟的软均势战略,我国已经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是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自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起,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往来从此进入“零关税时代”。另外,经济的合作为中国与东盟之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商平台。 二是踊跃参加地区合作机制。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我国还应该在此基础上采取如下对策:

    (一)通过公共外交加深彼此理解。

    我国对公共外交的界定涵盖了国家政府正式外交之外的各类对话合作,政府对民间,以及民间对民间等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沟通。可见,公共外交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甚至个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通过公共外交可以塑造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促进我国与东盟的友好往来,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强大是亚洲共享和平的可靠保证。中国会继续坚守和平主义传统,发挥其在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中的重大作用。

    在外交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东南亚地区组织,即东盟的公共外交;二是东盟内部各个国家的公共外交。我国应紧紧抓住地区合作机制的交流机会,大力宣传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方针,使其认清中国将是带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在东盟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加深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以“和”为本的文化理念。

    总之,中国应立足长远,重视公共外交,打造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实现与东盟的互利共赢。

    (二)引领我国与其他关键行为体关系的建设性发展。

    尽管中国与东盟的发展取决于二者的相互信任与相互依存度,但是在东盟“软均势”平衡大国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顺利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美国等其他关键行为体关系的状态。因此,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引领中美关系建设性发展。正像美国务卿希拉里所说的那样,中美关系是“有史以来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性和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东南亚事务上,保持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认识到美国在地区内存在有其一定的好处。 2012 年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会见美国国务卿的时候也说过,中国欢迎美国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在亚太地区存在。 处理好大国关系关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以我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以及其他关键行为体的关系。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注释:

    付瑞红.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军事外交评析[J].亚非纵横.2012(6).

    张鸿石.论中国对外政策的和平主义传统[J].燕山大学学报.2003(5).

    付瑞红.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与中美关系[J].亚非纵横.2012(5).转引自Hillary Rodham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East -West Center Honolulu,Nov. 10,2011,http: / /www. state. gov/secretary/rm/2011/11/176 999. htm

    王爱冬.美国最高战略下诸多利益主体的选择[J].国际关系学报.2010(2).

    相关热词搜索: 东盟 均势 之策 应对 战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