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外交

    时间:2021-02-05 07:56: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越来越成为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把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上,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提供了重要保障。

    外交工作的理念更加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中国要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尊重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明观。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阐明了新时期中国的世界秩序观。

    高层外交更加积极。从2003年初到2007年6月,胡锦涛主席出访近20次,足迹踏遍50多个世界主要国家,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多次出访。高层外交有力推动了各国相互了解和互利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勤政、亲民、务实、开放的良好形象。

    与主要大国关系更加稳定。中美就推动21世纪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确立了中美既是利益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伙伴的新的关系定位,双方各层级、多领域的战略对话机制日趋成熟。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扫除了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障碍,两国互办“国家年”,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沟通合作不断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化。中欧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双边关系已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在经过一段困难时期后,中日就消除影响双边关系的政治障碍和推动两国友好健康发展达成重要共识,战略互惠关系框架基本廓清,双边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

    与周边国家关系更加和谐。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按照“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积极推动睦邻友好和周边区域合作。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与各个成员国的关系也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中国努力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努力推动朝核六方会谈机制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已成为南盟观察员,和印度等南亚国家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通过双边渠道以及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与相关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不断深化,互利合作不断扩大。中国与拉美国家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优势互补、文化密切交流,有力充实和推进了南南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力所能及地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以非洲为例,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成立了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并拟于2007年底前免除非洲33个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68笔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南非总统姆贝基撰文《希望诞生在天安门》,表达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友好情意。

    多边外交更加活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推动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到2007年初,中国共参加17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7266人次。此外,胡锦涛主席四次参加G8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并多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外交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陈冯富珍担任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越来越深、面越来越广,为推动国际社会在反恐、发展、卫生、环境等领域的合作作出了巨大努力。

    多层次外交效果更加明显。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军队外交、文化外交、民间外交等各种形式的对外交往与政府外交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保持各种形式的交往和联系,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条重要战线;全国人大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议会建立了定期交往机制;“国家年”、“文化年”等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推动着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成为培养国家“软实力”、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中国民间组织的身影活跃在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有助于提升中国开放、民主、文明、进步的国际形象。

    外交为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服务更加直接。中国连续多次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和世卫大会的企图;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格林纳达、塞内加尔、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复(建)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恢复中国的合法权利,国际社会上一个中国的大局更加巩固。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一个主要任务。2003年,中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经济外交工作会议,外交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新时期更加主动、自觉。200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17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贸品结构不断调整,参与全球化进程更加从容、自信。

    “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外交宗旨更加突出。随着维护境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利益重要性的上升,中国建立了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国外应急协调处理机制。2003年,中国妥善处理了齐齐哈尔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事件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事件;2004年,较好解决了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美国、英国等地发生的危及中国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事件;2005年,依法处理涉及境外领事保护案件2万多起;2006年,多次成功处理中国在外员工被劫事件。中国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正不断落实到外交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召开在即,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上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将继续提高,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外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外交将走向更大的辉煌,并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外交 十六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