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珍贵的馆藏汉代铜钱范

    时间:2021-02-06 07:59: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常见的有陶范、石范、铜范,也有铁范和铅范。秦汉是中国钱币铸造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秦汉时期的錢范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货币流通、币制改革及铸钱工艺等诸多问题的实物资料。

    榆荚半两钱铜范母

    榆荚半两铜范呈圆形(图1),现藏于宝鸡市博物馆。径117毫米,厚6毫米。重500克。面有钱模18枚,分内外两重罗列,内重6枚,外重12枚,每枚钱径20毫米。穿之左右有阳文篆书“半两”二字。范面中心有凸起圆柱形主浇道,下为六支分浇道达于内重钱模,再由各分支细浇道相通外重钱模。范内无阴阳定位孔榫,唯外缘内有一方丁榫头。

    汉承秦制,沿用了秦代的货币制度。汉初铸钱虽因连年战争,生产萎缩而不断减重,但仍然称作半两。据《汉书·食货志》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说明榆荚钱当为汉初时令民间自铸的钱币,称为“荚钱”或“榆荚半两”,这种钱法定重量为三铢,即秦半两的四分之一,实际上民间私铸的钱绝大多数都达不到法定重量。且这种半两钱的穿孔较大,无内郭外廓,肉薄,形制不够规整。

    从这件铜范的形制上看,此时半两饯的铸造工艺主要为合范叠铸法。秦末在都城成阳首先使用叠铸工艺铸钱,这样可提高工效。在汉初乃至唐以前的铸币,都陆续沿用了这种技术。由于叠铸法浇铸后,取钱范毁,因此目前能够看到的半两钱范并不很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国内许多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半两钱范,见于著录的已有30多处,大多分布在陕西、山东、河南、安徽、山西、四川、河北等地。其中半数以上半两钱范发现于陕西地区,而最为集中的还是秦、汉都城故地及其周围地区。就目前出土并已著录的半两铜范而言,最早的当属陕西凤翔发现的战国秦半两钱铜范,备受收藏界的关注。

    五铢钱铜范

    五铢钱铜范(图2),1974年7月凤翔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县铜库征集。范作委角长方形,通长203毫米,宽73毫米,重1450克。范面中部有浇注铜液的直式主浇道长槽,槽长175毫米,槽口宽18毫米。浇铸口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榫,底部正中有一个三角形榫。槽之左右各有单行并列钱型6枚,基本对称,共12枚。每个钱孔中心有点。主浇道槽与钱型之间有下斜分浇道支槽相通。钱径26毫米,有周廓,无内郭。穿之左右有阴文篆书“五铢”二字。范背上下有两个横平桥形足,之间有一凸起的“五”字,是为范之顺序编号。

    从钱面文字看,其书法笔画较粗实,“铢”字多数比较模糊,“金”字头作箭头形,“五”字交笔缓曲,“朱”字头上部方折,下部圆折。据此可知,此钱范年代属汉武帝后期。

    五铢钱出现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前U8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后来由于各郡国铸钱不按法令行事,从元鼎二年(前115年)开始,令京师钟官铸造赤仄五铢,一当五用,赋税和官用非赤仄钱不得行。元鼎四年(前113年),又把前铸钱皆废销之,专令上林三官铸钱,将铸币权归于专冶。至此,五铢钱制得以确立,在汉武帝以后历时长达700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行用最久、流通范围最广、最成功的货币。

    这件五铢钱铜范能保存至今,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大泉五十钱铜范

    大泉五十钱为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进行第一次币制改革时所铸,这件叠铸法铸钱铜范母(图3)是宝鸡市博物馆于20世纪60年代从市铜件厂废料堆中拣选出后入馆藏。其方形委角,边长78毫米、厚8毫米。范面有钱模4枚,两正两背,钱径27毫米,阳文篆书直读“大泉五十”四字,书体具有典型的悬针篆风范。范中间有凸起的圆形主浇道浇口,下有四条对称分浇道,四边有相对符合的定位孔榫。范背有凸起的通边十字形棱。另一件(图4)是凤翔县博物馆1970年5月由横水废品收购站征集的一件藏品,此与叠铸法铜盒范差别较大。整个钱范呈铲形状,上有柄,下为两足。通长256毫米,柄长70毫米,柄首宽70毫米,肩宽148毫米,足宽146毫米,裆高31毫米,范体厚10毫米,重2550克。其铸口在顶端,自顶至尾有一道居中的主浇道铸槽,槽口宽28毫米、深4毫米。面范上有20枚钱模,左右均匀地排列于主浇道铸槽两边。从面范上看,每个钱模都有分支浇道铸槽相连,并与主槽相通。这样,铜液顺着柄端的浇铸口倒进去,经主浇道、分支浇道铸槽分别流入各个铜钱模,一次就能铸出20枚大小、形制相同的铜钱。钱模径30毫米,有内郭外廓。其钱文阴刻对读篆书“大泉五十”四字。范背上下有两个横平实足。二足问有一凸起的“子”字,当为钱范编号。这两件钱范工艺精良,钱形规整,范而光平,字迹清晰,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大泉五。卜钱的法定重量为12铢,只有西汉五铢重量的两倍多,却要等同于50个五铢钱使用。尤其是到了后期,这种虚值大钱减重严重,最终造成通货膨胀,敛使物价混乱、社会动荡,从而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

    货泉钱铜范母

    货泉钱铜范母(图5)是宝鸡市博物馆“文革”前从市废品收购站所拣选,为馆藏钱范中的精品,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该范长方椭圆形,长90毫米,宽75毫米。范面有钱模6枚,左边3枚为面,右边3枚为背,钱径23毫米。穿之左右有阳文篆书“货泉”二字,范面中有凸起的柱状,主浇道下设分支浇道。左右边沿处各有二个三角形定位孔榫;范背中有十字和四出纹凸棱。其铜质较好,做工精致,钱文纤细且清楚。

    货泉钱是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币制改革的产物,是发行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从考古发现的钱范看,新莽时期仍在沿用西汉钱范的先进工艺铸钱。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对称性原理,在一块范母上,面模与背模对称排列,先打制成泥陶子范,利用孔榫对称相合,两两组合成套。然后再把许多烘干成套的泥陶子范摞叠起来,形成规模性铸造。这样,铜液顺着浇铸口倒进去,顺着主浇道、分支浇道流入各个铜钱模,铸出的钱就非常规范。

    新莽时期币制极为紊乱,先后进行过四次货币改革。天凤元年废除大、小泉,更行货布、货泉和未载人史料的布泉。其货泉钱径23毫米,枚重5铢,货布枚重25铢,但一枚货布却值25个货泉,结果又引起盗铸,许多人因犯法而沦为官奴蜱。

    总之,莽钱制作精良,被冠以“钱绝”之首,为后世所称道。货泉钱堪称是王莽后期铸币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责编 陶贝

    相关热词搜索: 铜钱 汉代 馆藏 珍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