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编读往来

    时间:2021-02-19 07:57: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同舟共进》精华系列”值得一读

    湖南娄底 董季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杂志社主编的《同舟共进》精华系列丛书(共5本),我已全部阅读完毕。读后心潮澎湃,特写此信向你们表示敬意和感谢!这5本书,反映了《同舟共进》这份杂志的整个精神面貌和刊物特色,那就是:唯真、唯实,不媚、不俗。我认为可以把这套丛书称为“新《资治通鉴》”,值得每一位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阅,从中吸取知识、胆识和精神。我也知道你们编这套丛书的良苦用心,即祈盼今天的当政者能以历史作为镜子,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施政方针,将中国引向康庄大道。

    《那些“党国大佬”们》一书中,《蒋经国晚年的决策性失误》一文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有排版失误之处,让人读后不明所以,建议今后在再版中予以改正。另外,这本书中的《她为什么不回家》(谈宋美龄)和《谁遣东风误一生》(谈陈璧君)两文,我认为是丛书中最好的两篇文章,让我流了不少老泪。

    在此,顺便提一下贵刊2012年第11期上彭刚写的关于其伯伯彭德怀的文章,对文中的一些地方我有几点看法。例如,“富田事件”不是什么反革命事件,这在今天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中已有详细的剖析和梳理,作者在文中仍沿用旧说不妥。以上无非是一孔之见,仅供参考罢了。我想,写史和编书之人都应记住:没有真相,就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2012年12月1日)

    点评2012年第9期

    山东济南 郭树荣(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通读了2012年第9期贵刊,总体感觉不错。贵刊是政协刊物,内容自然应以参政议政为主,且每期都应有重头文章,以打动读者。

    先说说专题策划“关键词:财富与责任”。傅国涌文中提到了“两个轮子”,总结比较到位。张刚文,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苏小和文点出了当代企业家的要害。对孙大午的采访,让人读后感叹企业家也很不容易。总之,各文均有借鉴意义。“议政论坛”中的朱征夫文,呼吁政府放手发展专业服务。周虎城文如利剑。刘山鹰文选题及时,言之有理。“耳听八方”应每期都有,以调和阅读,因为刊物还是长文偏多。吴东峰文,读之令人感叹。陈长江文,亲历者言。袁南生文甚好,有见解,直言敢谏。施京吾文,看见历史教训之深刻。

    再补充一两句:2012年第8期的封面设计好,有寓意,有诗意;用“困局”一词比“危机”准确,足见贵刊编辑认真,字斟句酌。(2012年9月9日)

    为人民立言、立德、立信

    浙江湖州 张世英(《湖州日报》原副总编辑)《同舟共进》杂志我从上世纪80年代中即开始订阅,这是一本令历史和现实得以完善结合的国内较好的期刊。杂志有如下特点:一、个性化突出,现实性强,文章很有针对性;二、实话实说,秉笔直书历史,无套话、空话、老话;三、多数文章见解新颖,符合科学与史实,读来受益匪浅;四、专家荟萃,好文章叠出,如章开沅、傅国涌、刘道玉、施京吾、叶永烈等名家,文章能启迪人的思维,不落低级和俗套,还有陈四益先生的杂文也很有看头。希望贵刊能继承办刊传统,不畏权势,追求真理,为人民立言、立德、立信。(2011年12月17日)

    希望能激发草根一族的参与热情

    山东济南 孙兴龙 贵刊一如既往地发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进取的办刊理念,在推进中国建设民主宪政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在理论引导和提供历史教训两大方面有新的举措,令人钦佩。

    刊物的印刷质量无可挑剔。封面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拓展了刊物的容量,让人的视野更广阔,更有历史穿透力,给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对贵刊“专题策划”的第一感觉是很棒!刊物以四维空间的场景向读者介绍历史发展的曲折、论证历史以不可阻逆的态势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规律,帮助读者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望贵刊往后能全面介绍现代民主政治,宪政国家的基本特质、具体形态,宪政制度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各阶层成员的生活状态,介绍中国的选举体制与欧美国家选举体制的运作方式及基本差异,介绍“人民代表”或“议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职务能力和职责,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

    衷心希望贵刊扩大发行量,惠及更多的中国公民。我建议:可适当地扩大广告宣传,有选择地在一些有品位且有社会影响力的报刊刊登每期的目录;适当刊发来自草根阶层的哪怕是文字水平稍微低一点的文章,以激发草根一族的参与热情;开展读者推荐活动,鼓励老读者将贵刊推荐给自己周围有阅读需要的亲朋,并对有推荐成绩的人给予精神或物质鼓励。(2011年12月30日)

    温故知新,深化改革

    广东广州 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同舟共进》12期专门推出了“解读十八大”栏目,及时刊出著名专家对十八大精神的解读,提纲挈领,要言不烦,阐明了“改革”这一根本主题和根本精神。当然,从刊物的性质与定位出发,《同舟共进》的“解读十八大”仅仅是点到为止,刊物真正着力的地方,是推出“那些不应遗忘的传统”专题。我们不应遗忘哪些传统?题记说:“是1921年中共建党以来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有这样一批共产党人,他们身先士卒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为中国争光明、争主权、争民主与自由。也有这样一批领导人,他们建国前与人民共患难,建国后甚至更严苛地要求自己和亲友,不搞特殊、不开‘后门’、不滥用权力、不怠慢民众。”刘统的《反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回顾了解放战争期间的典型反腐案,陈鲁民的《从“十条家规”谈起》回顾了领袖人物的高风亮节,包括周恩来的“十条家规”、毛泽东在文史馆“碰壁”、朱老总的“使不得”、胡耀邦拒绝“鸡犬升天”。对卢荻的访谈文章则阐明“改革是广东的魂”,广东领导人身上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比如在叶帅的支持下,习仲勋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争取到试办经济特区的“尚方宝剑”,任仲夷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林若全面推进广东从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综合改革,谢非领导广东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要回顾“改革的传统”?李下的文章作了理论性的阐述:回顾改革的传统,会大大提高改革者的胜利信心,增强改革者的斗志;有助于看清改革的方向,找准改革的坐标。这一理论性阐述,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深化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在改革日益走向纵深之际,我们的党和政府又应当如何作为呢?用当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的“赶考”命题来说,那么,确如蔡霞在《执政“赶考”考什么》一文中所言:执政“赶考”,就是考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也考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要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需要有感情、有思维、有勇气、有胸怀和境界。

    罗援的《海洋强国战略振奋民心士气》指出,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思想观念上的极大变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重陆轻海,海洋安全成了国防体系的短板。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恰逢其时,令人振奋。要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大国防观”,而且要有新型的“外交观”。袁南生的《中国千年外交与地缘政治》就指出,吸取历史上地缘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应当克服古代中国地缘政治思想中缺乏海权观念这一致命弱点,全面维护当代中国的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等自身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海洋强国”也是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谢长廷“登陆”提供两岸交流新契机》,让读者了解到民进党对大陆政策以及民、共双方交流的新动向;《战将风骨尤太忠》,叙写尤太忠将军勇猛而忠厚的战将风骨,栩栩如生,亲切可感;《西哈努克“活”在中国》告诉读者,在西哈努克和他的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中国政府给予了最有力的实际庇护和最坚定的道义支持;在他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之际,又是中国政府给予了最大的援助和投资。《雪山深处的“葛利高里”——〈静静的顿河〉中国版故事》写20世纪四川黑水“匪首”苏永和异军突起、叛服无常、亡命天涯而晚年归国的复杂人生,体现了中共民族政策的宽大为怀和感召力量。《我们和我们的时代》,是陈平原借纪念77、78级毕业30周年聚会活动反思“我们这一代”在历史中的作为,体现出这一代学人的反省精神,难能可贵。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 往来 编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