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穿越文本的迷雾直面语言的表达

    时间:2021-02-24 08:01: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的学习为主线,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出路。以《除三害》磨课历程为例,总结课堂教学实践。关注多种体裁的文体,重视课文中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教学;选读课文;文本

    一、案例背景

    语文教学姓“语”,这已经成为共识。在教学之中,关注言语本身,关注语言表达,让文本语言“增值”,以学习语言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内涵的理解,感悟和学习语言表达形式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从而使语文课堂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科特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涉及到字、词、句、段、篇,内容极其广泛,似乎教材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但一节课只有40分钟,所以只有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让文本语言“增值”,提高教学效率。

    二、磨课历程

    1. 磨课之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次接触《除三害》这个课题,我们都感到茫然。人教版教材在教材后面相应地安排了选读课文,小学阶段一共有82篇,可是,对于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和教师用书都未作任何提示,也无统一要求。习惯了平时开课、听课都如工笔细描般精雕细凿的精读课文,也慢慢地去关注和尝试象写大意般地略读课文,可是如何上好“一直在被遗忘的角落”中不曾被挖掘的选读课文呢?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经验的我们陷入了困境,无从下手。最后大家商量先大家决定回家查找资料、备课,在相互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蹋,还选读课文以本色。

    2. 磨课之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第一次蜕变——“心如含苞未开放,雨霜风打空凋落”

    尽管磨课之磨对人是一种折磨,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天的努力,《除三害》的第一版本问世了。我们以“简约而不简单”为课题,拟订了以下四个教学流程:一、质疑“三害”,走向周处。二、直面“三害”,走近周处。三、解决“三害”,走进周处。四、拓展“三害”,走出周处。望着凝聚着集体的心血和智慧的劳动结晶,我们心如潮水,汹涌澎湃,想到我们的努力已经向大赛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大家都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备课的初衷是教学指向语言文字,还选读课文以本色。可是多少年来,逐段逐段地教学已成为一种习惯,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无形中已经牢牢扎根于我们内心深处,教学指向内容,学生学懂了“三害是谁”、“怎么除”,知道了周处痛改前非,成了受人尊重的人。教学形式的缺失导致课堂失去了语文味。如何放手,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该在哪儿着落,成了我们的难点问题。

    (2)第二次蜕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人教版教材中,选读课文与每个单元的单元专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单元安排一篇相应的选读课文。《除三害》是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最后一个单元没教,学法从何而来?这样似乎永远没办法放手。一下课,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办公室激烈地讨论着。不是选读课文吗?对!在“选”字上下功夫,在“练”字上做文章,变“品词品句体会人物形象”为“品词品句学会表达”。终于,我们又有努力的方向了。

    第二次,我们沿着“语言文字”的路线,把重点定在抓降龙的精彩细节,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神奇。在初读时利用学习卡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读后摘抄四字成语,再利用四字成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除二害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多角度想象、品读龙的凶猛和狡猾以及周处的危险,试着用“忽而......忽而......”想象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初读以后再找四字成语费时费力,课堂的时效性不强,老师精心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导读,把学生抓得太紧,问题指向性太强,学生迷失了自我,朗读没有自我的真实体会,想象说话没出效果。这里耗时过多,课堂小练笔写周处的内心感受只有短短的两分钟,这样的练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体会周处内心惭愧和提升文本内涵的作用。我们又陷入了困境。

    (3)第三次蜕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语言文字”的路线怎么行不通呢?听了吴孔裕老师的课和讲座后,我们茅塞顿开,原来语文课上,要让出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并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在学生有困难时老师以引领者的身份及时给予提示性的帮助,在充分尊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更深一步地探究。“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可以继续起航了!

    第三次,第一环节中,我们充分利用学习卡引导学生边读边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课堂变得省时、实效,学生把从精读课和略读课习得的方法用在选读课上,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增强阅读能力。除二害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老师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充分阅读后说说哪里写得好,引导学生在边阅读边品味词句时发现课文采用了大量的动词表达出龙的狡猾和凶猛,从这些动词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神奇的语言魅力后再引导想象说话训练,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表达基础,我们把原来“恶龙忽而......忽而......”的说话训练改为“恶龙忽而浮出水面,周处忽而 。恶龙忽而跃到半空,周处忽而

    。恶龙忽而潜入水底,周处忽而 。恶龙忽而 ,周处忽而 。”这样把对龙的感悟转向对周处的感悟,周处力气大、武艺强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里变得丰满起来。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内化了语言,运用了言语,工具人文比翼双飞了。

    三、反思与总结

    三轮的课堂教学实践,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下次实践的起点。回顾这三轮实践,收获颇丰,真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教师要有文本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多种体裁的文体,散文、诗歌(童谣、古诗、儿童诗等)、小说、剧本、寓言、神话、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童话、说明文、小品文等等,每一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它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特定性,我们在选择教法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课文呈现出的价值与语言文字魅力,才能给学生传授正确的语文知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要关注独特的表达方式

    语文课本的课文文质兼美,是作为母语作品的经典范文而选入的。在语言规范、写作技巧、笔法文风等方面都堪为典范,似乎每一篇课文那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都应受到关注。如精巧的句式表达,巧妙的遣词造句,典范的构段方式、谋篇布局等,我们在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我们要直面文本的语言表达,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相关热词搜索: 迷雾 直面 穿越 文本 表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