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成长的蜕变:从神话原型角度解读《十二月十日》的成长主题

    时间:2021-03-02 07:55: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十二月十日》是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的同名短篇小说集《十二月十日》的最后一篇,故事讲述了寒冬里的一天,一位晚期癌症病人为减轻家人的痛苦决定去公园自杀,最终却救起因想救自己而掉进池塘冰窟的小男孩Robin,并最终放弃自杀,回归家庭的故事。本文运用神话原型理论,通过对Robin“出发—历险—回归”模式的成长历程原型分析,解读其成长中对的生命新认识和成长的蜕变。

    【关键词】:神话原型;成长;蜕变

    一 引言

    1.1作者作品简介

    乔治·桑德斯《十二月十日》(Tenth of December) 是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1958一 )的第四本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由十个故事组成,以其中最后一个故事《十二月十日》作为书名。2013年1月由兰登出版社出版,同年获得美国短篇小说奖和英国首届弗里欧文学奖(Folio Prize)。此书出版第一周就进入了《纽约时报》精装小说排行榜第三名,不仅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还入围了《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最后一个故事《十二月十日》经过了作者的精雕细琢,讲述了寒冷冬日里的一天,几个角色各自生活的纠葛。故事里暴力、寒冷、死亡、绝望等诸多意象交织,但温情、拯救、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照顾和感恩也始终贯穿全文。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晚期癌症病人决定要去公园里自杀,想在冰天雪地里脱光衣服冻死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家庭免于因自己患癌症而带来的痛苦和破败,结果却不顾一切地救起了掉进只有华氏十度的池塘冰窟里的小男孩Robin。Robin受到内心某种力量的驱使,决定去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本来对生命几近绝望的主人公在救了这个男孩后也得到了自我救赎—— “他没有死,孩子也活着,一切都好,一切——直到女人摸到他的伤疤,他才重回现实,还有这些需要去面对,自己还想活着吗?回答还是肯定的,上帝保佑,生的希望仍在。”

    1.2前人综述研究

    《十二月十日》面世时间不长,国内外评论也还不多,国外只有少数人对这本小说做过简短的书评。虽然是小说,作者的叙事笔调却极富诗意,有不少点睛之笔的环境描写,“温暖,色彩,墙上的鹿角,默片里才能看到的曲柄老式电话”,以及多处出现的反复修辞,像是喃喃自语,又像叹息,像歌唱,令故事充满温情和救赎色彩。《时代》杂志如此评论桑德斯:“十多年来乔治·桑德斯一直都是最好的用英语写作的短篇小说家——没有‘之一’,也不是‘可能是’。”弗里欧奖评委、诗人拉维尼亚·格林劳(Lavinia Greenlaw)这样评价《十二月十日》:“故事深邃而富于艺术性,阴暗而幽默,将我们带入这个时代难题的边缘,迫使我们去思考故事背后深层的东西。他关注处于寻常或不寻常压力下的人类自身。

    二 理论介绍

    2.1成长小说

    有关“成长小说”,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巴赫金将其定义为:“这里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1998:230)这一动态的成长历程,从成长小说所具有的典型的情节模式就可以看出,即“诱惑一出走一考验一迷惘一顿悟一失去天真一认识人生和自我”。这种相似的情节结构模式是由于“对人类共同成长经历的模仿是以人类成长的基本模式作为原型的”。“人类共同成长经历的模式”或许能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中找到答案。他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对成长小说的特点、分类和人物形象作了系统阐述,认为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形象不是静态的统一体,而是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所以,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体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因此,成长小说应该限制在主人公从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进人知之状态的叙事,也就是说,主人公迈出了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这种小说才能够看作是成长小说。

    2.2神话原型理论

    诺思洛普·弗莱(1912—1991)是加拿大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位颇受基督教影响的学者。弗莱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批评的剖析》最为出名。他的神话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这一理论的出现结束了英美新批评流派在美国的统治地位。弗莱提出,文学并非作家个人的独创,相反,文学与神话密切相关。神话表达了原始人的欲望与幻想。随着科学的兴起,原始人的欲望受到压制,神话也趋于消亡,但它“移位”而变形于文学继续存在,所以说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弗莱在考察完西方文学发展之后,将文学系统分为五种模式:

    1.主人公在类别和环境上高于常人,我们称这类作品为神话;

    2.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常人和他所处的环境,我们称其为童话或传奇英雄;

    3.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常人,但和常人所处的环境一样,即他得遵守自然法则,我们称其为人间英雄或领袖;

    4.主人公就是我们普通人,既不高于常人,也不高于所处的环境。我们多在喜剧或现实主义小说中见到这样的主人公;

    5.主人公在体力、智力上均低于普通读者,使得读者觉得他是在居高俯就一个受束缚的场面,我们称之为反讽文学模式。在以上五种模式中,神话是其他模式的原型,其他模式都是神话的变异。

    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礎,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1987:53),因此它是一种在不同文化中循环出现的意象。而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原型”,由于原型“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因此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44-45),能够构建出其中的“原型”。原型的种类有很多,正如荣格指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1987:48)。由此成长小说所具有的“典型情境”模式是镂刻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对成长这一行为的反映。同时,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领路人”的影响。

    三 Robin的成长历程原型

    在《十二月十日中》,Robin就属于第四种模式,他的心路历程和《圣经》故事中亚当、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如出一辙。圣经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成长的艰难,是一个成长的原型。而在他成长路上扮演领路人的就是Eber。亚当和夏娃原本住在四季如春、衣食无忧的伊甸园,他们过着自然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他们遇到了诱惑。他们选择屈从于诱惑,受到上帝的惩罚。但是,他们因此而获得了成长的契机,走出伊甸园去开创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为后世的成长小说提供了原型。而撒旦和上帝则可视为他们成长的“领路人”。这一原型结构可总结为:亚当夏娃快乐的伊甸园生活→被“恶魔”毒蛇引诱偷吃禁果→被逐出乐园,辛苦劳作以赎罪。而Robin也是沿着这个成长结构:纯朴天真→选择救人→池塘遇险→获救回归,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3.1 离家:纯真质朴

    Robin一开始是一个纯朴天真的小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乐园中。他走出家中时全身着白色,如“Dad’s white coat”、“the boots he’d spay-painted white”以及“the pellet gun white”;白色象征空白纯洁,就像此时的Robin,他的人生还没有过什么重大经历,处于空白状态,就像一张待书写的白纸。他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带着自己天真的思想状态出门了,一路上他不停地在自己的脑海中与动物对话,虚构人物情节。在robin的小世界里,害他就像是他身边的一个人,他在脑海里自导自演着与这些穴居者的斗智斗勇,甚至还幻想到自己英雄救美的故事。在这个小世界里,他是主宰,操控着一切能让他愉悦的事情发展。他是快乐的,是没有负担的,这都表现出他天真无邪的状态,无忧无虑。

    这时Robin的状态,就像亚当夏娃快乐的伊甸园生活,自然而幸福,对于人生和生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与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在成长初期阶段,他是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还没有什么重大的人生历练,没有经历过生老病死,人间疾苦。而这一次他出门,即将开始一个小小的短暂旅行,可以作为他成长的开始。

    3.2 池塘遇险:经历死亡

    经过了第一阶段的Robin,已经走出家门,开始经历成长的过程,遇到了让他发生改变的事件。走到池塘边上的Robin发现一件遗落的大衣以及远处往山上走得一位衣着单薄的陌生人Eber,因担心他人可能被冻死,Robin选择穿过池塘为陌生人送去保暖的大衣,准备营救这位陌生人。不想为了避免绕远在横穿过池塘时,冰面碎裂,掉进了池塘冰窟中。在冰窟中Robin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酷寒以及死亡的恐怖,掉进池塘之后,Robin“只剩下了动物的本能,没有了语言,没有了自我,只有盲目的恐慌”。在这巨大的恐慌中,他只想尽最大的努力到达岸边,但却无比艰难。在经历了几乎绝望之后,踩到岸边的泥后突然又燃起了希望,一鼓作氣,他坚持下来了,靠着求生的意志终于爬上了岸。当他好不容易耗尽气力躺在岸边时,却受到了另一个威胁—寒冷。这是没有了先前的轻松,没有了动物,没有妈妈,只有恐慌以及生命的威胁,又一次感受到了死亡带来的绝望。努力挣扎上岸后的Robin已经不省人事,全身都已经结冰,最后被本来打算自杀的Eber所救。而Robin身上的原本白色着装也被池水污染变成灰色,Robin的人生从此不再是空白,而是记录了这一重要经历。

    亚当夏娃受到撒旦的诱惑时做出屈从的选择,因此受到上帝的惩罚,历经苦难,Robin做出来救人的选择,掉落池塘冰窟,经历死亡恐怖,感受生命,这为其成长增添了重要经历。他的人生开始画上重要的一笔,在这一次事故中,Robin差点因救人失去生命,在死亡面前经历了绝望到希望又到绝望的心路历程。这无疑将是是他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次经历。经历了这次事故,robin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关于生,又关于死。

    3.3 获救回归:蜕变重生

    从池塘上岸后,Robin依旧经历着寒冷的折磨,这时下山而来的Eber看到因救自己而受伤的Robin,把自己身上的保暖衣物都给了小男孩,并准备把他送回家。一路上两个人都冻地瑟瑟发抖,靠着仅剩的求生意识和身体的动物本能动作一步一步的跑向家里。当Eber把Robin送出森林外时,他只穿着内衣站在雪地里,回到了船边坐在雪地里。 “He had never known cold. Had never known tired.” 此时的他无比寒冷。而Robin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但他的手脚不听使唤,只是本能地向家走去。在成长的路上遇上困难险阻甚至绝望到想要放弃一切时,他回想起自己在学校同学的捉弄,想起自己的妈妈和她的朋友丽兹,想起刚刚那位老人的救助……这时Robin又面临了一个选择:要不要倒回去救那位可怜的老人?可是他已自身难保,于是决定先回家求助母亲。故事的最后终于圆满,Eber放弃了自杀,回到了他的家庭当中,Robin也因这次事情获得了成长的契机,对生命产生了新的感悟,回归家庭,重获人生希望。

    Robin在寒冷中接收了Eber的救助后独自跑回了家最终获救得到重生,之后也让母亲返回救助Eber。Eber的出现时robin成长路上的偶然,但这次Eber却扮演了“成长领路人”的角色,他的出现引领Robin去救他,而之后Eber又下山去救掉进池塘的Robin,他的行为又间接引领了Robin最后求助母亲回去救助Eber的结局。Robin因救想要自杀的Eber最终反被Eber救起,这些有意无意中的巧合,给了Robin对于生命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正如受过惩罚后的亚当夏娃,获得了成长的契机,走出伊甸园去开创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此时的Robin已不是故事开头那个出门自言自语,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自娱自乐的小男孩了,这次出行感受到生死的冲击和感悟,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他的思想里。Robin经历池塘险难之后获得了新生,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完成了自己成长的蜕变。

    四 结语

    《十二月十日》中Robin出离家出门后经历“救人—遇险—被救回归”的成长历程,从他出门时干干净净,洁白一身到池塘遇险回归后一身泥泞邋遢,他的人生不再是一片空白,他得到了对人生和生命新的认识,完成了成长的蜕变。这一天特别的体验,使这个小男孩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通过运用神话原型理论对Robin的成长历程进行分阶段分析,使读者更加敏感细致地感受到Robin摆脱天真走向成熟的成长蜕变及其对生命最直接的领悟。男孩Robin的心智成熟,感悟生命的顽强,T蜕变之后从而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

    参考文献:

    [1]Craig Wilson, "Tenth of December" is appointment literature[J]USA Today.2013.01.

    [2]Saunders·George,Tenth of December[M].New York: Random House,2012.

    [3]Seaman, Donna, Tenth of December [J]Booklist.2012(Vol.109):23.

    [4]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6]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7]芮俞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芮渝萍,成长在两个世界之间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概论[J],外语文学,2009(09):188-192.

    [9]芮渝萍,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04):27-30.

    [10]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相关热词搜索: 成长 原型 蜕变 十日 解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