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边缘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1-03-02 07:59: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对边缘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行统一规划,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严重失衡,表明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缺乏内在质量。文章运用博弈论、行政区划理论和实证分析,阐述了边缘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并提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 建设 发展 边缘地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3-0011-03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极不平衡。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边缘地区的地方高等院校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信息化的投入明显不足,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为我国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考虑,我们应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平衡和谐发展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所谓边缘地区,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空间区域,与我国区划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缺乏有效的体制供给和管理的缺位、错位,发展权被忽视而沦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质量和要素引力强度较低,长期处于中心城市的重点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有效辐射的“盲区”。

    二、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

    我国各省行政区划面积宽广,重点高等学校基本布局于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空间距离过大,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区,都位于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半径之外的广大贫困区域腹心地带。这些边缘地区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形成,既有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更有一种人为因素,阻碍了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1.发展理论对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弱化效应

    (1)经济增长理论对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20世纪后期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取代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由于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也就备受关注,社会对教育产业投资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由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部属高校以国家投资为主,资金来源以财政投入为主,因此,银行贷款结构向大规模学校集中,成为大学建设融资的主渠道,使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重点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发展资金,教育信息化建设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而西部省域财政财力仍十分薄弱,省级财政难以承担发展中的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使边缘地区地方高等院校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并且,投资银行和客户也不愿与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只能靠自我积累艰难前行。

    (2)“211工程”与“985工程”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决策者和主流教育学家们都十分推崇“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的发展理论,对区域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市偏好”,力图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重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然后通过其辐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但是,当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先富”起来后,又没有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先富带动后富”,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的高教发展,以至于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同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2.决策者行为方式使边缘地区在与省城的博弈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政府在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主宰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命运的决策者职能,而中央政府在评价行政区域管理决策者和省域高等教育发展业绩时,比较看重短期的数量增长和局部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助长了省域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行为短期化。当高等教育发展资源稀缺,区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一般都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至于哪个地区优先发展,从理论上讲,应该按要素禀赋和长期社会成本最低原则选择。然而我国高等学校的设置、布局、规模及基本建设,实行的是中央、省两级统筹发展和宏观管理体制。事实上,对边缘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中央下放的权力大多集中于省级行政区。省域中心城市有历史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规模优势和区位优势,短期内要素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顺利地获得较为丰硕的回报和较快地获得数量上的增长。区域高校布局、规划和定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城市及其邻域地区聚集,从而省城高等教育得以超常规发展。下面借助图表(见表1)描述政府与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默契配合的政治交换简单博弈模型来解释边缘地区现象。

    其中,2T为政府保护A、B的发展权力不受制约,功能获得的增长和提升;Z是A、B在政府保护下获得的效用;C为A、B合作抵制政府对B的制约行为而使政府承担的巨额成本;c为A、B抵制政府制约付出的代价;a为政府通过对A的调控制约获得诸如政绩等方面的额外好处;2△为由于政府对A的制约引起整体的、长期效率损失,由A、B平均分担;s是政府愿意向A支付的好处(如各种倾斜政策和投资),只要△-c≤s<a,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得到的功能提升就可以改进,它就不愿与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合作共同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抵制,从而选择默认。而B也只能选取默认才能减少不平衡度。这样边缘地区就会听任政府和中心城市出于共同利益对其发展权和资源利用权予以削弱。

    上面的博弈结果表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和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是利益强相关者,和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校利益弱相关。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可以顺利地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调控制约行为,利用“洼地效应”吸引边缘地区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素引力强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决策者也因此得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短期内获得显而易见的政绩。相反,边缘地区因其经济政治影响力甚微,地方高等学校无力改变决策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只有靠自身十分薄弱的经济基础和信念艰难地自我积累,缓慢进化,这是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十多年来,省域高等教育发展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导致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七八年来,我国努力通过六项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策略,推进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的发展目标的整体效果不明显的现实,使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3.行政区划过大和刚性约束导致对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作为和管理缺位

    (1)美国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按区划面积和人口密度分布设立高等学校,建立了全美260多所高等学校参加的第二代互联网。西方七国的一级区划平均面积为8.69万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仅485万,其中英国新建大学全都设在中小城市,德国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各州高等学校发展平衡,法国按学区划分和建设、管辖,并启动了泛欧新一代互联网计划(GEANT)连接31个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区域统筹发展非常平衡。

    (2)而我国除港澳台外,无论是平均区划面积还是平均区划人口都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参加了亚太先进网络(The Asia-pacific Advanced Network),但管辖区域过于庞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政府不可避免地会对边缘地区的发展不作为和管理缺位,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发展滞后。边缘地区基本都位于两省或多省交接地带。我国区域关系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地为牢的地方割据,强调垂直规划,忽视省际边缘地区的横向协作。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一方面导致省际边缘地区高等教育市场发育不健全而产生教育、文化领域协作阻力;另一方面导致省际交界地带交通不便,增加了边缘地区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成本。这两类成本严重影响着边缘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整体效益的发挥,这种行政区划刚性约束的体制性障碍在中西部各省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经济边缘地区发展对策

    1.划小行政区划,提升边缘地区的地位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合作、横向联合、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国家和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此时的行政区划应以文化区划为基础作适当调整,否则,在根深蒂固的行政中心优先发展惯性思维和“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作用下,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差距会不断扩大。行政区划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整合资源、创建富有特色的省域信息化文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缩小地区间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差距。因此,改革我国目前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大省级行政区划,可以优先将一些有经济、地理、人文、要素禀赋共性和密切联系的边缘地区及其邻近地区设立为新省级行政区,提升这些地区的行政地位和区际协同地位,这对于边缘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迅速整合区域富集的各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革命性应用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资源、形成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使其迅速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地区等,都会产生巨大的体制激励。

    2.合理规划省域的高等学校结构与布局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大规模应用的有效辐射强度。合理制定并快速推进各层级城市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对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进程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省,可实行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多极化”发展战略,并以各“极心”中心城市的重点高等学校为核心,以省域主干网高速信息公路为纽带,联动周边城市的地方高等学校,构建各具特色的省级多校园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联盟,通过各类学校之间彼此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组成一张覆盖西部各省的均衡而致密的由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高等学校信息化网络体系。也将各“极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在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的重要意义,通过空间布局体现出来;让其地理位置有利于其教育信息化影响能量辐射到周边地区。这方面美、英、德、法、日在区域统筹和区域均衡的原则下,将“多极化”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和高等学校按地域及人口密度分布设立方案结合起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对边缘地区的地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行特殊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

    省域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一般地,边缘地区因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素引力强度较低,处于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纳劣势。完全按密集地发展面向全国的,以一流研究型大学为龙头的机制配置教育资源,与在各省省会城市及其重要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为全省服务的,以教学科研型大学为龙头的科技辐射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来带动和发展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目标,必然失灵。所以,边缘地区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崛起,应该借助政府政策供给的有形之“手”来推动。

    国家和省政府对边缘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财政倾斜的重点应是:

    (1)增加边缘地区高等学校的财政投入,扩大该地区高等学校的规模和生容量,进而激活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潜力。国家可提高边缘地区高等学校人均信息化投资,创建优良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支援边缘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常效机制。

    (2)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发展,应兼顾已有高等学校功能的提升与新设高等学校功能的规划设计。 国家和省政府以现实高校布局为基础,合理规划学校的定位,在高等教育广泛性进程中更多地关注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和发展等方面的投资,赋予其特区地位,促进中心城市和边缘地区城市高等学校在高速网络中完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优势互补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教育科技向边缘地区倾斜,帮助其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本土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信息化建设群体水平,同时要大力提高信息化文化建设水平。

    4.加强省际交界边缘地区合作

    要重点解决省域边缘地区发展问题,还应弱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力,减少政府在中心城市和边缘地区博弈采取的对边缘地区制约和控制行为,强化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协作的自主权利,建立以区域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利用边缘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跨省省级多校园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联盟,统筹该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支持和帮助信息化建设联盟实现根据现实情况、教育发展前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制定的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促进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将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起来,形成突出教学为地方服务的区域优势,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腾飞。?筅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值得研究的广泛性[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6.9.

    [2]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3]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4]李克东.教育信息化——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C].北京: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三届年会报告,2003.12.

    [5]李星.网络教育[C].北京: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三届年会报告,2003.12.

    [6]郑亚平.省域边缘地区经济特征及发展对策初探[J].新疆社会科学,2007(1).

    [7]王金祥,曹玉书.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国务院新闻发布会,2007.3.

    [8]杨乐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