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聚集效应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1-03-02 08:00: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聚集效应理论的影响,给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和谐发展战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描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并对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聚集效应;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中圈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05-0033-04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教育部2007(2)《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求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笔者就边缘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一 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

    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是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不断向教育系统聚集的过程及反应,是聚集和分散两种趋势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聚集效应使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要素及教学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影响,但也会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要素、教学活动的相关性降低,彼此排斥和空间分散,限制着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素聚集和规模的扩大。

    2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使得高等学校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国家财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为学校和学习者提供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使得高等学校随科技、文化、知识和人才产出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规模的扩大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教育平均成本下降的效益,也表现为提供给学校和学习者所享有的教育公共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化。

    3 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与高等学校群落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当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在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实现区域内外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高效运转过程中,其区域教育空间得以急速扩展,区域教育规模和教学水平藉此快速有效地增长。这个增长的载体就是区域内集聚在主要城市中的重点高等学校群落。重点高等学校群落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空间集聚性和辐射性,具体表现为科技、文化及教育资源的集聚,由此引致教育资源及资本和技术、人才及产业的集聚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中心城市中重点高等学校群的聚集效应使其所在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要素得到有效配置、使教学信息应用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管理水平以及教育资源的开发、多边合作等要素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提高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效率。

    二 教育资源聚集的规模效应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在教育聚集的规模效应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决策者和主流教育学家们十分推崇“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的发展理论。通过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优先发展,凭借其辐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高等教育前进。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决策中,从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到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决定以及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无一不体现出倚重教育集聚规模效应的理念,并在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使主要城市中的重点高等学校群落和省域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带动周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极心”。但由于对区域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市偏好”,给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和谐发展战略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 教育聚集的规模效应导致高等学校的布局极不平衡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历来短缺。高等学校不能按人口密度以及科学的行政区划面积合理设置。传统上按教育集聚的规模效应面向大区设置,并集中在中心城市,由此造成省域城市和边缘地区之间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状况。并使东西部特别是省域和边缘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在建国后至1992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华北地区高校以北京居多,东北地区高校以辽宁居多,华东地区高校以江苏居多,中南地区高校以湖北居多,西北地区高校以陕西居多,西南地区高校以四川居多。另外,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市的集中设置,使布局极不平衡走向极致。据2005年的统计,在全国近70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北京市集中了8%、四个直辖市共集中了18%、高校数量较多的前十个城市共集中了35%、高校数量较多的前二十个城市共集中了51%、三十一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集中了60%的学校。从《2006年四川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数据中也可看到,该省域48,8万平方公里面积共设置高等学校76所(中央部属8所,地方属61所,民办9所),在成都区域1.2132万平方公里内共有45所,而其它广大地区的47.59万平方公里中只有31所。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如青海、宁夏的普通本科高校全部集中在省会城市,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以及实现“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战略受到影响。

    2 教育聚集的规模效应对边缘地区教育投入的弱化

    20世纪后期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取代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由于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也就备受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受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哈罗德一多马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投资”的影响,对教育产业投资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这些理论的影响下,因为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部属高校以国家投资为主,资金来源以财政投入为主,占高校资金来源的46.8%,银行和客户普遍认为,教育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又有政府担保和支持,银行贷款结构向大规模学校集中,成为大学建设融资的主渠道,使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重点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发展资金,教育信息化建设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而西部省域财政财力仍十分薄弱,省级财政难以承担发展中的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使边缘地区地方高等院校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建设规模普遍偏小,在扩大招生前只有4000-6000学员规模”。学校虽在近几年大量举债后全力发展,并初具一定的规模,但还本付息的压力、市场覆盖面不广和“产品”竞争力欠缺等因素造成社会对学校评价下降。地方高校作为教育市场上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虽然它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但投资银行和客户是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的。对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

    校现状不满意,它就不愿与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靠自我积累,艰难前行。

    3 教育聚集的规模效应造成区域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

    重点建设中心城市重点院校形成“极化”核心模式,形成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特色”。这不仅是东西部的差异表征和根源之一,更是西部欠发达省域中各中心城市重点院校与边缘地区地方高校的现实特征。根据2006年四川省教育年鉴中的数据,从行政区划面积、中心城市与各地的距离、学校在校生总量、设备总量、生均占有量5项指标对四川65所高等学校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位于省域中心城市成都的31所高校及重点院校教学设备投入393540.77万元,生均占有0.86万元。几所重点院校教学设备投入生均可达1.5~2.0万元。而远离中心城市100公里外的34所高校中,总共投入187461.74万元。除少数几所进入“211”和“985”工程的高校以及警察学院等学校外,其教学设备投入生均可近1.0万元外,位于广大边缘地区地方高校教学设备投入中,生均占有仅有0.4万元左右,是重点院校的30%~20%。由此不难看出边缘地区地方高校与中心城市高校及重点院校投入的显著差异。

    三 教育聚集的规模效应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和谐发展的羁绊

    1 教育集聚的规模效应使边缘地区高等学校与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群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质量差距不断加大

    教育集聚的规模效应使相当多的决策者和教育学家笃信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依靠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群的发展并形成教育信息发展战略的高能“发展极”,来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实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这就使得我国各省区都不遗余力地打造省域重点高等学校群,使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尽管越来越高的信息化建设规模及丰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省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实力,但教育信息化要素边际影响力递减规律和“洼地效应”,使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除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沿海发达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规模和教学水平快速有效地增长和提升外,西部各省区只有中心城市“一花独秀”。而其他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广泛存在的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迟缓,发展相对严重滞后。这种两极分化日趋加重的现实,使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以及各省域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与边缘地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倚重集聚规模效应制定和实施的“211工程”与“985工程”发展战略,使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断“锦上添花”,而边缘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长期被漠视,失去了平等的发展权利。当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先富”起来后,又没有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先富带动后富”,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的高教发展。经济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在省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明显的“非国民待遇”,以至于这些地区同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2 教育集聚的规模效应导致有效辐射“盲区”增大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辐射效应即以中心城市高等学校群为发展的基点,以较强的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才等资源优势,通过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过程,带动周边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心城市通过教育集聚的规模效应所取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有效辐射半径是有限的,且其辐射能力也随辐射半径的递延而呈负指数急剧下降。我国各省行政区划面积宽广,重点高等学校基本布局于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空间距离过大,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区,都位于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半径之外的广大贫困区域腹心地带。如四川的达州、陕西的安康、湖北的荆州、江苏的徐州和浙江的衢州等市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边缘地区。在90年代前后,这些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在外语电化教学与“听力、口语”等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迅速提高,以磁盘、磁带为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也比较丰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力和潜力都不落后于中心城市重点院校,信息化应用环境相对较好,初步形成具有丰富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群体,其高等学校信息化文化建设水平,使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力要素的引力强度发展成为具有中心城市的重点院校相当的基本条件。但现在它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素的引力强度值不断降低,以至教育信息化建设实力在省域各地区的高等学校排位十分靠后,而且这些地区高等学校与中心城市的重点高等学校空间距离大都超过250km,在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融入我国几大区域的中心城市的“211工程”与“985发展战略”重点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有效辐射圈内。为了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国家在过去的5年内使用了十多亿元的国债专项资金,落实了六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和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以及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策略。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重点院校承担支援西部省域重点高等学校的发展,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和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但杯水车薪,难以为整体提高西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西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及受援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其受援的西部省域中心城市中的重点高等学校对省域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因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其服务和辐射功能难以达到。

    四 区域教育信息化和谐发展对策

    1 调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战略,制定边缘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支持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规模和质量全面发展和提升。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表明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终极目标在于提高内在质量,要兼顾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和“公平”,而不仅仅只是追求局部地区的发达。长期偏重个别地区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的发展,显然有失公平。事实上,我国在落实“211工程”与“985发展战略”发展理论时往往忽略了它的另一层含义,即要让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成为发展的重点。因此,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应该适时变化、“与时俱进”。当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实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优先培育壮大有发展潜力的位于边缘城市的高等学校,用“人为”的政策制度动力机制促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和提升,使之尽快成长为带动一方文化水平增长的强力“发展极”。

    2 划小行政区划,提升边缘地区的地位。

    诚然,在高等教育资源极度紧缺和区域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一种较大的行政区划有利于区域高等教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高等教育资源,形成省域高等

    教育的增长极,提高省域的高等教育实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大浪潮和互联网大规模的革命性应用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和各省已积聚了相当的经济实力,边缘地区的区位条件也已显著改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合作和横向联合、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国家和省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此时的行政区划应以文化区划为基础作适当调整,否则,在根深蒂固的行政中心优先发展惯性思维和“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作用下,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差距会不断扩大。行政区划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整合资源、创建富有特色的省域信息化文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差距。因此,改革我国目前已不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革命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发展需要的大省级行政区划,可以优先将一些有经济、地理、人文、要素禀赋共性和密切联系的边缘地区及其邻近地区设立为新省级行政区,提升这些地区的行政地位和区际协同地位,这对于边缘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迅速整合区域富集的各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革命性应用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资源、形成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使其迅速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地区等,会产生巨大的体制激励力。

    3 合理规划省域的高等学校结构与布局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大规模应用的有效辐射强度。合理制定各层级城市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快速推进,对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进程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省,可实行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多极化”发展战略,并以各“极心”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为核心,以省域主干网高速信息公路为纽带,联动周边城市的地方高等学校,构建各具特色的省级多校园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联盟,通过各类学校之间彼此不可替代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组成一张覆盖西部各省的均衡而致密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高等学校信息化网络体系。也将各“极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在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的重要意义,通过空间布局体现出来。让其地理位置有利于其教育信息化影响能量辐射到周边地区。这方面美、英、德、法、日在区域统筹和区域均衡的原则下,将“多极化”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和高等学校按地域及人口密度分布设立方案结合起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的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4 对边缘地区的地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行特殊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

    省域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一般地,边缘地区因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素引力强度较低,处于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纳劣势,除了本地要素春水东流不回头外,还在邻域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高强度要素引力作用下,受到的“极化”效应影响,远远大于来自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信息化的发展的“扩散”效应。完全按密集地发展面向全国的,以一流研究型大学为龙头的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和在各省省会城市及其重要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为全省服务的,以教学科研型大学为龙头的科技辐射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来带动和发展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愿景,必然失灵。所以,边缘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迅速崛起。应该要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初期那样,借助政府政策供给的有形之“手”来推动。

    国家和省政府对边缘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政策和财政倾斜重点应是:

    (1)增加边缘地区高等学校的财政投入,扩大该地区高等学校的规模和生容量,进而激活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潜力。为避免边缘地区像以前一样纯粹是中心城市与发达地区免费人才资源的供给者和附庸。国家可提高边缘地区高等学校人均信息化投资,创建优良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支援边缘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常效机制。

    (2)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发展,应兼顾已有高等学校功能的提升与新设高等学校功能的规划设计。国家和省政府以现实高校布局为基础,合理规划学校的定位,在高等教育广泛性进程中更多地关注边缘地区地方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和发展等方面的投资,赋予其特区地位,促进中心城市和边缘地区城市高等学校在高速网络中完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优势互补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相信不久的将来,边缘地区必将在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中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教育科技水平增长极之一。

    (3)教育科技向边缘地区倾斜,帮助其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本土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信息化建设群体水平,同时要大力提高信息化文化建设水平。

    (4)加强省际交界边缘地区合作。要重点解决省域边缘地区发展问题,还应弱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力,减少政府在中心城市和边缘地区博弈采取的对边缘地区制约和控制行为,强化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协作的自主权利。建立以区域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利用边缘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跨省省级多校园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联盟,统筹该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支持和帮助信息化建设联盟实现根据现实情况、教育发展前景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制定的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促进边缘地区高等学校将教学科研迅速同以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起来,形成突出教学为地方服务的区域优势,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腾飞。

    相关热词搜索: 均衡 教育信息化 聚集 效应 区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