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运动休闲的概念阐释与理解

    时间:2021-03-18 07:54: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和“运动休闲”时代的到来,运动休闲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的运动休闲业也初见端倪。但国人对运动休闲的概念、内涵与本质的认识还很模糊。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休闲的外延类定义、内涵类定义和综合类定义;利用文献分析法阐释和分析了运动休闲、群众体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并对运动休闲的本质属性、活动类型、构成运动休闲的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从定义、性质、参与人群、项目类型、参与目的和侧重点等角度对运动休闲、休闲运动与群众体育进行阐释与辨析。

    关键词:运动休闲;群众体育;休闲运动;概念阐释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15-03

    现代意义上的运动休闲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迅速引起了其他发达国家诸多学者的关注。虽然许多学者将很多精力放在了运动休闲的概念研究和辨析上,辨识的焦点是‘sport’,‘leisure’,‘game’,‘play’,‘recreation’,‘leisure sport’,‘recreation sport’和‘sport and leisure’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但在运动休闲的定义和概念的理解上最后还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国内学者对运动休闲的概念目前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运动休闲概念的表述和阐释主要侧重于体育运动领域,表述也比较多样。

    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大众体育实现了由“工具”到“玩具”的本质转变,成为人们享受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或手段,“大众体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运动休闲”阶段。本文对“运动休闲”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以利于对运动休闲的认识和理解。

    1运动休闲的相关概念

    运动休闲是大众休闲时代体育运动与休闲活动日益融合的结果。从70年代中期至今,人们对运动休闲的理解和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与运动休闲相关的概念。从文献分析可见,与运动休闲相关的概念有最初的“休闲运动”(leisure sport)[1]、泛化的“休闲运动”(ex-“leisure sport")[2-4]、“娱乐运动”(recreation sport)[5]、群众体育(public sport)[6]和“运动与休闲”(sport and leisure)[7-8],它们之间既有相互的关联,也存在区别。

    1.1运动休闲相关概念关系图

    与运动休闲相关的概念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图1运动休闲相关概念关系图

    由图1可见,运动与休闲两个领域共同构成了“休闲运动”(leisure sport)、“休闲运动”的泛化(ex-“leisure sport")、“娱乐运动”(recreation sport)、“群众体育”(public sport)的领域和空间。其中,泛化的“休闲运动”领域与空间又涵盖了“休闲运动”、“娱乐运动”和“群众体育”范畴与内容。

    1.2不同概念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运动休闲的相关概念研究,从最初的狭义的“leisure sport”,到含义更广的“recreation sport”,再到泛化了的“ex-leisure sport”,再到如今的“sport and leisure”,不同概念的研究视角在不断转换,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其关系如表1所示。

    1.3“娱乐运动”、泛化的“休闲运动”概念与体育概念的区别“娱乐运动”、泛化的“休闲运动”与“群众体育”、“竞技/学校/军事体育”概念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存在较大的区别[9-11],如表2所示。

    2运动休闲的定义及其概念阐释与理解

    2.1“运动休闲” (leisure through sport/ sport leisure)定义的提出如果从现代社会的层面来思考人们以身体运动为手段来获取身心愉悦和健康的行为,而不是从狭义角度考虑这些行为与传统体育、竞技/学校/军事体育之间的关系,那么,以身体运动为手段来获取身心愉悦和健康的行为实质上就是一种休闲行为,这种休闲行为具有区别于其它休闲活动的特征,即它们都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休闲活动,其运动性非常鲜明。因此,本文认为休闲时代的“运动休闲”可以定义为“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主选择参与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休闲活动”,英文表述为leisure through sport或 sport leisure.

    2.2“运动休闲”概念的具体阐释与理解

    2.2.1休闲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休闲属性是运动休闲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运动休闲是某种身体活动的休闲性的运动。身体活动仅仅是运动休闲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是其内核所在;运动本身也不是运动休闲的本质,运动休闲的本质是人们按自己的意愿,支配并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通过身体运动这种表现形式,追求个人享受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休闲方式。这种休闲方式不仅可以带来身体上的舒适和自由,也可以通过身体锻炼来愉悦精神,给参与者带来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满足。因此,愉悦身心是运动休闲的核心要素,身体活动是运动休闲的基础性要素。或者说,休闲是运动休闲的本质属性,而体育运动或身体活动是其次要属性或形式属性。

    2.2.2运动休闲的基本要素构成运动休闲的基本要素包括:

    2.2.2.1大众参与运动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大众休闲时代之后的产物,存在于休闲广泛发展的社会背景中,离不开最广大人群的广泛参与。

    2.2.2.2身体运动身体运动是运动休闲的最基本要素,是人们实现各种休闲目的的手段或媒介,是规定这种运动性的休闲行为不同于其它静态式休闲行为的要素。无论是放松精神、愉悦心情,还是强健身体、健美体型,运动休闲最终都是通过各种身体运动的形式来实现。身体运动一方面可以带来外在的身体素质的改善,同时也带来内在的心灵的慰藉。

    2.2.2.3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人们唯一可以真正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人们进行运动休闲的必要条件之一。

    2.2.2.4愉悦身心愉悦身心是人们参与运动休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运动休闲区别于竞技/学校/军事体育的重要依据,也是其根本属性――休闲属性的固有含义。通过各种娱乐性、趣味性的身体运动,运动休闲为人们带来的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效果,使人们获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达到休闲的目的。

    2.2.2.5自主选择参与自愿参加、自由选择是运动休闲的关键,同时也是所有休闲行为的重要特征,是决定运动休闲的休闲属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运动休闲有别于竞技/学校/军事体育的重要方面。严肃体育很少考虑参与者的意愿,在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上都有较为系统的制度安排,有较强的强制性和制度性。运动休闲则特别强调参与者的自愿性、自主性,人们有权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项目、活动时间和地点。

    2.2.3运动休闲外延的分析

    2.2.3.1内涵要素对外延约束力的分析在运动休闲的几个基本要素中,“余暇时间”和“自主选择”具有非此即彼的特点,是余暇时间就不是工作时间和必要生理需求时间等非余暇时间,是自主参与就不是强制参与,不存在介于余暇时间和非余暇时间、自主参与和强制参与之间的中间状态,而“大众性”则是运动休闲的应有之义,因此,它们都属于运动休闲的刚性要素。也就是说,它们对外延的约束力也是刚性的,运动休闲外延的大小并不会因这三个要素发生变化。

    相反,“愉悦身心”和“身体运动”两个要素却是两个并不容易准确确定的要素。就“愉悦身心”而言,是愉悦身体为主还是愉悦心灵为主、是非常愉悦还是一般的愉悦,对于阐释运动休闲的外延至关重要。而“身体运动”方面,是高强度的运动还是低强度的运动,也直接影响着运动休闲外延的大小。

    由此可见,要合理把握和分析运动休闲的外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愉悦身心”和“身体运动”两个维度。因此,本文以运动强度和娱乐性为主要尺度来分析运动休闲的外延(图2)。

    2.2.3.2运动休闲活动及其基本类型建立在大众性、余暇时间和自主选择三个要素成立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动休闲活动在运动强度和娱乐性两个维度的差异性,基本上可以将图2虚线右上方的活动看作是运动休闲活动。当然,运动休闲的外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改变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

    根据运动强度和娱乐性两个维度的特征,可以将运动休闲活动分为四类:

    核心运动休闲活动。指运动强度较大、娱乐性强的运动休闲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曲棍球、冰球、手球、水球、垒棒球等强体力趣味球类运动;游泳、划船、划艇、帆船、帆板、潜水、冲浪等水上、水中运动;滑翔、跳伞、溜冰、登山、攀岩、打猎等各种探险刺激性活动,等等。核心运动休闲活动是运动休闲的最重要部分。

    保健型运动休闲活动。指运动强度高但娱乐性较差的运动休闲项目,如:健美肌肉练习、体操、健身操、跑步、健身运动等。

    图2运动休闲“运动强度――娱乐性”维度分类示意图

    趣味型运动休闲活动。指运动强度不高但娱乐性较强的运动休闲项目,如:观光旅游、放风筝、高尔夫球、垂钓、台球等。

    惯常型运动休闲活动。指运动强度低,娱乐性也不强的运动休闲项目,如:散步、气功、太极剑等。

    2.3运动休闲(sport leisure)、休闲运动(leisure sport)与群众体育(public sport)的辨析(表3)。

    2.4群众体育与运动休闲的区别

    2.4.1分类领域不同群众体育属于体育领域内的分类,它与竞技体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运动休闲属于休闲领域内的分类,它与静态休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4.2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于“人们在余暇时间里参与的身体锻炼活动”,群众体育研究的是“身体锻炼活动”层面,而运动休闲研究的是“人们在余暇时间里参与身体锻炼活动”这样一种行为的行为本质层面,也即休闲行为。简单的说,群众体育研究的是“形式”(身体锻炼活动),而运动休闲研究的是“本质”(休闲行为)。

    2.4.3涵盖内容不同运动休闲与群众体育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叠性,但也存在差别。单从体育领域内进行分析的话(图3),如果A表示竞技体育,C表示学校和武装力量余暇时间参与的体育,D表示学校和武装力量强制性参与的体育的话,那么B就是狭义的群众体育所包含的内容,而广义的群众体育所包含的内容应当是B+C+D部分,属于运动休闲活动的部分则是B+C部分[12-20]。

    图3运动休闲与群众体育涵盖内容示意图(体育领域内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姜耘.中美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3,05.

    [2] 崔凤华,李桂芝.休闲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J].石油教育,2002(5).

    [3] 卢锋.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

    [4] 彭文革.论休闲运动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5] 刘子众.中西方休闲体育之差异[J].体育学刊,2003(7).

    [6] 卢锋.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 詹德基.台湾地区推展休闲运动之回顾[R].2002年社会体育国际论坛报告会,2002.

    [8] 郑光庆.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的结合[J].国民体育季刊,1987(9).

    [9] 王晓莹,陈国强,高春燕,等.国外体育休闲俱乐部管理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9-11.

    [10] 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1).

    [11] 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

    [12] 席玉宝.从体育运动的演变及休闲特征论体育休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1):11-13.

    [13] 朱寒笑,苗大培.论运动休闲的哲学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2):153-155.

    [14] 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12):1645-1647.

    [15] 王丽岩.休闲体育:人性的回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204-206.

    [16] A J Veal. Leisure and Tourism Policy and Planning (Second Edition). CABI. Publishing,2002.

    [17] Chon-bum Seo. Leisure Industry in the 2000s..Ki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1997.

    [18] Christopher R. Edginton, et al. 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M]. 1998:2-29,32-41.

    [19] Derrick Anderton. Looking at Leisure. British Library Categorizing in Publication Data,1992:1.

    [20] French, Y. Public relations for leisure and Tourism [M]. London: Longman, 1994第1卷

    相关热词搜索: 阐释 运动休闲 理解 概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