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从文化学角度阐释《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

    时间:2021-03-26 08:05: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健鹏、胡足青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美国语文》这套美国本土高中语文教材,以美国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将美国两百余年的历程分为6个不同的主题时代,而相对应的课文则取材于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它的助读系统涵盖广泛。每个部分的时代故事有“历史背景”“本时期的文学”两部分的助读内容;每篇课文的正文之前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四部分的助读内容;每篇课文的正文之后有“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部分的助读内容。除“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而外,其他部分的助读内容一般都配有数量不等的插图。

    当前,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始重视文化视角的审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先生认为“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而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最好采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教育的文化研究。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对这本美国语文教材的丰富的助读系统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只有在以理解和解释为目的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对异国文化产生认同,深入探讨教育背后的文化,以及特定文化和教育的联系,从而理解他国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审视的批判性

    《美国语文》好似对这个强势帝国形成的一个注释,于读者有很新鲜的刺激。华夏文明几千年,教育的根底是让人“信”,所谓道德普及者正是。美国的语文书也有这一共同点,比如爱国主义、人道情怀等等。他们不都急着让人去“信”,而是先教人生“疑”。张中行先生曾说:“什么时候大家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教育乃让人学会怀疑,通晓独立思考之径。从信和疑这点来看,《美国语文》选什么和不选什么,编选者之深意存焉。

    《美国语文》选用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是一篇名作,列入中学教程,无疑是有冲击力的文字。更能体现美国文化中批判主义精神的是这篇选文后面的“问题指南”栏目很带挑战性的三道思考题:

    1.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任?

    2.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

    3.根据梭罗的观点,什么时候美国人将会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好的政府?

    这样的问题,矛头直指当时美国国家战争的罪恶、政府的滥用特权以及美国政府的改革等。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出现这样一些尖锐而敏感的问题,《美国语文》教材编写者有没有考虑过它的导向性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国家的教材编写者都不会让学生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更不会让学生最终背离爱国主义。但是没有“背离式”的思考,如何让学生有正视现有社会问题,改革并使社会制度完善的思想力量呢?这种思想力量也是学生背离主流社会舆论,独立思考之后回归主流价值体系的力量源泉。应该说这种背离之后的回归是主动向心的,它的持久力和坚定性会更加强大。胡适留美的时候,感叹过中西教育的不同。他执教北大后,终身倡导的就是梭罗式的思想。后来提倡“好政府主义”也是这样思想的延续。

    黑格尔说:“人类总是携带着我们的历史前行。”我们总是携带着我们过去的传统和文化前进,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本身就是这些传统和文化,正是过去的传统和文化构成了人类意识本身。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了解人类这种“携带历史”的情况。现代阐释学的主要理论代表迦达默尔认为,“传统文化的真相就像即时对于感觉敞开的现在”。我们不应该为了完美我们文化的意义而有意误解我们的传统,因为这是荒谬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在传统文化解读中的“疑”,引领学生正确看待传统价值观念在文化上的烙印,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让学生认识到过去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建构进我们现在的时代文化之中,而且要使学生坚信他们拥有继续改造和建构这种文化的新能力。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开放性

    倡导开放,首先指必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把握好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尊重并传承本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功用,培养学生具有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面向时代的开放意识。

    《美国语文》第一部分第二课《龟背上的土地》“文学聚焦”栏目中讲述了“起源神话”的基本知识:“人是由麦穗变来的。类似这样的精灵神怪和神秘的事件就是典型的起源神话——代代相传地解释世界和世上一切由来的故事。”在“作品积累·点子库·项目”栏目中,介绍了传统文化的两个元素:“图腾柱”和“徽标”。在“作品积累·点子库·写作”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龟背上的土地》,麝鼠在创造“新土地”中作出了关键贡献这个神话写一个新结尾,包括对天神怎样奖励她的解释。“微型写作课”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神话故事复述给一个朋友听。保持故事的结构和事件的顺序,但是可以对故事进行改编以便能适应你的听众的需要。例如,你可以更新故事的发生背景。

    神话是每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中,既有对本民族重要文化元素的解读,还教会学生如何对于这种传统文学体裁进行创造性地改编,这就体现出了教材编写者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开放式心态。倡导开放,就要求教科书的助读体系不是凝固的、封闭的,不能全部是规定性的。要重视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沟通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小语文真正走向大语文。

    提高理解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从民族文化的内容到它发展的历史,从民族文化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那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民族文化的教育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去进行更为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的创造。

    三、多元文化碰撞的包容性

    《美国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中多元文化碰撞的包容性,主要体现为教科书助读系统编写的生活化、综合化的理念。如《美国语文》第5部分第四课《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在“作品累积·点子库·项目”栏目里有两个题目:

    1.自由画。画一幅画来说明意识流写作技巧。使用你选择的方法画一幅自由联系的形象的画。听音乐可能会帮助你从潜意识中作画。

    2.临终病人护理报告。临终病人护理——对临终病人的慈善护理——是一个发展中的医学专业分支。准备一份报告,具体描述奶奶在一所现代临终病人护理院中可能受到怎样的护理。

    两条题目涉及到了音乐、美术和医学三个领域,既有临终关怀这样生活化的人文关怀的指导,也有教会学生综合运用音乐和绘画来理解“意识流写作”这样一个文学表达方式综合的学科应用。这样的助读设计融通了语文和生活、社会的关系;柔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语文学习。纵横交错,立体化地把文明的传承、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现代实际生活的场景中认识、体验和应用。《美国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往往以课文内容为原点,辐射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数学连线”“艺术连线”“健康连线”等,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功能无所不在。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尝试,内容丰富,趣味浓郁,答题完全可有创意,可富于个性色彩。这让我们看到《美国语文》从学科关注拓展到教育关注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兴趣视野甚至是人生视野。美国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者追求的是实现文化解读理念的多元化和生活化,用助读系统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文化内涵的多样性和帮助学生吸纳多元文化。

    教育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数千年没有中断的重要的内在原因。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使之现代化,是中国教育者的历史重任。近年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在所有留学国家中一直位居第一。不少跨国公司都将大量的资金投于培养中国学生和一线教师、设立奖学金及争夺人才幼苗等方面。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该如何面对这一世界范围的生源争夺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提出,“要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今天中国的教育者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民族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和教育的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冲击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如何重塑教育对本土文化的创造和重构功能,并使之成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①顾明远著《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③[德]迦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④钟启泉著《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曹明海、陈秀春著《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⑥项贤明著《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阐释 美国 语文 角度 化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