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谈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布局中的“劫贫济富”现象

    时间:2021-03-20 07:55: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不同学者的估算,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说明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历史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收入分配领域“劫贫济富”的主、客观作用,使得中国居民收人分配领域的布局更加不合理。

    关键词:收入分配;宏观经济政策;“劫贫济富”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03-02

    引言

    在经济学里,人们工作或者获取收入,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根据社会学的分析,一个人要获得满足感,至少有四方面的途径:一是有很高的收入;二是有很大的权利;三是较高的社会声望;四是足够的闲暇时间。在一个制度和体制相对健全的社会里,这四种资源应该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人群中。比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总统的权力和社会声望都很高,但收入一般,闲暇时间更少;教授有声望和闲暇,但收入不是很高,基本没有权力;商人收入高,也有一定的社会声望,但权力不大,更没有什么闲暇。

    中国这四种资源的分布呈两极分化,有些阶层,同时占有几个资源;有些阶层,如南方的农民,四个资源一个都没有。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阶层掌握的选择权不够。在西方国家,当商人、政治家、学者,都有较大的选择权。在中国,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没有充分的选择权。有些资源不能完全由市场来配置,这就造成一部分人先天具有各种资源,而有些人先天不具备各种资源,又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这必然产生垄断程度的不断加重和收入分配领域的极大的不公平。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2002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已达 0.454(赵人伟,2008);按照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如果包括非法和非正常收入在内,1994 年和 1995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均已分别达到了 0.511 和 0.517 (陈宗胜、周云波,2001)。这已大大超过了国际上0.4警戒线,说明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针对这种现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笔者认为历史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向再分配”、“功不可没”。通俗地讲,正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在收入分配领域“劫贫济富”的主、客观作用,使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的布局更加不合理。本文试图从城乡、地区和行业3个居民收入分布的具体领域来揭示这一“劫贫济富”现象。

    一、城乡之间

    中国城乡差距有持续扩大的趋势。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查得出的数据还是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信息,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1缩小到1984年的1.71∶1;第二阶段1985—2000年,相对稳定阶段,1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在2.186∶1之间;第三个阶段2001—2008年,城乡差距扩大阶段,8年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33∶1。

    国外普遍接受的城乡收入差距在1.5∶1,发展中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为1.7∶1。从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2∶1之内比较适宜。2008年西部12个省市区城乡收入差距,没有一个省在3∶1之内,可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极其艰巨。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二元经济国家,有以下两个特点:(1)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化程度低,经济的均质性差,价格确定中人为因素占有很大比重;(2)面临着工业化任务,资金短缺。这两点使得国家在发展之初往往倾向于依靠国内积累,这主要又是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去筹集资金,把农业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工业。1950—1978年间通过剪刀差从农业取得了大约5 100亿元,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1994年15年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使农业向城市无偿贡献了大约15 000亿元(黄泰岩,2009)。

    陈星(2009)将1978—2005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做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978—1992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1993—200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前一阶段的正相关是由于中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释放了巨大的活力,而后一阶段的负相关则是由于继续推行的城乡分割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的。

    二、地区之间

    以人均GDP为标准,选取东部地区的山东省、中西地区的湖南省和西部地区的云南省为典型区段,来对比分析这三地区的收入差距。1985年山东省、湖南省和云南省的人均GDP对比为1.83∶1.23∶1;2008年变化为2.64∶1.3∶1。由此可见,以湖南省和云南省为代表的中西部之间经济差距较小,但是,他们和以山东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逐年增加。李实(2010)做了一个收入函数,囊括各种影响因素,然后把特征变量的收入回报分解,看收入差距由哪些因素引起。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变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 1995—2002 年在 32%~42%,因此,地区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远远大于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1993)基于中国地域辽阔,入口众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第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的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第二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候,东部地区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教育支持等各方面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不久,“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也相继出台。但相比于“东部优先”战略,这些战略还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过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倾斜方能见效(才国伟、舒元,2008)。

    袁钢明(200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扩大,主要与体制和政策的急剧变革有关。国家对东部地区实行先行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从开办特区到沿海城市连片开放,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价格、流通、引资、外贸等各个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给东部地区带来改革开放的长足进展和巨大收益,但对西部地区形成体制与政策歧视。另外,袁钢明(1992)还认为,西部地区与全国存在着“过热时的滞后性”和“紧缩时的同步性”的特点,在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之下,东西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西部地区除矿藏资源外几无优势,区位、市场、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等等,尽皆劣势,西部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差距很大,只有采取比当初东部地区激励力度更大的改革措施和倾斜度更强的倾斜政策,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才可能启动起来。

    三、行业之间

    张雅光(2003)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1)》,计算了1988—2000年期间国有经济不同行业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距,发现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之势。1988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1.58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745元。1998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35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6 105元;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8 294元。

    李实(2007)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在可比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1995 年,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的工资总差距为 10%,但其中 9%来自市场分割;到2002 年,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的差距扩大到 48%,市场分割造成的影响达到 59%。如此巨大的行业收入差距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吗?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限制带来的。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编辑出版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分析认为,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收入有1/3是靠各类特许经营权获得的。另外,这些行业收入水平之所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一个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资源税体系,使资源性行业侵占了正常经营收益以外的资源收益。原因之二是缺乏合理的垄断利润调节税和国有企业分红制度。尽管近来实行了国有企业利润上交5% ~10%的政策,但上交比例过低,而且基本上是取之于国企,用之于国企,没有起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原因之三,是一些垄断性行业进入门槛过高,对民营企业限制较多,缺乏有效竞争。

    参考文献:

    [1] 赵人伟.从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绩与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8,(4).

    [2]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4).

    [3] 黄泰岩.初次分配制度变动的发展方式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9,(6).

    [4] 陈星.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5).

    [5] 李实.正确看待中国收入分配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0,(12).

    [6] 才国伟,舒元.对“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8,(9).

    [7] 袁钢明.补偿发展超常发展[J].瞭望新闻周刊,2003,(35).

    [8] 袁钢明.调整下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1992,(1).

    [9] 张雅光.行业职工收入分配差距及调控对策分析[J].宏观管理,2003,(1).

    [10] 李实.正确看待中国收入分配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0,(1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收入分配 布局 居民 现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